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饲料营养模板
水份含量:直接决定营养成份的浓度。如豆饼的含水量高达12~15%,豆粕
水分含量在10%左右。
蛋白含量:豆饼的蛋白在40~42%,豆粕的蛋白在43~46%。
脲酶活性:评估豆粕的生熟度(是否偏生)。
氢氧化钾溶解度:评估豆粕的生熟度(是否偏熟)。 氨基酸含量:蛋白只是评估蛋白原料的一个外观指标,氨基酸含量是蛋白
豆饼存在的几个质量隐患
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豆饼普遍偏生,脲酶活 性达到0.5以上,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了豆饼的 消化利用率。 豆饼的水分高,比豆粕高2%。
豆饼的蛋白不稳定,常常低于40%。 豆饼容易掺假,例如搀部分石粉等。
结论:基于上述原因,大型饲料厂不采用豆饼
,而使用质量相对稳定的豆粕作为蛋白原料。
向饲料中多添加油脂; 喂鸡时到采食最后向料槽中洒少量水; 将饲料制成颗粒。
麸皮加到多少合适? 由于麸皮对鸡而言代谢能较低,在饲料中添加量太大,则饲料 代谢能会低,导致鸡的生产性能不好,一般情况,麸皮在蛋鸡 料中最高添加到5%。
蛋白原料的质量指标
掺假现象的辨别:如豆饼中掺假石粉等,用泥巴麸皮造豆粕。
116 112
Á (¿ ³ ¿ Ë /È Õ ) É Ê ²
108 104 100 96 92 0 5 10 15
ñ Ã Ó ×Ñ ù ± ¾
20
25
30
玉米水分对代谢能的影响
Ó ñà ×Ë ®· Ö£ ¥ ú ´Ð »Ä Ü Kcal/kg ú ´Ð »Ä ܲ îÒ ì à ϵ ±Ó ÍÖ ¬Á ¿ Ì í¼ ÓÓ ÍÖ ¬Á ¿ 14 3400 (kg/Ö ¶Ó ñà ×) ¥ £ 15 3360 40 5 0.44 16 3321 80 10 0.88 17 3281 120 15 1.29
大豆产地对豆粕质量的影响
² µ ú Ø ù Æ Ñ ·ý Ê °× µ °Ê Ö µ ° À ±á Ë °± µ °á Ë °« µ £ × ë Õ ° Ë ±á Ë « ° É ±á Ë Ã ¹ À ú 141 47.06 3.01 0.69 1.38 1.89 0.6 Í °Î ÷ 20 45.23 2.83 0.63 1.3 1.79 0.59 Ð ú Ö ¹ 31 44.72 2.75 0.64 1.3 1.74 0.59
豆粕生熟度的控制
100 90 80 70 60 50
¶ (%) â È Ü ½ KOHÈ
蛋鸡采食量高是因为能量低。 大多数试验研究表明,蛋鸡采食量随氨基酸浓度的降低而增加。 蛋鸡通过增加采食量,满足对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边际缺乏状态下 的需要量。 日粮中氨基酸浓度过低,蛋鸡采食量将发生下降。
比较罗曼褐和海兰褐营养需要量
营养素 日摄入量
粗蛋白 赖氨酸
罗曼褐 日产蛋重57.5g
19.6 0.87
海兰褐 50%-32w
18 0.93
差异
★
蛋氨酸 含硫氨基酸 苏氨酸 钙 有效磷 亚油酸 采食量
0.44 0.80 0.64 4.10 0.42 2.0 110-115
0.46 0.76 3.9-4.1 0.44 105-110
★
★
蛋鸡饲料需要考虑的价值点
饲料的稳定性(减少饲料应激) 。
原料质量的监控。酶制剂的使用。 营养平衡性(高效和鸡体健康) 。 蛋能比、可利用氨基酸、理想蛋白模式技术。 饲料的高效性(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 日产蛋重55-63g,料蛋比2.1,全期19-20kg,蛋品质良好。 饲料的保健和绿色(鸡体健康和产品品质) 。
苏 氨 酸
色 氨 酸
苯 丙 氨 酸
氨基酸 技术小结
采用可利用氨基酸技术,能够评估原料的
真正价值,提高对多种原料资源的利用,有 效降低成本。
采用理想蛋白模型技术,可以了解蛋鸡对
氨基酸的真实需求,有助于从饲料角度平衡 氨基酸水平,全面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和蛋 鸡的生产性能。
饲料原料-产品质量-生产性能
蛋鸡的饲料营养
汪尧春 博士 山东六和集团
育雏育成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
6周龄体重不达标,开产体重很难达标。 18周龄体重与产蛋期生产性能相关很大。 育成前期的蛋白和氨基酸水平和育成后 期的能量水平对蛋鸡育成影响较大。
育雏、育成期的营养需要量推荐
阶段
粗蛋白 代谢能 赖氨酸 含硫氨 Mcal/kg % % 基酸% 18-19 2.8-2.9 0.9-1.0 0.7-0.8
豆粕与豆饼价值比较
