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6.3.2 宪法的基本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6.3.2 宪法的基本原则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宪法保障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宪法权利和公民一般权利发生取舍时,我们要优先保障宪法的基本权利。但是公民的宪法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四、总结:
我们今天讲到的宪法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党的领导原则,第二,人民主权原则,第三,人权保障原则。第四、法治原则。第五,民主集中制原则。而且我们重点通过案例为大家分析了人权保障的原则。
案例2:某市强调市容建设,但一些地铁口或一些公共场合经常发现一些小广告,内容很不健康。而且小广告清理起来特别麻烦,今天清理后,明天又贴了。有部门提出,小广中都留了一些电话号码,可以提出采取停机的方法来清理小广告。请问:这种做法是否适当?
答案:宪法第40条尽管赋予了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但宪法第51条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停电话不是剥夺通信权,而是仅停掉被用于违法活动的一个电话号码,是手段之一。所以,这种做法并没有侵犯公民的宪法权利。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稿
授课内容
6.3.2宪法的基本原则
授课时数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并灵活运用基本原则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人权保障原则
教学难点
宪法的人权保障原则
教材教具
教学内容(含教学步骤、时间分配、教法学法、作业布置等)
一、导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案例1:某县法院办理案件的时候要求移动电话公司提供某一个用户的电话清单。请问县法院有没有权力要求移动电话公司提供电话清单?为什么?教师引 Nhomakorabea学生分析
答案:《宪法》第40条规定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在一定条件下,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为了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用户电话详单也属于公民通信秘密的范围,而且只有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才有权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2、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高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保障原则
以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的重要标志。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公民权利也就是人权保障在国家根本法中的体现。
4、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应获得普遍的服从。
5、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通过这种民主形式集中起来,并通过各种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三、人权保障原则
宪法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为重要原则,而这个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又经常会和我们公民的一般权利相冲突,这就需要我们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今天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重点讲解一下。
法的基本原则,是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该法的基本价值的原则。那么我国的宪法有哪些基本原则呢?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胜利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