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2003年6月2日杜某将自己家的耕牛借给邻居刘某使用。
6月8日刘某向杜某提出将耕牛卖给自己,杜某表示同意。
双方商定了价格,并约定3天后交付价款。
但6月10日,该头耕牛失脚坠下山崖摔死。
对于该耕牛死亡的财产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C) A.杜某B.杜某与刘某各承担一半C.刘某D.杜某承担1/3,刘某承担2/3本题涉及交付时间的确定问题。
依《合同法》第140条规定,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本题中,刘某已经占有了杜某的耕牛。
6月8日双方达成买卖协议,该时间即为标的物的交付时间。
再依《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本题中,刘某和杜某对风险负担未有约定,耕牛已经交付于刘某,故刘某应承担该风险责任。
本题正确选项为C。
2、甲方购买一批货物,约定于6月15日提货,但其因没有安排好汽车而未能提货。
当天傍晚,出卖人的仓库遭雷击起火,货物被烧。
你认为应如何确定损失的承担?A、出卖人,因为货物是在其控制之下B、出卖人,因为货物所有权没有转移C、买受人,因为他未能按时提货D、双方分提,因为谁都没有过错【答案】C【考点】买卖合同的风险承担【详解】根据《合同法》第143条的规定: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因此C正确。
3、甲向乙购进一批玉米,双方约定,合同履行地在乙所在城市S市。
5月1日乙为甲代办托运运往M县。
在运输过程中,5月3日甲与丙签订协议,将将批玉米转让给丙,在M县火车站交货。
5月4日由于遇到洪爆发,火车在运输途中出轨,玉米损失。
该损失应由谁承担?A、甲承担B、乙承担C、丙承担D、甲与丙分担【答案】C【考点】买卖合同的风险承担【详解】根据《合同法》第142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本题中,甲与乙间的合同履行地在乙所在城市s市,那么在乙为甲代办托运完成时交付就已完成,标的物的风险责任就应由甲承担。
根据《合同法》第144条的规定:“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本题中甲、丙达成协议将在途标的物转让给丙,丙自 5月3日起应承担风险负担。
所以,在5月4日发生标的物损失时,丙应承担该损失。
4、甲答应赠与乙800元,资助乙的一项发明。
甲在给乙500元以后,就不再给了,乙认为甲答应赠与就应全部赠与,于是向甲索要另外300元。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应再给乙300元,否则即违约B.赠与合同无效C.甲可向乙要求返还已给的500元D.赠与500元的合同有效,另300元的赠与可以撤销.【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赠与的撤销。
赠与的撤销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
任意撤销是指,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5、老张因身体不便将自己的一辆自行车赠与邻居的中学生小李,让小李上学使用,但要求小李今后回家途中给其捎带一些生活必需品,小李同意。
第二天小李上学路上因自行车刹车不灵造成摔伤。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对此老张不负责任B.老张应负全部责任C.老张应负部分责任D.此事造成赠与合同无效[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附义务的赠与。
张某将自己的自行车赠与李某,同时要求李某给其捎带生活必需品,是附义务的赠与行为;自行车刹车不灵是赠与的财产有瑕疵。
根据规定,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6、某企业向银行借贷100万元,贷款期限为1年。
该企业使用借款10个月后,欲提前归还此项贷款。
依照法律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企业可以提前还贷,银行应同意B.该企业应在还款日前15夭通知银行方可提前还款C.该企业需与银行协商一致后方可提前还贷D.该企业不能提前还贷[答案]A[解析]根据《合同法》第206条和第208条的规定,该企业可以提前还贷,所以A选项对。
7、甲公司将所属设备租赁给乙公司使用。
租赁期间,甲公司将用于出租的设备卖给丙公司。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在租赁期间不能出卖出租设备B、买卖合同有效,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C、买卖合同有效,原租赁合同自买卖合同生效之日起终止D、买卖合同有效,原租赁合同须经丙公司同意后方继续有效答案:B三、多项选择题1、2000年5月4日,易某将自家的耕牛租于刘某使用2个星期,5月10日,刘某提出要买下此耕牛,易某表示同意。
双方商定价格为1000元,并约定1个月后交付款项。
但5月12日该耕牛被雷劈死。
关于此案,以下选项哪些是正确的?()A.该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是5月10日B.该买卖合同中耕牛的交付时间是5月10日C.该耕牛意外灭失的风险由易某承担D.该耕牛意外灭失的风险由刘某承担「参考答案」ABD「考查知识点」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移转。
「解题思路和依据」掌握《合同法》第140条、第142条的规定。
「应注意的问题」在这类简易交付的情况下,标的物的交付时间以合同生效时间为准。
2、3、在以下()情况下,买受人应当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A.标的物已运抵交付地点,买受人因标的物质量不合格而拒收货物B.出卖人已将标的物发运,即将到达约定的交付地点C.合同约定在标的物所在地交货,约定时间已过,买受人仍末前往提货D.买受人下落不明,出卖人将标的物提存(正确答案:CD)「考查知识点」风险责任的负担。
