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彭浩:谈《岳麓书院藏秦简(四)》的“执法”

彭浩:谈《岳麓书院藏秦简(四)》的“执法”

谈《嶽麓书院藏秦简(四)》的“执法”彭浩(荆州博物馆)《嶽麓书院藏秦简(四)》有“执法”一词。

1整理者云:“执法,官名或官署名,或为朝廷法官。

《战国策·魏策四》:‘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挽者,故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闾之下,廊庙之上,犹之如是也。

’可见‘执法’在‘廊庙之上’,故此处的‘执法’当为朝廷法官。

故常与丞相、御史并列。

如嶽麓简1872:‘●御史、丞相、执法以下’。

或为郡县法官,郡执法有断狱、奏谳、上计、调发刑徒等职责。

此处与都官等并列,故应为郡县法官之名。

”2通过对《嶽麓书院藏秦简(四)》中多条与“执法”相关律令的分析,得以了解其职掌与机构设置,或可补充整理者的看法。

执法的职掌主要有:1.监督、协调法律、法令的执行及各地司法文书的汇集。

例如:(1)郡及襄武、上雒、商、函谷关外人及䙴(迁)郡、襄武、上雒、商、函谷关外053男女去,阑亡、将阳,来入之中县、道,无少长,舍人室,室主舍者,智(知)其请(情),以律䙴(迁)之。

……其亡居日都官、执法属官、禁苑、園、邑、作务、官道畍(界)中,其啬夫吏、典、伍及舍者坐之,如此律。

057上引律文的前一部分是对舍匿亡入关中者的处罚规定。

亡入(“闌亡、将阳”)者包括从关中迁出又私自返回和关外亡入“中县道”者。

对此类亡人是按“闌亡盈十二月而得,耐。

不盈十二月为将阳,繫(系)城旦舂”处罪。

3对照《嶽麓书院藏秦简(四)》中有关逃亡的处罪律条可知,这些人原来的身份是在司寇之上,被判系城旦舂后的服刑方式是“作官府,偿亡日”。

4他们分散在关中的禁苑、園、邑、作务、官道等处服刑,而不是像处迁刑者那样遣返回原地。

5从睡虎地和里耶秦简可知,系城旦舂由司空管理。

上述系城旦舂者由上述都官司空管理,执法并不参与其中。

系城旦舂者如逃亡,都官、执法属官连坐,或与监督、协调不力有关。

(2)亡不仁邑里、官,6毋以智(知)何人殹(也),中县道官诣咸阳,郡【县】道诣其郡都024县,皆 (系)城旦舂,槫作仓,苦,令舂勿出,将司之如城旦舂。

……咸阳及郡都县恒以计时上不仁邑里及官者数、狱属所执法,县道官别之,027且令都吏1以下引文见于陈松长主编:《嶽麓书院藏秦简(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1)第56-58页,(2)第46-48页,(3)第197-198页,(4)第119-120页,(5)第209页,(6)第212页,(7)第212页,(8)第210-211页,(9)第145页。

为方便称引,本文采用竹简整理号。

2《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78页。

3《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69页。

4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30页.5《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62-63页。

“诸䙴(迁)者、䙴(迁)者所包去䙴(迁)所,亡□□得,䙴(迁)处所,去亡而得者,皆耐以为隶臣妾,不得者,论令出071会之,复付䙴(迁)所县。

䙴(迁)者、䙴(迁)者所包其有罪它072县道官者,罪自刑城旦舂以下。

已论报之,复付䙴(迁)所县道官。

䙴(迁)者、䙴(迁)者所包有罪已论,当073复诣䙴(迁)所;及罪人、收人当论而弗诣弗输者,皆䙴(迁)之。

有能捕若诇告,当复诣䙴(迁)所。

074”6仁,整理者读作“认”。

参见《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75页注二十二。

时复治之,以论失者,复治之而即言请(情)者,以自出律论之。

028中县道,指关中(内史)所辖诸县道。

郡县道,指关外诸郡及县道。

7郡都县,即郡所驻之县。

数,“不仁邑里及官者”之数量。

狱,案件。

8律文规定,此类案件由“县道官别之,且令都吏时复治之”。

这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刑狱,由郡守、县道令长主导。

“咸阳及郡都县恒以计时上不仁邑里及官者数、狱属所执法”表明,执法仅限于接收各地上报的刑狱文件,不参与案件的审理。

(3)●制诏丞相御史:兵事毕矣,诸当得购赏贳责(债)者,令县皆亟予之。

令到县,县各尽以见(现)钱不禁308者,9勿令巨(歫)罪。

令县皆亟予之。

┃丞相御史请:令到县,县各尽以见(现)钱不禁者亟予之,不足,各请其属309所执法,执法调均;不足,乃请御史,请以禁钱贷之,以所贷多少为偿,久昜(易)期,有钱弗予,过一月,10310赀二甲。

311贳,抵押。

不禁,准许。

令文云:“兵事毕矣,诸当得购赏贳责(债)者,令县皆亟予之。

”如县存钱不足,“各请其属所执法”调均。

禁钱,即政府少內之钱,亦见于里耶秦简8-13“皆当为禁钱”。

11睡虎地秦簡和里耶秦简牍有少內,如睡虎地秦简80-81:“县、都官坐效、计以负赏(偿)者,已论,啬夫即以其直(值)钱分负其官长及冗吏,而人与参辨券,以效少内,少内以收责之。

其入赢者,亦官与辨券,入之。

其责(债)毋敢隃(逾)岁,隃(逾)岁而弗入及不如令者,皆以律论之。

金布”。

12里耶秦简牍记载:“十二月戊寅,都府守胥敢言之:迁陵丞膻曰:少内巸言冗佐公士僰道西里亭赀三甲,为钱四千丗二。

自言家能入。

……”13上引睡虎地简的“少内”兼指县与都官的少内,14里耶简则指迁陵县少内,主要职能都是出纳货币。

《嶽麓书院藏秦简(四)》有“少府”,整理者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应劭注,以为少府掌“禁钱”。