ª ø Ó Ñ Ö ¸ ± ê ® · Ë Ö £ ¨£ ¥ £ © °° µ ×£ ¨£ ¥ £ © Ý ´ Ç ú Ð » Ä Ü Kcal/kg Ö Ö ´ ¬ · ¾ £ ¨£ ¥ £ © µ ± À °Ë á £ ¨£ ¥ £ © °± µ °Ë á £ ¨£ ¥ £ © ± °» ù Ë á Ï û » ¯ Â Ê µ ° À ±Ë á °° µ ±Ë á Û Ö ¼ µ Æ À ¹ À (Ô ª /¶ Ö ) Å Ê Ó Ö ¶ ¹ ± ý 14-15 40 2500 5.6 2.5 0.59 87 86 1496 ¹ Æ ¶ É ¨ £ 44£ ¥ £ © 12-13 44 2350 1.52 2.65 0.61 90 90 1550 ² Ò î ì 1-2 -4 150 4.08 -0.15 -0.02 -3 -4 -54£ ¨ 96.5%£ ©
添加大豆磷脂、微生态。无抗生素。
饲料的低成本(优良的价格性能比) 。 饲料技术的应用。
饲料营养技术上的进步
改善蛋能比(CP/ME),进展到Amet/ME。 采用可利用氨基酸技术。
采用蛋鸡的理想蛋白模式技术。
原料价值采购和使用技术的应用。
采用植酸酶、磷脂和微生态。
蛋白质
赖氨酸
可利用 氨基酸技术
可利用 氨基酸
赖氨酸
不可利用 氨基酸
14%
蛋氨酸
肠道消化酶
胱氨酸
蛋氨酸
胱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
15%
25% 22%
苏氨酸
色氨酸
30%
卵蛋白氨基酸模型
赖氨酸
100
40 42
理想 蛋白质 模型技术
蛋氨酸 胱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70
20
氨基酸平衡技术的水桶模型图
赖 氨 酸
胱 氨 酸
蛋 氨 酸
46 45 44 43 42
¹ Æ ¶ É Ñ ù Æ ·
豆粕质量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70 60 50 40 30 20 10 0
ú µ ² °Â Ê % °Ö µ Ø ,g Õ ² È ú 2.63 3.93 Ï µ Á °± È 28.4 71.8 51.6 56.15 54.95 46.32
Õ £ ý ³ ¶ ¹ Æ É ,76% ú ¶ É ¹ É Æ ,97%
玉米消化能的变异性
(1992 加拿大)
3600
表 观 3400 代 谢 能 3200 (千 卡/ 公 3000 斤)
2800
1991年样本
2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代谢能的变异对蛋鸡采食量的影响
3.5
57.5%
12.5%
0.8
29.3%
10.5 14
%
25%
0.06%
75%
蛋鸡营养的误区:
蛋鸡因能而食,降低日粮能量水平,蛋 鸡可以通过增加采食量而调节。
蛋鸡的因能而食有一定限度。例如白壳蛋鸡采食低能量 日粮,能量摄入量难以达到需要量。
采食时间延长,因采食耗能增加,降低能量的利用效率。 低能日粮因摄入能量低,影响产蛋率。
1 250 195 3.7 0.19 0.10 0.12 0.04 -4.0
1.10 11.31 5.59 8.44 6.71 7.63 6.94 6.56 - 53.33
相同厂家豆粕质量的变化
2001¹ ã È Ä ¶ þ Ã Þ ¶ ¹ Æ É µ °× °ä ±» ¯
48 47
¥ ¿ £ º Á °¬ °× µ
钙%
有效磷 % 0.4-0.45
0-8周
0.9-1.0
8-18周
15-16
2.7-2.8
0.6-0.7
0.5-0.6
1.2-1.5 0.35-0.40
蛋鸡营养需要量析因法分析
指标 单位 维持 +20%活动 生长 产蛋 160 184 40 94 合计 320
代谢能 Kcal/kg
%
蛋白质 g
50%
怎样利用好小麦? 与玉米比较,小麦含蛋白质高,但是能量较低,原因是动物不 能利用小麦中许多的非淀粉多糖,如果饲料中加入小麦超过一 定限度(10%),小麦在肠道内消化不充分,导致粪便稀软, 其他营养成分也随着消化不良的小麦而排出,饲料转化率因而 降低,动物生产性能低下等表现。针对这一情况,罗氏推出了 小麦专用酶,可以消化小麦中的非淀粉多糖等物质,将小麦的 代谢能提高180卡,饲料转化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得以改善, 如果向饲料中添加这种酶,可以全部用小麦制作饲料。 次粉太细,加多了鸡吃不下去,怎么办?
豆粕种类对豆粕氨基酸的影响
营养指标(%) 干物质 鸡代谢能(Kcal/kg)* 猪消化能(Kcal/kg) 粗蛋白 赖氨酸 蛋+胱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粗纤维* 普通豆粕 去皮豆粕 差值 差异%
89 2210 3490 43.8 2.83 1.31 1.73 0.61 7.5
90 2460 3685 47.5 3.02 1.41 1.85 0.65 3.5
原料质量的关键指标。
微生物检测。对于动物蛋白原料,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危害极大。可以
造成动物下痢和生产性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