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重点】:“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
1.先精读一遍教材P15—P18中交流与发现,用红笔实行勾画,再针对预习案二次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记录在课本或导学案上,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3.预习后,A层同学结合探究案实行探究、尝试应用,B层力争完成探究点的研究,C层同学力争完成探究1、探究2和探究3的第一问,其他选作。
预习案
一、回顾复习:劫难中的抗争
二、预习完成: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
(1)、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就把__________作为基本国策,并提出对中国实行一场以“_________”的战争。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增兵朝鲜,侵略矛头直指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爆发:_____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因为1894年是农历_____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黄海海战:在激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壮烈牺牲。
3、威海卫之战:清军主帅________命令北洋舰队躲进________军港“_________”。
1895年,日军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
《马关条约》
1、签订:_____年4月,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____在______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
2、内容:①清政府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______两③开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_____等。
3、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__________。
中国社会________________水准大大加深了。
瓜分中国的狂潮:(请认真阅读“瓜分中国的狂潮”一目,完成相对应预习内容)
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甲午中日战争后的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在中国强占________和划分_________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三、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1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请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对这两不平等条约实行比较:
赔款数额有何变化?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变化?
探究2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的最主要变化是什么?说说这个主要变化会给中国产生怎样的危害?
探究3 《马关条约》的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训练案:
1、在甲午战争中,指挥致远舰撞向日舰的民族英雄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丁汝昌
D、李鸿章
2、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甲午”指哪一年()
A、1875年
B、1885年
C、1894年
D、1895年
3、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A、平壤战役
B、黄海激战
C、威海卫战役
D、马尾海战
4、光绪诗句“此目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是指()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
5、直接导致日军夺得黄海制海权的事件是()
A.邓世昌的牺牲,致远舰的沉没
B.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的失败
C.北洋舰队奉命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
D.威海卫之战,北洋军队的全军覆没
6、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2亿元
B.2亿3千万元
C.2亿两
D.2亿3千万两
7、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望厦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