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案1
五、作业
• • •
1、什么是心理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3、心理想象的实质?
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概念 2、内容
二、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79、冯特 三、心理現象的实质:客观现实人在人脑的反应
教学环节
一、 组织教学 二、 引入课题
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
孩子能给家庭带来幸福,给父母带来希望。但孩子与成人之 间常常会发生矛盾,甚至会带来某些烦恼。 场景一: 家长正在忙忙碌碌地做饭,或专心致志地看书、想问题,孩子在旁边不停地 问: “爸爸,这是什么呀?”或经常要求, “妈妈,你给我讲个故事吧! ”爸 爸妈妈会不耐烦地对孩子说:去去去,走开点,别来烦我。或者“走开点, 我忙着呢,找你爸爸去。 ” 场景二: 孩子会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 小孩:阿姨,你在干什么呀? 老师:我在画表格。 小孩:画表格干什么呀? 老师:检查学生的卫生。 小孩:干吗要检查卫生呀? 老师:因为每个人都要讲卫生。 小孩:为什么每个人都要讲卫生? 老师:不讲卫生就会生病。 小孩:为什么会生病。 老师:因为身体不健康了呀。 小孩:为什么身体会不健康呀? 老师:就因为不讲卫生。 小孩:为什么要不讲卫生呀? 老师:„„,„„,我也不知道。 小孩:为什么你也不知道?嗯? 老师:哎呀,你这小孩子真麻烦。 小孩:你这大人也真麻烦。 老师:„„„„ 以上三个例子都说明了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
幼儿心理学
第
课时教案
1 章第 1 节第 1 课时
任教班级 课题
12 级 1 班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心理学 2、理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理解并掌握心理現象的实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了解什么是心理学 2、理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理解并掌握心理现象的实质
引起 学生 探究 的兴 趣 设疑 导入 新课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更加需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否则,工 作中就会遇到麻烦。只有了解掌握了幼儿的心理特点,才能得心 应手地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变得顺利而有效。
三、 新授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研究什么 1、心理学概念 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2、研究的对象 是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指导和影响着行为,刺激、心理、反应是行为结构的三大基本要素,心 理在刺激到反应之间居于中介位置,并对反应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可分为心理过程 (基础)和个性心理(稳定的意识倾向) 。 (例如:反应事情慢—优柔寡断)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案例法、讨论法、讲解法 相关资料
课型
新授
这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幼儿园案例情景导入课题, 引起了并和学生共同探讨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心理現象
的实质。将抽象的知识浅显化,学生讨论热烈,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较好。
学生出勤 课堂板书设计
全勤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合作 交流 学生 探究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核心)
心 理 过 程
情绪情感过程:对事物态度的体验(狂喜、暴怒、 恐惧、焦虑)
教师 点拨
意志过程:调节自己和克服困难
小组
联系:注意、动作、言语、社会性
探究
个性积极性:源泉是需要
二组
个 性 心 理
个性倾向性: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 等方面 个性个别性:能力、气质、性格等特征诞生标志: 1879 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W.Wundt,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心理现象的实质
四、 课后小结
抢答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人在人脑的反应。 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