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含硫气井完井现状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57
第5卷
熊昕东,等:高温高压含硫气井完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2期
表 1 典型的高温高压含硫气井条件及相关完井技术适应性表
气井条件
12345
关井压力/MPa
103 128 138 159 172
井底压力/MPa
117 152 165 186 207
井深/m
5 500 7 000 7 600 8 500 9 700
√++﹟﹟
封隔器
√++﹟×
井下安全阀
√++﹟﹟
井口/采气树
√++﹟﹟
油管传输射孔
√√﹢﹟×
电缆传输射孔
√++× ×
防喷管汇
√++× ×
钢丝作业
√√√√﹟
油管切割
﹟﹟﹟﹟×
桥塞
√√+﹟×
防喷器
√++﹟﹟
压井设备和管线
√+﹟﹟×
完井液
+++× ×
降压井
﹟﹟× × ×
不压井起下作业
√√+× ×
连续油管
√√+﹟×
防砂
×××××
压裂
+× × × ×
修改;﹟为达到目前完井技术的极限;×为目前 不能实现,尚需重大突破。
1) 完井方法选择。套管射孔、封隔器完井是国 外高含硫气田最常用的完井方法,普遍采用带生产 封隔器的一次性完井管柱,完井测试管柱尽可能采 用测试与生产合一的管柱,测试后可直接投入生 产。这样,酸性气体不接触封隔器以上的套管,防 止上部套管及油管柱外壁受酸性气体的腐蚀,同时 避免了套管承受高压。井下管柱组合除封隔器外, 还有滑套、座放短节、井下安全阀、油管伸缩器、 堵塞器等井下工具 。 [2] 根据生产中不同的需要,可
2011 年 第 5 卷·第 2 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Natural G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doi:10. 3969/j. issn. 2095-1132. 2011. 02. 017
Vol.5,No.2
Apr.2011
高温高压含硫气井完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熊昕东 1 龙 刚 1 熊晓东 2 青 炳 3 薛丽娜 1
1.2 国外高温高压含硫气井完井的主要做法
1.2.1 高温高压气井完井方法
收稿日期:2010-09-10 修订日期:2011-03-01 ������本文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低渗油气田完井关键技术”项目 (编号:2011ZX05022-006) 作者简介:熊昕东(1973-),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工作。 E-mail:xxdswpi@ 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6 网址:/kcms/detail/51.1736.TE.20110316.0926.000.html
总第 26 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钻井工程
2011 年
根据预测不同使用期间能承受的极限载荷和极限服 役环境进行油层套管设计。油层套管完整性管理涉 及的外载、套管损伤或材料性能退化等很难准确定 量计算,因此,国外针对油层套管设计常常采用风 险评价分析方法。
2) 井下管柱设计方法。国外一般做法是:预测 作用在完井管柱上的实际负荷,并用安全系数来确 定对完井管柱的负荷要求;根据负荷要求,通过 FEA(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模拟预测应力来设计完井 管柱。用预测的管柱负荷对完井管柱连接质量进行 实际测试;用实际测试的数据再与 FEA 分析数据进 行分析对比,加以确认后作为设计的基础。需要重 点强调的是,完井管柱连接质量的实际测试非常重 要。
MPa 等压力级别的 HH 级井口,并且具备远程控制井 口闸门开关的功能,各部件之间均采用金属对金属 密封。对高含硫气井井口装置的特殊要求是:所有 零件必须抗硫腐蚀,在可能的情况下安装井下和井 口安全阀。
2) 井下工具。在高温高压抗 CO2 和 H2S 井下工 具的研制方面,国外哈里伯顿、贝克等许多知名公 司提出了金属和橡胶材料选择标准,生产的安全 阀、封隔器、滑套等井下工具在世界上很多含酸性 介质高温高压气田得到应用和验证。深井完井封隔 器有永久式和可取式两种,目前已形成 105 MPa、 85、70 MPa 等压力级别,温度级别达到了 232 ℃。 在井下安全阀方面,目前对于 135 MPa 级别尚未做 太多的工作。按照 API 14A 的要求, 按 1.5 倍工作压力 作为测试压力,目前已测试达到的最大界限为 135 MPa 和 204.4 ℃。在修井作业方面,目前不压井起下 作业装置最大限定压力为 135 MPa,连续油管最大额 定工作压力为 105 MPa 和 204.4 ℃。
气井,目前完井及测试技术已基本能满足要求,在 装备、工具、材质等方面需要重新设计及攻关的技 术较少。
2) 对 于 井 深 为 7 000~7 500 m、 井 底 压 力 为 152~165 MPa、井底温度为 232~240℃、H2S 分压为 0.021~0.028 MPa 的高压含硫气井,目前完井技术只 进行了很有限的实践,在装备、工具、材质等某些 方面需要重新设计和修改,以实现完井测试工作的 顺利进行。
外含硫气藏完井及测试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川渝、塔里木盆地等地区实践经验和成果,对高温高压含硫气井完井
技术进展和适应性、完井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以及装备、工具、储层保护、完井液等关键技术作了较为详尽的论
