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分论习题集

刑法分论习题集

刑法分论单选题邱某对洪某的一块高级手表垂涎已久。

一日,邱某骗洪某说要给其介绍对象,让洪某请自己喝酒,趁机将洪某灌醉,然后将洪某搀扶到一僻静胡同,将其手表捋下拿走。

邱某的行为构成( C )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客体是(A )甲、乙、丙、丁4青年,晚上去邻村看电影,路过一片稻田,见田坎上堆着几堆稻草,由于雨后不久,稻草表面很湿,甲说,这草垛湿呼呼的,能点得着么?乙说,试试看。

丙掏出火柴,将草垛点着,然后边走边聊去邻村看电影。

看电影回来时发现草垛已烧成灰烬,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甲乙丙丁的行为构成(D )下列自然人中,可以成为叛逃罪的主体的是(B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B )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B )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 )王某系出租车司机,为发泄对其单位领导的不满,驾驶一辆轿车从天安门广场西侧故意向北高速行驶,冲向密集人群,轧死5人,撞伤19人。

王某的行为构成( C )。

招摇撞骗罪的假冒对象是( C )。

我国《刑法》第 119条第 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属于( C )甲见固定在河道中放置航标灯的小船适宜做猪食槽,就砍断锚链,将小船拖回家。

所幸航标灯灭失的情况被及时发现,才避免了船毁人亡的结果。

甲的行为构成( B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

对甲应当(D)以下只处罚首要犯罪分子的是( C )我国刑法分则规范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主要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B)我国《刑法》第120条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组织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条所采用的法定刑属于( C )关于叛逃罪的说法正确的是(B )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 D)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后,又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犯罪的,我国刑法规定应当(D)张三某公安局干警,依法配备枪支。

某日,李四向张三借抢打猎,张三碍于情面将枪支借给了李四,李四用了半天后归还。

张三的行为属于(A)境外走私人李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5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李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

王某的行为构成(B )我国《刑法》第120条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组织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条所采用的法定刑属于( C)我国刑法分则规范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依据,主要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B )以下只处罚首要犯罪分子的是(C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

对甲应当(D)甲见固定在河道中放置航标灯的小船适宜做猪食槽,就砍断锚链,将小船拖回家。

所幸航标灯灭失的情况被及时发现,才避免了船毁人亡的结果。

甲的行为构成(B )多选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情形包括(ABCD )贪污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ABC )下列行为中,属于拐卖妇女、儿童行为的有(ABCD )下列行为中属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的有( ABCD)下列犯罪中,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有( ABD )下列罪名,可以由单位构成的是( CD )。

明知是( ABCD )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藏其来源的行为,构成洗钱罪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的是(CD )重婚罪的表现形式为(ABC )甲为获利于某日晚向乙家的羊圈内(共有29只羊)投放毒药,待羊中毒后,将羊运走,并将羊肉出售给他人。

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罪?(AD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D )虚开发票罪的行为方式有( ABCD )以下能够以盗窃罪论处的有( ABCD )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有(BCD )。

下列行为致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有(BCD )根据各国刑事立法实践和刑法理论,法定刑可以分为( ABC )刑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ABCD )甲欲杀乙,乘乙与朋友在餐馆聚会,向其投掷自制炸药,炸药爆炸后没有伤着乙,却致与乙一起聚餐的丙当场死亡,丁、戊受重伤,并引起大火,造成重大私有财产损失,甲的行为触犯哪些罪名( ABCD )关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 )虚开发票罪的行为方式有( ABCD )以下能够以盗窃罪论处的有( ABCD )下列属于过失犯罪的有( BCD)。

下列行为致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有(BCD )下列哪些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D )刑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ABCD )甲欲杀乙,乘乙与朋友在餐馆聚会,向其投掷自制炸药,炸药爆炸后没有伤着乙,却致与乙一起聚餐的丙当场死亡,丁、戊受重伤,并引起大火,造成重大私有财产损失,甲的行为触犯哪些罪名( ABCD )关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洗钱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ABCD )根据各国刑事立法实践和刑法理论,法定刑可以分为( ABC )被告人:高某,男,28岁,工人。

