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牧兽医专升本资料1

畜牧兽医专升本资料1

第五章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1.现代遗传学是建立在粒子遗传理论的基础上的,即(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互换定律)三大定律。

2.孟德尔实验的方法和特点(1)孟德尔选用了适宜遗传的豌豆来做他的实验。

采用人工方法分别进行相互交配。

(2)特点:①实验材料都是能真是遗传的纯种②选择有明显区别的单位形状作为观察对象③对各代性状的表现进行??记载④应用统计方法确定相同性状的植株是否总是按相同比例出现⑤构思创建理论时表现的独创性3.性状:是生物体外观结构形态及内在生理生化特征的统称单位性状:每一种能被具体区分的性状统称单位性状相对性状: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4.纯合杂交:在遗传学上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体之间的交配5.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后代所表现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后代自交既出现了显性性状又出现了隐形性状的现象6.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解释:①P表示亲代。

红花品种豌豆细胞中有两个红花基因,白花品种中有两个白花基因。

产生的配子分别含有一个R或一个r基因,而配子受精并形成F1。

其细胞中为Rr基因组合,由于R对r为显性,因此F1(Rr)表现为红花性状。

②然后再让子代F1自交,F1形成配子时Rr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且雌雄两种配子中含有R和r的配子数相同。

由于受精是随机的就形成了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组合形式。

即RR,Rr,Rr,rr. 所以红花与白花的比例在F2中为3:1验证:用白花亲本与杂合一代红花进行测交,所得子代中开红花与开白花的比例为1:1。

充分证明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正确的7.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位点并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复等位基因:占据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基因型:由于配子随机受精形成的基因组合基因座:基因处于染色体上的固定位置表现型:生物体的外在特征表现(基因与基因型所能表现出来的生物体的各类性状)8.杂合体: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形成的合子,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纯合体: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形成的合子,自交后不发生性状分离测交:由隐形纯合体作亲本与杂合体交配,使杂合体所带有的基因种类和数量得以表现等显性:一对等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假显性:如果带有显性的基因的一段染色体缺失了,同源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得到表现9.镶嵌型性状:显性现象来自两个亲本,两个亲本的基因作用,可以在不同部位表示出非等量的显性10.共显性:如果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表现出来,即等位基因同时得到表现,这种显性称为共显性完全显性:子代的表现型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型完全一致不完全显性:子代的变现不同于两个亲本,而介于两亲本之间11.法国遗传学家L·Guenat用小鼠作杂交实验。

发现黄色皮毛的品系不能纯繁。

即黄色×黄色,其后代会出现灰色小鼠,而其后代中黄色与灰色比例非3:1而是2:1。

灰色与灰色交配,其后一代完全为灰色,因此黄色对于小鼠来说有两重作用,对于毛色来说具有显性作用,而对于成活率来说具有隐形致死作用。

12.一因多效:一对基因控制了两队或多对性状多因一效:许多基因控制一个性状13.秃头性状:由性基因所控制,即性别不同,表现型不同。

受隐形a基因控制AA基因型的男人,女人都是正常的aa型男人,女人都是秃头,但Aa基因型的男人呈秃头而女人则呈现正常基因分离14.分离比实现的条件①用来杂交的亲本必须是纯合体②显性基因对隐形基因的作用是完全的③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配子的生活力相同,两种配子结合是随机的④F2中三个基因型个体存活率相等15.怎样理解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是同一遗传现象的两个方面一个性状的发育一定是许多生化过程中连续作用的结果,生化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具有特定的基因所控制的,这样就产生了多因一效。

如果遗传基础中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不但会影响一个主要的生化过程,也会影响与该生化过程有关的其他生化过程,从而影响其他性状的发育,产生一因多效的现象16.说明染色体与基因在传递方式中的一致性?(1)染色体的行为和基因的分离是一致的,因为:①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而杂交实验中推断的性状的遗传因子也是成对存在的②细胞中的染色体减半,杂交实验推知的遗传因子在配子中也成单存在的③雌雄配子结合,染色体恢复成对,而遗传因子也恢复成对④F1形成性细胞时,染色体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同样在杂交实验中成对的遗传因子也分离到不同的配子里以上现象证明,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2)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的自由组合是一致的,因为: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色体的组合类型和杂交实验推知的遗传因子的组合类型和比数也是相同的通过细胞学的证据,也说明了基因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存在于细胞染色体上的一个实体,因此染色体与基因在传递方式中是一致的3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自交产生2的3种表现型17.独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N对性状_F2表现型__→(3:1)的n次方18.基因互作:(互补作用,累加作用,上位作用,重叠作用)非等位基因在控制某一形状上表现了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显性/隐形基因相互作用,出现新性状互补基因:产生了互补作用的基因9:3:3:1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共同影响一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基因能够抑制另一个基因的表现。