述,同时提出了非常规气藏完井测试技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认为井筒完整性、智能完井、高含硫气田完井、高
温高压复杂水平井完井等是需要重点攻关和发展的技术。
1 国外技术现状
1.1 现有完井技术进展和适应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温高压含硫气井条件(表 1), 国外目前完井测试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要求, 同时也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尤其是深层高 温高压含硫气井的压裂技术是最关键的难点。
1) 对于井深为 5 500 m、井底压力为 117 MPa、 井底温度为 196℃、H2S 分压为 0.004 MPa 的高压含硫
1.2.3 装备及工具
1) 井口装置。国外生产井口装置的国家有美国 等十几个国家,成套生产井口、采油树、地面安全 阀、单井多井自动化控制系统、高压管汇及控制系 统 等 产 品 设 备 , 符 合 API6A、 API16A、 API16C、 ISO9001、ANSI、NACE、HSE 等各项国际标准。国 外采气树压力系列已高达 205 MPa、170 MPa、135
4) 连接与密封。国外高含硫气井完井管柱其连 接多是金属对金属密封。对高含硫气井,各国都在 开发特殊螺纹连接油套管,以满足连接强度、抗磨 损及气密封的要求。
1.2.2 高温高压气井完井设计
高温高压气井完井设计,必须基于气藏的特征 和难点,并以此作为完井技术的出发点和基点。分 析目前技术的适应性、可能性和操作性,以此确定 完井技术的可行性。立足于气井的整个寿命期,对 于影响气藏开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从完井技术 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证,并确定完井中的主 体技术。
(1.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 德阳 618000;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四川 泸州 646000;
3.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四川 德阳 618000)
摘 要 随着勘探开发逐步向非常规油气藏进军,高温高压含硫气藏完井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调研国内
3) 井下管柱防腐设计方法。国外主要是根据高 含硫气田环境、天然气成分、气质、集输管网穿越 的地形、人口,对可能产生的腐蚀、环境污染和人 身安全作出全面的评估,以此作为腐蚀控制的基础 和方案的出发点。一个完整的井下防腐技术优选循 环是:按照标准选择 — 充分的室内评价 — 足够的 现场试验 — 大量的实测数据的验证。对于某些腐蚀 环境,按 GB/T 20972.1-2007《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开采中用于含 H2S 环境的材料》标准选不到合适 的材料,但提供了适用性设计的一个原则,即可以 根据现场经验资料进行材料的判别。
将永久式封隔器投产测试管柱分为 3 种类型:一是不 带加药阀和井下压力计的生产管柱;二是采用合金 钢防腐油管和井下工具以及毛细管组成的能加注溶 硫剂的生产管柱;三是可以实时监测井底温度的生 产管柱。
2) 井身结构。井身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完 井工具的顺利下入和完井工艺的顺利实施。应尽可 能采用大一级的井筒尺寸。在英国北海地区最大的 高温高压气田 Elgin 和 Frakin 气田的开发中,使用了 大管径油管和辅助设备,满足了在不同温度压力环 境下考虑给定的安全因素,使运行和操作方式最优 化。同时,为满足高压气井抗内压和外挤强度,油 层套管尽可能选择厚壁套管,国外超高压气井,油 层套管厚为 25.4 mm 左右。
井口流温/℃
168 204 210 218 232
井底温度/℃
196 232 240 260 276
H2S 分压/MPa
0.004 0.021 0.028 0.048 0.076
CO2
5 % 18 % 21 %
套管
√﹢﹢﹟×
套管连接
√﹢﹢﹟×
回接系统和尾管悬挂器 √ + + ﹟ ﹟
油管
√√+++
油管连接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含硫气井 完井技术
中图分类号:TE25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132(2011)02-0057-05
0 引言
高温高压气井所处的工作环境与一般井具有显 著不同的特点,其温度和压力很高,钻遇地层和井 身结构复杂,许多气井还具有单井产量高和高含 硫、高酸性的特点,为完井和测试作业带来很大困 难 。 [1] 受工程条件的诸多限制,这些井进行完井及 测试极具挑战性,是勘探开发的矛盾焦点之一。近 年来,高温高压含硫气井完井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但也还有许多技术需要进一步攻关和突破,因 此,有必要对该领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和 分析。
1) 油层套管设计方法。考虑到酸性介质,尤其 是含 H2S 的介质对套管的腐蚀损坏相当严重,美国埃 克森美孚公司研究出了一种叫作 Von Mises 的管柱设 计方法,将三向载荷联合考虑,使套管柱能更好地 适应含酸性气井的井下受载情况,收到了良好效 果。同时,由于生产套管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