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术
造口位于腹部皱褶中,引起的粪水性的皮炎
造口分类
根据功能大致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输入式造口:
用于因食道梗阻或其他原因不能通过口腔摄 入营养物的患者。
排放式造口 :
用于远端结直肠手术后,排泄粪便。
造口分类
暂时性造口:
用于暂时通过造口将肠内容物排出体外, 通过肠内容物的暂时性转流以使“下游”或远 端的肠管得以休息和愈合,而达到促进其延续 性恢复的目的。
横结肠造瘘术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3日,沿结肠带切开肠壁。 2.术后10日左右拔去玻璃棒。 3.若局部愈合良好,原发病灶解除一个半月后,可根据需 要,将瘘口关闭。
乙状结肠造瘘术
适应证 : 1.直肠癌或肛管癌切除术后,或不能切除的直肠、肛管癌, 作永久性人工肛门。 2.外伤性直肠破裂,作暂时性人工肛门(一般用乙状结肠 袢式造瘘术)。 3.用于直肠的感染,狭窄及梗阻。
1.病患能看到及手能触及之处。 2.肚脐下方脂肪之最高之处。 3.坐、立、躺或左右倾斜时无 不适感。符合这些条件的位 置,大半都在肚脐略下,腹 直肌靠外缘的左、右部位。 4.远离骨骼隆起部位,远离刀 疤或肚脐及皮肤的皱褶凹陷 处,也不应做在系腰带的横 线上。
造口定位方法
脐与髂前上 棘连线中上
1/3交界处
根据造口的器官分类:
胃造口 空肠造口 回肠造口 结肠造口 尿路造口
各种肠造口术式
常用的肠造口
适应症
手术步骤 术后注意事项
肠造口常规入腹步骤
空肠造瘘术
适应证: 1.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瘘,胃肠吻合口瘘,营养不良者。 2.食管狭窄,不能进食,全身营养不良,而狭窄又不能用 手术解除者。 3.急性重型胰腺炎术后估计短期内不能进食,可经空肠造 瘘补充营养。
将盲肠与腹膜缝合固定 ,橡胶导管固定于皮肤
盲肠造瘘术
术后注意事项 : 1.术后将导管接于床旁引流瓶内,每日观察引流量。有时 导管易被粘稠的粪便阻塞,可用盐水冲洗。 2.病情好转,不需继续造瘘时,即可将导管拔除,造瘘口 可在数日内自愈。
横结肠造瘘术
适应证 : 1.左侧结肠急性梗阻,暂不能根除,可作横结肠造瘘暂时 减压。 2.左侧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暂时减压,或晚期病例作为 永久性人工肛门。 3.左侧结肠外伤性破裂,或结肠、直肠吻合不可靠时可作 暂时减压,以保证愈合。 4.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限于左半结肠者,横结肠造瘘使粪 便改道,解除对病变部位的刺激。 5.结肠、包括直肠切除术的第一期手术。
改良回肠双口式造瘘术
盲肠造瘘术
适应证 : 1.结肠完全性单纯性梗阻,病情不允许根治者,可作盲肠 造瘘术,但排便不如结肠造瘘完全。所以多用于临时性 减压,待病情好转后再作根治手术。 2.结肠吻合(或修补)术前或术后,需要减压以保证吻合 口的愈合。
作荷包缝合后,切除阑尾
插入吸引管,吸出肠内容物
放置造瘘管后,收紧荷包缝线,固定导管
回肠单口式造瘘术
适应证 : 1.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需行全结肠切除。 2.慢性广泛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能耐受一期结肠切除, 可先作回肠造瘘,待病情好转,再作切除。 3.作为多发性结肠息肉病分期结肠切除术前或术中的一 个步骤。 4.重危急性结肠梗阻病人,用以暂时解除肠梗阻。
在距回盲瓣约15cm处,切断回肠末端
取乙状结肠移动度较大的部位,分离系膜
切断乙状结肠,包扎近端,缝合或切除远端
经右下腹小切口引出近端的乙状结肠 ,用手指探查切口与肠壁间 隙,以能容一手指为合适。将引出的肠壁外翻与切口皮肤缝合固 定
乙状结肠造瘘术