上位基因:起抑制作用的基因下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显性上位作用:表现型比例F2中12:3:1隐形上位作用:表现型比例F2中9:3:4重叠作用:是指两对基因的显性作用是相同的,个体内只要有任何一对基因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其性状即可表现出来,只有当这两对基因均为隐形纯合时,性状才不被表现出来。

重叠作用的性状分离比F2=1:15累加作用:9:6:120.摩尔根:用果蝇进行了大量实验,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学中的第三个定律:连锁遗传定律(连锁交换定律,连锁互换定律)连锁基因之间的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主要在粗线期,非姐妹染色单体节段交换连锁:同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叫连锁连锁遗传:位于同一染色体的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随着这条染色体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遗传到子代去不完全连锁:连锁的非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换完全连锁:连锁的非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不发生交换伴性性状:指X和Y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基因控制的性状21.性染色体:在多数二倍体真核生物中,决定性别的关键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在真核生物的体细胞中,雌雄个体都相同的染色体XY型:哺乳动物(×),某些两栖类,某些鱼类,大麻,菠菜XX 母XY 公ZW型: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鱼类性别与XY型相反ZZ 公鸡ZW母鸡昆虫XO雌雄同体其他性别蜂后产卵未受精卵:其染色体是单倍的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其染色体是双倍的幼虫能吃到5d蜂王浆发育成蜂后2—3d 工蜂(无生育能力)22.(1)伴性遗传(性连锁遗传):即某些性状的遗传和性别有一定联系的一种遗传方式儿子得到的X染色体必来自母亲父亲的X染色体必给女儿称(交叉遗传)或X连锁遗传伴性基因疾病:血友病,人的红绿色盲阿犹森氏病大脑硬化病夜盲眼睛白花鸡的芦花羽色:伴X隐形抗VD佝偻病:伴X显性在伴性遗传中,性状的分离比两性间不一致,正反交结果相同(×)伴性性状:X和Y染色体上非同源部分基因控制的性状(2)限制性状:有些性状反局限于某一性别,例:母鸡下蛋,母畜产子,母牛泌乳,男人长胡须,这样的性状限性遗传:限性性状的遗传方式限性基因:控制限性性状的基因(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都有)(3)从性遗传/性影响遗传:一般位于常染色体,在性别中均得以表达,但性别不同,同一基因的表达也不同23.加性效应(可以稳定性遗传下去):基因对于某一共同性状的共同效应是每个基因对该性状单独效应的总和24.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要点:(1)分离定律的要点①遗传性状由相应的等位基因所控制,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②体细胞中成对等位基因虽在一起,并不融合,各保持其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分离,每个配子只能得到其中之一③F1产生不同配子的数目相等即1:1,由于各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F2中显性纯合,显性杂合,隐形纯合体的基因型之比为1:2:1 显性与隐性性状表现型之比为3:1 (2)自由组合定律的要点:①在形成配子时,一对基因与另一对基因在分离时各自独立,互不影响②不同对基因之间的结合是完全自由的,随机的④雄配子在结合时也是自由组合的,随机的验证:(1)孟德尔采用测交的方法对分离定律的假设进行了验证他用隐形亲本rr(皱形)与杂种一代Rr(圆形)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有106颗圆种子,102颗皱形种子,接近于1:1的分离比例,说明杂合体确实产生了两种配子而且数目相等(经检验,证明二者无显著差异)进行测交时,隐形亲本可以作父本,也可作母本,正反交的结果是一致的,证明分离定律的正确性(2)孟德尔同样采用测交来检验自由组合定律的正确与否方法是用F1与纯合体隐形亲本测交,因是两对性状F1应该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和隐形亲本纯合测交时由于它只产生了一种具有隐形基因的配子,因此应该得出四种表现型的后代且数目相等,且比例为1:1:1:1 测交结果为24:22:25:26,经检验符合1:1:1:1的比例,与预期的完全一致,说明自由组合定律是正确的25.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家畜育种实践中的意义:①通过分离定律的应用可以明确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②判断某些性状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③淘汰带有遗传缺陷性状的种畜④培育优良新品种26.举例说明伴性遗传方式的特点:①性状分离比数与常染色体控制的性状分离比数不同②雌雄两性间的分离比数不同③正反交结果也不一样(3)例如芦花鸡的毛色遗传①如果用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得到的子一代中,公鸡都是芦花,母鸡都是非芦花,子二代中,母鸡一半是芦花,另一半为非芦花,公鸡也是这样。

(芦)XaXa ×XAY(非)XAXa × XaY↓↓XAXa:XaY=1:1 XAXa:XAX:XaXa:XaY公鸡中芦花与非芦花1:1 母鸡中芦花与非芦花1:1②如果用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杂交(反交)得到的子一代中公鸡和母鸡的羽毛全是芦花子一代公母鸡互交,子二代的公鸡全是芦花,母鸡则半数是芦花,半数非芦花这说明正反交结果是不同的,两性间的分离比数也是不同的。

XAXA ×XaY↓XAXa XAY↓×XAXA XAXa XaY XAY母鸡为非芦花,公鸡一半芦花一半非芦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