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心同德共同发展

同心同德共同发展

同心同德共同发展
班级工作的成效,不是班主任孤军奋战所能左右的,它需要课任教师的积极参与,通力合作。

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存在误区,一些课任教师缺乏参与意识,只重教学,认为学生纪律和思想问题应该由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负责,与自己无关。

因此班主任要主动与课任教师沟通,架起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桥梁。

把本班所有科任教师团结在自己周围,凝聚成一个坚强有力的教师集体,同心协力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1、班主任同课任教师之间要经常互通信息,加强了解,增进团结,不仅可以消除误解、避免各种矛盾和冲突,而且能增强每个教师的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

2、尽量支持课任教师的工作,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条件和方便,让他们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并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尊重课任教师,多宣传各科任教师的优良品质、专业特长,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及时化解科任教师和学生的矛盾。

4、邀请任课教师参加主题班会、联欢会、课外活动等班集体活动,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师生情感。

同班主任一样,科任教师也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因此,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必须是和谐的,亲密的,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但是,科任教师又毕竟不同于班主任,不如班主任与学生那样朝夕相处,接触频繁,所以,一般情况下,也不如班主任与学生那样关系密切。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力争使每个科任教师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出现学生对科任教师感情上的隔阂。

为此,班主任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各科任教师多一些亲近学生的机会和氛围,为那些学生平时不太亲近的科任教师多创造一些展露特长和才华的时机,使他们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从而缩短师生感情上的距离,直到关系融洽。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每门功课的学习都保持应有的热情,不至于出现偏废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