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公安行政执法基本原则的研究王龙天,刘冰(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2)【摘要】公安行政执法基本原则是公安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贯穿于公安行政执法全过程中、对公安行政执法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根本性准则。
我国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行政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原则;效率原则;依法接受监督的原则,等等。
【关键词】公安;行政执法;依法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主要分公安行政执法的本质就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为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两部分。
公安刑事执法主要公正,从而最终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然由《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来调整。
由于而在公安行政执法实践中,不依法行政,甚至违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公安刑事执法活动行政的问题屡禁不止,出现应付性执法、封杀性执的原则、规范、程序、手段、措施规范的相对比较法和违法性执法的问题, [ 1 ]偏离了执法的目的和系统、严密、细致,研究的人也比较多,研究的历本意。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关键是执法人员没有史也比较长,相对比较成熟。
而公安行政执法是公很好把握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了实现公安行政管理的目公安行政执法基本原则是指公安行政执法主体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在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贯穿于公安行政执法全实施的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活动。
它主要过程中、对公安行政执法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由有关的行政法律、法规、规章来调整,公安行政根本性准则。
它是指导和规制公安行政执法活动以执法的原则、程序、手段、措施、处罚等散见于这及指导、规制公安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些行政法律、法规、规章之中,相比较来说,不太理的基础性规范。
它贯穿于公安行政执法的具体规系统、完整、细致、周密。
因此公安行政执法中较范之中,同时又高于公安行政执法具体规范,体现容易出现违法问题。
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价值观念。
公安行政执法的基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将更加完本原则是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准则,它善,执法环境将更加优化,这为公安行政执法活动直接关系到公安行政执法的客观、公正、准确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社会对公安行政执法活动否。
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研究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惯例将逐步成为公安行政安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强化公安机关及其人民执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准则。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警察的执法意识、规范公安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公再一次明确并确认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安行政执法质量,减少公安机关行政违法行为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之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因此加强对公安行政执法活动的研究,无疑具根据我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以及国家有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作者简介】王龙天,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副教授、副主任、刑法学硕士。
刘冰,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讲师。
・51・2003年第2期No12 2003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π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总第102期Sum102王龙天刘冰:公安行政执法基本原则的研究・52・价值观念和执法实践,参照国际惯例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公安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行政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原则;依法接受监督的原则等内容。
一、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即包括对政府的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对违法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等内容;也包括对公民的要求:人人知法,人人守法。
依法行政原则作为一种民主政治的形式,在公安行政执法活动中主要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要求。
这种要求随时代的变化其内容会有所不同。
目前,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及中国加入WTO的现状,公安行政执法中坚持依法行政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原则是依法行政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有法必依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依照执行。
二是只有在没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情况下才能执行有关公安行政政策。
三是严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情代法。
有法必依的反面是有法不依,主要表现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情代法、随意执法,甚至执法情绪化。
执法必严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公安行政执法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事。
具体说,即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责、权限、条件、步骤、时限、形式等进行执法活动。
它的反面是执法不严。
执法不严的表现有:不按法定职责权限办事,超越职权;不按法定时限办事,无故拖延;不按法定的条件、情节、幅度、标准办事,滥用职权;不按法定的形式办事,随意制作执法文书;不按法定的步骤办事,先决定后调查取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违法必究的反面是违法不究。
违法必究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实施违法行为者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必须予以制止和纠正,无一例外,不得放纵或放任违法行为。
这里有两层意思必须强调:对违法行为人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对所有的违法行为人,都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得偏袒一些人或放纵一些人,这隐含公平、公正的内容。
在执法实践中,上级的口头指示、批条或政策性文件代替了法律、法规的现象普遍存在。
流行的“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 , “红头”不如“白头”(批条) ,“白头”不如“口头”(口头指示)的现象是不依法办事、人治干预公安行政执法的思想根源。
(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江总书记给济南交警的题词,实际上也是对整个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的总的原则性要求。
严格执法是指公安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公私分明,端正执法思想,克服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甚至执法犯法等错误思想。
热情服务是指公安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要文明执法,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负责的精神,在严格执法的同时, 树立群众观念、人权意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耐心细致地做好公安执法工作。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严格是一切执法活动的前提,是公正执法的保证。
严格执法主要体现在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公正执法,这是执法活动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是文明执法的基础;文明是严格、公正执法的表现形式,通过文明执法能够表现出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三)控制自由裁量权自由载量权是指公安行政执法主体在依法行使公安行政职权时在法定的执法幅度内,自由决定执法的时间、地点、范围、种类、方式、幅度等的权力。
控制自由栽量权是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
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行政事务日益繁杂,一国法律无论如何完备、严密,均不可能对所有政府行为的范围、幅度、方式等都作出规定,法律为大量的政府行为留下了自由裁量的余地。
此外,政府行为不同于司法行为,政府需要每日每时处理不断出现和发生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保障政府具有适应新情况和灵活作出反映的能力,法律亦需要赋予政府在行使其职权时以较广泛的自由裁量权。
但是,自由裁量权也最易被滥用,导致对国家、社会利益和对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损害。
因此,对自由裁量权必须加以控制。
一般来说,对公安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包括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主要指授权控制和程序控制,事后控制主要为行政复议和司法审查。
授权控制是指法律授予公安机关某一项自由载量权时,应有一定范围(目的范围、空间范围、时间范王龙天刘冰:公安行政执法基本原则的研究围等)的限制,不能授予其漫无边际的自由裁量权。
程序控制是指以法定程序控制和规范公安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自由裁量权虽然不可能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权力,但自由裁量权相对于羁束裁量权来说,毕竟是一种有很大自由度的权力,公安机关在其法定范围内有选择其行为的时间、地点及行为方式、幅度等广泛自由,这种自由在实体上不能严格限制,否则就不能称为“自由裁量权”,但在程序上却完全可能而且应该进一步加以控制。
例如, 公安机关依自由载量权要求相对人履行一定义务或给予相对人一定制裁时,行政处罚法就明确要求其事前给予当事人通知,告知其处罚的事实、理由、根据,并允许当事人陈述不同意见;公安机关应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如当事人要求,应为当事人举行正式听证,接受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
公安机关作出决定后,当事人如仍不服,应允许当事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规定这些程序并要求公安机关严格遵循,无疑有利于公安机关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和防止其滥用。
《行政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处罚除特别规定外应按照一般程序进行,实际上就是对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事前控制的措施。
行政复议和司法审查是对自由裁量权的事后控制措施。
行政复议是通过公安机关内部的法制监控机制,发现和纠正被申请复议机关的违法、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
司法审查则是通过政府外部的监控机制———人民法院,审查被诉公安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撤销违法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变更显失公正的具体行政行为。
(四)对违法、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作为一个法治政府,它应该带头守法,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如果其行为违法越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则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如其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则应依法赔偿受害者的损失。
对其违法行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是区别法治政府和专制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
专制政府是不受法律约束的政府,其需要法,只是用来治理老百姓,它本身并不需要(或者说并不必须)遵守法,其行为违法越权,损害相对人权益,亦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相对人的权益受到政府行为的侵害,得不到任何赔偿。
法治政府则不同,它因为是人民代表机关的执行机关,由其产生,受其监督, 因此,它必须遵守人民代表机关制定的法律,如其行为违法,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它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相对人的损失。
否则,政府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法治是与政府对其违法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相联系的;无视法律,凌驾于法律之上,行为不受法律约束,不负法律责任,则是与专制相联系的。
对违法、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不仅是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而且是我国《国家赔偿法》、《警务督察条例》、《错案责任追究制》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因此,公安行政执法中,公安机关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行政,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