「解题思路和依据」(1)A项是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第148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应当由出卖人承担。
即由违约人承担。
应当排除A项。
(2)标的物尚未交付,依照《合同法》第142条的规定,应当由出卖人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因此应当排除B项。
(3)约定时间已过,买受人仍未前往提货,应当由买受人承担风险,即由违约人承担风险。
《合同法》第143条规定:“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4)依据《合同法》第103条的规定,提存后应当由买受人承担风险,故选择D项。
「应注意的问题」C项的选择应当适用《合同法》第143条,但很多人适用《合同法》第146条。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才能适用《合同法》第146条,而本题不存在约定不明的情况。
5、6、甲欲将一部分货物寄存在乙处,为此向吴律师咨询。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吴律师的以下意见哪些是正确的?()A.甲在签订保管合同后交付货物前解除合同的,不承担违约责任B.甲、乙双方没有约定保管费,乙有权依交易习惯请求甲支付C.乙可以根据情况改变保管场所或方法D.在有第三人对甲寄存的货物主张权利时,除了依法对保管物采取保全或执行的以外,乙应当履行向甲返还寄存的货物的义务「参考答案」ABD「考查知识点」保管合同的实践性、交易习惯、保管义务、返还义务。
「解题思路和依据」(1)保管合同是实践性合同,因此A项正确。
(2)交易习惯如果未被当事人所排除,自动进入合同之中。
依据《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可以用交易习惯对合同进行补充性解释。
因此B项正确。
(3)《合同法》第369条规定:“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保管物。
当事人可以约定保管场所或者方法。
除紧急情况或者为了维护寄存人利益的以外,不得擅自改变保管人场所或者方法。
”据此,应当将C项排除。
(4)《合同法》第373条规定:“第三人对保管物主张权利的,除依法对保管物采取保全或者执行的以外,保管人应当履行向寄存人返还保管物的义务。
”因此D项正确。
「应注意的问题」本题的难点在B项。
保管合同一般是无偿合同,但甲、乙之间、某地区之间或者某种特殊货物保管有付费的交易习惯,自然应当付费。
交易习惯如果未被当事人排除,就成为合同中的默示条款。
四、案例分析题2、甲公司与某希望小学乙签订赠与合同,决定捐赠给该小学价值2万元的计算机,后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更换,不愿履行赠与合同。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赠与合同属于单务法律行为,故甲公司可以反悔,且不承担违约责任B.甲公司尚未交付设备,故可撤销赠与C.乙小学有权要求甲交付计算机D.若甲公司以书面形式通知乙小学不予赠与,则甲公司不再承担责任「参考答案」ABD「考查知识点」赠与合同的性质与赠与人的撤销权。
「解题思路和依据」对希望小学的赠与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
《合同法》第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的规定。
”因此,应当选ABD.《合同法》第188条规定:“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据此,乙小学有权要求甲交付计算机。
「应注意的问题」不知道任意撤销权的限制。
即不了解《合同法》第186条第2款的规定。
3、甲、乙于2001年4月1日订立一份租赁合同,甲将自己所有的房屋租赁给乙,租赁期限为9个月。
2001年7月1日,经甲的同意,乙将该房屋转租给丙,期限为6个月。
2001年10月1日,甲在未通知乙的情况下以20万元的价格将该房屋卖给丁,10月8日丁要求丙在24小时内搬离该房屋,遭到丙的拒绝。
10月10日,乙向甲提出自己希望以20万元价格购买该房屋,遭到甲的拒绝。
根据以上事实和《合同法》的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经甲的同意,乙将房屋转租给丙后,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是否终止?(2)丁要求丙在24小时内搬离该房屋的主张是否成立?(3)甲在未通知乙的情况下将该房屋卖给丁,并拒绝乙购买请求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答案](1)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2)该主张不成立。
(3)甲的做法不合法。
[解题思路]本题着重考查租赁合同制度。
(1)问考查转租及其效力。
(2)问考查租赁合同的形式及不定期租赁的效力。
(3)问考查“买卖不破租赁”原则。
(4)问考查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四个设问四个考点均属司法考试对租赁合同的考查重点。
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法条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法理详解](1)根据《合同法》第224条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
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题中,乙转租行为经过甲的同意,因而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2)根据《合同法》第229条的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即实行“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