蔡某,男,19岁,无业。

靳某,女,18岁,无业。

被告人高某得知信用社主任张某贪恋女色,遂即与被告人蔡某预谋,指使靳某以色相勾引张某,以此为把柄,敲诈张某为其提供资金。

靳某在高某的授意下,先后两次在树林内与张某幽会。

某日下午,靳某按照预谋将张骗至高某的二哥家。

高某藏于室内,蔡某先后对张进行殴打、威逼,迫使张为他们提供15万元的贷款。

张借故推脱,蔡继续殴打,此时,高某从室内出来,与蔡某一起对张某软硬兼施进行威逼。

张某无奈,以自己的名义,亲笔写了一张"市内急需2万元现金”的便条,要信用社值班人员支付。

蔡某持此便条到信用社取走现金2万元。

直到晚上,高蔡才将张某放回。

对本案,一审法院定为绑架勒索罪,二审法院定为抢劫罪。

你认为哪一个正确?答:应构成抢劫罪。

绑架勒索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

在本案中,被害人张某到达被害地点,不是被告人将他绑去的,而是他受骗主动去的。

被告人不是将他作为人质向其家属或单位要钱,而是以暴力手段强迫他当场写字取财,并且非把钱拿到手不放人,这种行为应当视为以暴力当场索取财物,符合抢劫罪的特征。

某甲在某市开了一家旅馆,但生意一直不好。

为此,他向人贩子购买了五名被拐卖的妇女,并让她们在做旅馆服务员的同时,向客人卖淫。

因这五名妇女皆不服从,李某便将其中一名妇女剥光衣服,拍摄裸体照,并随后强行奸淫。

这样五名妇女被迫卖淫。

李某为了便于管理,还聘请了某乙负责保安工作,防止嫖客闹事。

某丙听说该宾馆有卖淫嫖娼活动后,便极力劝说其邻居13岁的某丁(女)去该旅馆卖淫。

某丁经不起反复诱导开始到该旅馆买淫。

某甲作为旅馆老板,时常与某丁发生性关系。

嫖客中有一人某戊,虽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但认为自己每次都使用安全套,不会传给别人,因此一边治疗,一边继续到该旅馆嫖娼。

在听说该旅馆有一位十三岁的女孩某丁后,还嫖宿过这个女孩。

后来,该市公安机关对全市旅馆进行大检查。

出租车司机某己听说后,赶紧给甲通风报信,使该旅馆躲过了公安机关的查处。

试分析案中涉及人员哪些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1、某甲构成组织卖淫罪和容留卖淫罪、强奸罪。

甲收买被拐卖的妇女是为了强迫其卖淫,所以对收买被拐卖妇女的行为按照牵连犯的原则单独处理其组织卖淫罪。

同时其为了人被害人就范,甲采用的将其中一名妇女剥光衣服,拍摄裸体照,并随后强行奸淫的一系列强迫行为时为了达到组织被害人卖淫的目的,强迫是手段,所以某甲构成组织卖淫罪,而不在对其强迫卖淫的行为单独处理。

另外甲还收留某丁卖淫,所以构成容留卖淫罪。

某甲明知某丁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同时不以给付嫖资为前提,所以应构成强奸罪,而不是嫖宿幼女罪。

(5分)2、某乙充当组织卖淫者的打手、保镖,所以构成协助组织卖淫罪。

某丙以劝说的方式,引诱其邻居不满14周岁的某丁(女)去该旅馆卖淫,构成了引诱幼女卖淫罪。

(5分)3、某戊虽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仍然一边治疗,一边嫖娼其构成传播性病罪。

同时明知丁不满14周岁而对其嫖宿,因此又构成嫖宿幼女罪。

(5分)4、出租车司机某己给甲通风报信,使该旅馆躲过了公安机关的查处,依照法律的规定构成窝藏包庇罪。

(5分)案情:甲在2003年10月15日见路边一辆面包车没有上锁,即将车开走,前往A市。

行驶途中,行人乙拦车要求搭乘,甲同意。

甲见乙提包内有巨额现金,遂起意图财。

行驶到某偏僻处时,甲谎称发生故障,请乙下车帮助推车。

乙将手提包放在面包车座位上,然后下车。

甲乘机发动面包车欲逃。

乙察觉出甲的意图后,紧抓住车门不放,被面包车拖行10余米。

甲见乙仍不松手并跟着车跑,便加速疾驶,使乙摔倒在地,造成重伤。

乙报警后,公安机关根据汽车号牌将甲查获。

讯问过程中,虽有乙的指认并查获赃物,但甲拒不交待。

侦查人员丙、丁对此十分气愤,对甲进行殴打,造成甲轻伤。

在这种情况下,甲供述了以上犯罪事实,同时还交待了其在B市所犯的以下罪行:2003年6月的一天,甲于某小学放学之际,在校门前拦截了一名一年级男生,将其骗走,随即带该男生到某个体商店,向商店老板购买价值5000余元的高档烟酒。

在交款时,甲声称未带够钱,将男生留在商店,回去拿钱交款后再将男生带走。

商店老板以为男生是甲的儿子便同意了。

甲携带烟酒逃之夭夭。

公安机关查明,甲身边确有若干与甲骗来的烟酒名称相同的烟酒,但未能查找到商店老板和男生。

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甲称其认罪口供均系侦查人员丙、丁对他刑讯逼供所致,推翻了以前所有的有罪供述。

经检察人员调查核实,确认了侦查人员丙、丁对甲刑讯逼供的事实。

问题:请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例中甲、丙、丁的各种行为及相关事实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1)甲开走他人面包车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即使面包车没有锁,但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该车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而非遗忘物。

(4分)(2)甲对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甲虽然开始打算实施抢夺,但在乙抓住车门不放时,甲加速行驶的行为已经属于暴力行为,因而不是转化型抢劫,而应直接认定为抢劫罪,而且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4分)(3)甲对男生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而不构成拐卖儿童罪。

表面上看甲以儿童换取了商品,但这种行为并非属于出卖儿童,商店老板也没有收买儿童的意思。

(4分)(4)甲对商店老板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4分)(5)丙、丁对甲的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

(4分)张某某,男,32 岁,无业人员。

曾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004 年 5 月 24 日刑满释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