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建筑用地与住宅群的规划设计

居住建筑用地与住宅群的规划设计

居住建筑用地与住宅群的规划设计
三、居住建筑用地与住宅群的规划设计
居住用地:城市用地中以居住活动功能为主的用地,指小区
级与小区以下的各种用地。

居住建筑用地:住宅建筑占地、住宅基地
住宅基底
小路
宅前、后绿化、空地
(一)住宅的类型
1、按外型分:条、点、曲线、L型、T型等
2、按层数分:高层
多层
低层
3、按建筑面积标准分:
(1)一类:(一室户)45——55㎡
(2)二类:(二室户)60——85㎡
(3三类:(二室户)85——120㎡
(二)规划住宅设计要求
(1)符合定位要求和市场需求
(2)充分考虑建筑经济性和用地经济性(3)适应自然、气候特点、结合地形:
A、气温、通风
B、地形坡度
C、居住习惯
(4)住宅群组合布置方式要求:
·整体——个体(特殊设计单体)(5)城市景观要求
(三)住宅群规划布置技术要点:
1、住宅用地基地条件:(趋利避害)
(1)避免不利地质条件:沼泽、滑坡、不稳定冲沟、不稳定填土、易溻的地段、承载力低的地段、洪水易淹没的低洼地
(2)地形条件良好:(利于排水组织、建筑要求)
·地坡度一般平均0.3—25%
·坡向:以南向坡最佳
·高度:给水压力高程,交通组织方便
(3)选择安全无污染地段
A·与易爆,火灾点有一定的隔离,如油库,易爆品库,毒品库安全隔离距离
B·烟、气污染源的上向、侧风、远离有害烟、尘、气工厂,一般不宜在居住区上面或区内。

住宅区内允许的噪声值35—45ap,一般住宅区要求≤45—65ap。

C·与噪声源隔离——隔离距离
D·与辐射源有一定隔离
·变电站
·高压线:避免穿过居住区(特殊时留出高压走廊,安全距离)(4)景观、环境条件好:接近水面、公园、绿地等
2、住宅朝向:
●朝向:指建筑主要采光面所对的方向(面向),用建筑法线方向表示。

(主要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相关)。

(1)住宅朝向的有关因素和要求:住宅的朝向选择须满足一种最不利时间的,保证室内良好的小气候,避免不利因素的叠加,趋利避害,综合各种因素:夏季:通风好、日照短、避免西晒、潮湿
冬季:避风、日照长、保暖
综合:日照时间、辐射程度
常年主要(导)风向
室内气温(小气候)·目的——良好的室内气候
其它:(地形、文化)
(2)朝向的范围:适宜朝向范围
最佳朝向
·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但在我国大部分地方以朝南为宜。

例:·北京:适宜:南偏东45°—南偏西35°,最佳正南,正偏东30°
·上海:适宜:南偏东30°—偏西15°,最佳南偏东15°
·广州:适宜:南偏东25°—偏西15°,最佳南偏东15°
·昆明:
(3)规划布置朝向要求:
·在住宅设计、布置中须保证卫生条件要求高的主要空间(起居室、大卧室等)在该地的最好(适宜)朝向。

·住宅中的厨、厕、走道、楼梯间等尽可能不占好的朝向,可设在下面、背阳、噪声大的方向。

以上这些要求,应在具体设计,以及住宅的布置中充分考虑。

3、住宅间距:
日照间距·(保证日照要求所需的间距)
防火间距·(安全防火间距)
通风间距·(保证通风条件的间距)
心理视距·(避免视线干扰,保证生活稳定性、安全感、心
理舒适的距离)
(1)日照间距(保证规定日照条件所须的间距):阳光
空气

阳光是人健康的重要保证因素
A、日照原理:地球运转赤道面与黄道面交角23°27′
地球的运转规律带来地球冷暖(日照程度不同,温度不同)
·太阳入射角变化受地球位置(季节因素)
纬度、时刻(白昼时间)的变化影响
冬至:小高纬度:小早、晚:小
夏至:大低纬度:大中午:大
B、日照间距的确定和计算: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要求:在冬至日9时—15时,住宅底层居室内至少有壹小时(1小时)以上的连续满窗日照(以底层窗台底计);或在大寒日8时—16时,住宅底层居住内,至少有2小时以上的连续满窗日照(以底层窗台底计)
●《城市规划原理》P603要求:在冬至中午前后,住宅底层居室内至少有2小时的满窗日照时间(以底层窗台底计)
·冬至中午太阳入射角α=90°-β-23°27′
β:——纬度角
·一般冬至中午的日照间距:D=H-h/tgα
[例]昆明:一般:H/D=1:1
计算方式:昆明纬度:北纬25°23`
α=90°-25°23`-23°27`=41.4`
tgα=0.89
D=
89
.05.1
15 ≈15.1M
H/D=
1.
15
15≈1:1
(2)防火间距:
——满足安全防火的间距,控制火灾影响
·依据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A、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一般规定:
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
一、二级6M 7M 9M
三级7M 8M 10M
四级9M 10M 12M
B、一般多层住宅间的防火间距≥6M控制,
高层住宅间按防火间距≥13M
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间的防火间距≥9M。

(3)通风间距:
——为住宅提供良好的的自然通风,以改善和保证卫生条件和室内小气候。

·一般在满足日照间距的情况下,通风基本即可照顾。

·在住宅群体(建筑群)布置设计中,各建筑之间的空间距离、位置关系、应综合考虑日照间距、防火间距、以及通风间距确定。

(4)视觉、心理
4、住宅群布置和形式的手法
(1)基本组合: a. 平行
b. 垂直(成直角)
c. 斜交
d. 混合
(2)常见组合形式
A、行列式:住宅以同一朝向、按合理间距成行成列布置特点:·朝向好
·工程管线投资少、便于施工
·住宅与道路关系多样化
·室外空地分隔零散
·呆板
行列:行列
斜列
错列
B、周边式:以院落为中心,围绕院落布置(在周边)特点:·室外室内较为完整,便于交往,环境安静·提高土地利用率
·利于阻挡风沙
·朝向不佳(一部分)
·转角单元难处理
周边:单周边
双周边
自由周边
C、混合式
D、自由式:散线
曲线
曲尺
(3)住宅群的布置组合手法:群化
排比
A、·群化:化整为零:将若干位置分为群,分、割、隔——成群、成组、成段
·因素:边界
关系(同段关系)
分隔方式(边界)
用绿化分隔
用公路分隔
用道路分隔
用河流、地形分隔
·同质关系共同方向
共同基本组合
向心、共同中心
共同的底线特征
b.排比: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
·以住宅的基本组合单元进行,按一定的关系组织成群体(主题设计、同质)。

·居住区、小区宜用几种基本组合单元进行分布,形成特殊的组群。

c.群化、排比是居住区住宅布置的基本思想和手法。

[实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