术后注意事项: 1.观察造口有无缺血、水肿。 2.局部皮肤保护清洁,避免外翻的肠粘膜与衣物磨擦。 3. 2周后,每日或隔日用手指扩张人工肛门1次,以防狭 窄。
探查十二指肠悬韧带,距起始部15~25cm处选定造瘘部位
放置造瘘导管
埋藏导管,埋藏长度>5cm
固定肠管和胶管
空肠造瘘术
术后注意事项 : 1.术后继续胃肠减压 2.术后6~10小时,即可自导管滴入糖水、牛奶、维生素 等饮食,开始每小时50~60ml,以后逐渐增加。 3.不需继续造瘘时,可将造瘘管拔除,但必须在术后10 日以上,造瘘口周围已有瘢痕粘连后。
造口技术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造口坏死
造口出血
造口位置不当引起的问题
离手术切口太近源自造口位置不当引起的问题造口定位过低,被腹部脂肪堆所遮挡
造口位置不当引起的问题
造口离髂前上棘太近
造口位置不当引起的问题
定位不好在腹直肌外
造口位置不当引起的问题
造口定在腹直肌外
造口位置不当引起的问题
袢式造口:
1.缓解由于原发或继发肿瘤,或放射治疗所至肠腔狭窄引起的急性 肠梗阻。 2.保护远端吻合口。 3.远端肠管有放射性肠炎,穿孔或肠瘘时肠内容物的转流。 4.促进肠疾病的愈合,最常见的袢式造口是横结肠造口,回肠袢式 造口已很少见,但随着手术措施的改进和优良造口袋的出现,目 前已逐渐增多。
造口分类
永久性造口:
用于直肠以及全段或部分结肠切除术,这 时肠道的延续性不能恢复,造口用于替代肠道 做内容物的输出。
造口分类
根据造口的方式分类: 端式造口:
端式造口大多是永久性造口,结肠端式造口常用来治疗直肠癌 或肛门癌及无法恢复的直肠损伤(无法进行远端肠道的切除吻合 术),而回肠端式造口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肠炎,家族性息肉病 及结直肠癌。
谢谢!
包扎近端 ,远端回肠封闭 或切除
作右下腹小切口,一般以右下腹部相当于脐与髂前上棘连线
中点的内侧为宜切口大小应能容纳二指而不紧
引出回肠近端
将回肠壁与腹膜缝合
将引出的肠壁粘膜外翻,套住回肠外壁,将外翻的粘膜边缘 与切口皮肤缝合固定
缝合腹壁切口
回肠单口式造瘘术
术后注意事项 : 1.观察造口有无缺血、水肿。 2. 回肠单口式造瘘造口排出物较稀,且量较多,内含少 量酶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造瘘口周围皮肤应用氧化锌 软膏保护,术后2周起每日或隔日用手指扩张人工肛门1 次,以防狭窄 。
回肠双口式造瘘术
适应证 : 1.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或外伤性肠破裂,有严重休克、 衰竭、不能耐受一期切除者。 2.结肠吻合(或修补)术前或术后,需要减压以保证吻 合口的愈合。
外置病变肠袢
将外置肠袢的肠系膜与切口腹膜缝合固定
切除坏死肠袢
回肠双口式造瘘术
术后注意事项 : 1.术后用弧形玻璃管或胶皮导管连接远、近端肠管,减 少肠液外漏,以预防严重的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 2.待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后,及早手术,闭合造瘘口。
显露横结肠 ,选定造瘘肠段,分离大网膜
玻璃棒固定外置肠管以防肠管缩回腹腔 ,也可不放玻璃棒,而将 外置段肠系膜靠近肠壁处切开3cm,并通过切孔将腹壁切口两侧 腹膜及腹壁其他各层缝合
将肠壁与腹膜缝合固定
缝合腹壁后置导管减压,也可不放减压导管,而将外置段肠 管切开,将肠壁外翻与皮肤缝合
近端造口宜大,远端造口宜小
肠造口术
什么是肠造口?
肠造口是指在某些特 殊情况下为挽救生命 而暂时或永久性地将 肠管提至腹壁作为排 泄物的出口。
何种病患须接受肠造口手术?
1.当直肠肛门切除之后,作为排泄粪便之用。 2.使粪便改道,以免流到末端结肠、直肠、或肛门病 变处。 3.可解除阻塞性结肠、直肠、或肛门的压力。
理想造口位置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