15此前有学者指出,秦少府属中央政府的工室,与“禁钱”的管理无关。

中央政府的少内归内史管理。

16因为少内“禁钱”专供皇室使用,内史、执法皆不能改变其用途。

故执法须向御史“请以禁钱贷之”,获皇帝许可后方能借贷。

执法介入“诸当得购赏贳责(债)”事,一方面是政府对得购赏者偿债的重视,另一方面当与秦的货币制度有关。

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初行钱”,开始由政府铸造货币。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仍由官铸,但私铸之风未能禁绝。

睡虎地秦简《封诊式》简19-20有盗铸钱案件,17可为官铸钱之佐证。

官铸之钱有轻重、成色不同,市场流通之钱有完、缺之分。

该条令文规定,县用于发放购赏之钱,必须是“现钱不禁者”,即准许流通的官铸钱。

执法作为法令施行的监督者,自然要了解实发之钱是否合规,如地方库存不足导致发放困难,也有协调之责,以确保令文的执行。

7《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78页注七十七、77页注六十六。

8整理者读“数狱”为一词,指名数与卷宗,参见《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75页注三十三。

“不仁邑里及官者”是流民,失去户籍,无名数,故“数”只能解释为数量、数字。

9整理者原标点为“各尽以见(现)钱,不禁者”,参考简309改为连读。

“见(现)钱不禁者”指符合法律规定的钱。

10月,整理者释“金”,雷海龙改释,参见《嶽麓(四)释文与集释》(未刊稿)。

11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1页。

12《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释文注释》,第39页。

13《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简8-60+8-656+8-665+8-748,第43-46页。

14裘锡圭:《啬夫初探》,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第280页。

15《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简033,第49-50页。

《史记·秦始皇本纪》:“少府章邯”,应劭注:“掌山泽陂池之税,名曰禁钱,以给私养,自别为藏。

少者小也,故称少府。

”16刘庆柱、李毓芳:《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考略》,《考古学报》2001年第4期;朱德贵、夏海兰:《秦汉“少府”问题质疑》,《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第12期。

17《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释文注释》,第151页。

“【爰】书:某里士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丙盗铸此钱,丁佐铸。

甲、乙捕 (索)其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

’”2.对政府相关施政作合规审查,如:(4)●䌛(徭)律曰:发䌛(徭),兴有爵以下到人弟子、复子,必先请属所执法,郡各请其守,皆言所为及用积156徒数,勿敢擅兴,及毋敢(擅)倳(使)敖童、私属、奴及不从车牛,18凡免老及 (敖)童未傅者,19县勿敢倳(使),节157载粟乃发敖童年十五歳以上,史子未傅先觉(学)觉(学)室,令与粟事 (158)人弟子、复子,也称“人属弟子、人复复子”。

20睡虎地秦简:“当除弟子籍不得,置任不审,皆耐为侯(候)。

使其弟子赢律,及治(笞)之,赀一甲;决革,二甲。

除弟子律”整理者注:除弟子律是“关于任用弟子的法律。

按秦以吏为师,本条是关于吏的弟子的规定。

”21秦设有“弟子籍”,学吏期间,可免除大部劳役。

复子,政府免除某些特定人员子、孙的徭赋,如《汉书·武帝纪》:“……奉高年,古之道也。

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

朕甚哀之。

民年九十以上,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师妻妾遂其供养之事。

”颜师古曰:“若者,豫及之辞也。

有子即复子,无子即复孙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二年律令》简278-279有“工事县官者复其户而各其工”的规定22。

“复不事”、“复其户”皆指全户免除徭役,当包含子女。

秦简的“复子”是否包含以上两类,还是另有所指,不得而知,但“复子”可以免除大部分徭役则是没有疑问的。

他们仅承担少量的徭役,如“城塞陛郭多䦼(决)坏不修,23徒隶少不足治,以闲时岁一兴大夫以下至弟子、复子,无复不复,各旬以缮之。

”24据睡虎地秦简《徭律》,县级政府征发的徭役分“恒事”和“谳有为”两种,25前者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事项,无需申报。

后者不见于法律,需向管辖的执法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发徭。

由于“人弟子、复子”不是免除全部徭役,故规定“兴有爵以下到人弟子、复子,必先请属所执法”。

不论法律有无明文规定,凡涉征发“人弟子、复子”的徭役一律须事前报告,由所属执法从法律和实际需要等方面审查、权衡。

执法对政府相关法律、法令的解释,正是其职责所在,对“兴徭”者而言也是一种制约力。

3.接受各地呈送的上计文书,并将“计最”送达皇帝,如:(5)●县官上计执法,执法上计㝡(最)皇帝所26,皆用筭橐□ (346)4.接受、审核各地上计的司法案件文书,如:(6)上其校狱属所执法,执法各以案临计,乃相与校之,其计所同执法者,各别上之其曹,曹主者〼354(7)治(?)狱□校者各上其校属所执法,其治(?)狱者□〼355计其敝者,补缮以上计。

35618(擅),雷海龙释,参见《嶽麓(四)释文与集释》(未刊稿)。

19 (敖),雷海龙释,参见《嶽麓(四)释文与集释》(未刊稿)。

20《嶽麓书院藏秦简(肆)》,第116页。

21《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释文注释》,第80-81页。

22“□□工事县官者复其户而各其工。

大数 (率)取上手什(十)三人为复,丁女子各二人,它各一人,勿筭(算)䌛(徭)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