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完整版)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700hPa湿度场 •干线(露点锋) :相邻 两站的露点温度相差10℃ 以上时,沿湿度梯度最大 处分析干线 •显著湿区:T-Td≤5℃, 从1℃开始 •干舌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700hPa中尺度分析综合图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850hPa(925hPa)分析
➢ 风场:切变线(辐合线) 、低空急流、 显著流线 ➢ 温度场:暖脊(温度脊)、T850-T500大值区 ➢ 湿度场:干线(露点锋)、湿舌
850hPa风场 •最大风速带(急流) •辐合区(切变)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低空急流(LLJ) •12-13m/s,有弱对流 •13-17m/s,有中等对流 •18m/s以上,有强对流
•显著湿区:T-Td≤5℃
•湿舌
•干线:相邻两站的露 点温度相差10℃以上时, 沿湿度梯度最大处分析 干线(露点锋)。
低空湿度(露点)
•≤8℃,有弱对流
•9-12℃,有中等对流
•>12℃,有强对流
850hPa中尺度分析综合图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700hPa分析
➢ 风场:低空急流、 切变线(辐合线)、 显著流线
7.不满足静力平衡
在强烈发展的对流云附近,静力学关系不适用。在云中,特别是上升 气流和下沉气流强的地方,静力学关系更不能用。
强对流天气的定义
强对流天气定义(美国):
直径1.9cm以上的冰雹、除了水龙卷之外的所有龙卷、 阵风25.7m/s以上的雷暴大风;
极端强对流天气:5cm以上冰雹,F2级以上龙卷, 33m/s以上雷暴大风;
展望
天 中短期预报
警戒
小时 短时预报
警告
分钟 临近预报

分析环境场条件

度 天气型识别 动力热力条件诊断

气 天气图
物理量诊断 探空图分析
分 (主观)
(客观)
(主客观)

分析中尺度过程
识别中尺度对流系统 根据其组织类型、结构推测其移 动和发展、以及产生的天气类型
卫星图像识别 雷达图像识别
中尺度环境场分析
和冷暖中心 主要分析层次:850、700和500hPa。 分析频次:观测资料在探空观测获取后开始分析,地面和数
值模式分析预报资料可加密到3小时
三、抬升和垂直风切变条件分析
• 分析目的:分析对流的动力触发条件和强对流的动力组织条 件
• 分析内容:辐合(辐散)区、大风速带和标识流线 • 主要分析层次:地面、925、850、700、500和200hPa • 分析频次:观测资料在探空观测获取后开始分析,地面和数
通过特征系统和特征线的分析, 识别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发生发展 的必要条件: 水汽 不稳定 抬升 垂直风切变
高空分析内容
• 在暴雨、强对流等中尺度对流天气可能发 生的重点区域分析。
• 高空分析的要素包括风、温度、湿度、变 温、变高、温差等, 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流层 低层、对流层中层和对流层高层的特征等 压面。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500hPa湿度场 •干舌:t-td≥15℃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500hPa变高场 •dh24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500hPa中尺度分析综合图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200hPa • 高空急流 • 急流核 • 显著流线
5. 垂直运动较强 在雷暴云中上升气流可达10m•s-1,强烈的上升气流甚至达
60m•s-1。散度涡度比天气尺度大一个量级可达10-4 s-1。 6.不满足地转风平衡
天气尺度系统近于满足地转风(或梯度风)平衡,而在中小尺度系统 中,由于加速度项同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具有相同量级,所以不满 足地转风平衡。因此,分析时一般不宜用地转风原则,且存在风向与等 压线相垂直的现象。
SWPC强对流天气业务暂行规定:
雷雨大风(≥17.2m/s)、冰雹、龙卷或短时强降水 (≥20mm/h)天气现象。
中尺度分析技术
强对流(中尺度) 天气分析
主观分析
---以天气型识别为主
客观分析
---以动力热力物理 参数诊断为主
中尺度分析技术
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利用各种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 雷达和卫星等遥感探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 分析产生中尺度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发 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
850hPa温度场 •等温线 •温度脊 •T850-500的高值区 (图中为25℃线)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温度脊和最大湿轴
•脊在最大湿轴以东,有弱 对流
•脊在最大湿轴重合,有中 等对流
•脊在最大湿轴以西,有强 对流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850hPa湿度场
•等露点线:从6℃开始
• 基于观测资料的中尺度环境场分析、物理 量场分析---短时临近预报
• 基于数值预报产品的中尺度环境场分析、 物理量场分析---中短期预报
中尺度天气分析平台
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规范
在高空强调风、温度、 湿度场、变温、变高等的分 析
在地面强调气压、温度、 湿度的细致分析,以及上述 要素及风、湿度、云、天气 现象等要素的不连续线分析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
1、尺度
水平尺度:2-2000km。20-200km的中-β尺度系统是中尺度系统的 核心,具有典型的中尺度系统特征。
垂直尺度:积云高度一般为4-5km以上,强的对流风暴云可达整个 对流层厚度7-18km。因而对流风暴的垂直尺度与水平尺度的比例约为 1/10。
2、生命史
一般象飑线系统生存只有几小时至十几个小时,通常不超过24小 时,龙卷气旋也只有几小时,雷暴单体甚至还不到1小时,雷暴群可 存几个小时。
中尺度分析技术
中 • 天气图分析。利用高空、地面、自动站观测

资料的分析,寻找中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
度 的各种环境场条件

气 • 探空分析。侧重对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局

地垂直环境场特征进行分析

分 • 中尺度系统分析。利用雷达和卫星资料判断

中尺度天气发生的确定区域和确定时间
该分析是在常规天气图分析的基础上,针对 产生中尺度对流性天气的主要条件(水汽、不稳 定、抬升和垂直风切变条件),分析各等压面上 相关大气的各种特征系统和特征线,最后形成中 尺度对流性天气发生、发展大气环境场“潜势条 件”的高空和地面综合分析图。
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分析 —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杜小玲 2013.10.29
主要内容
• 中尺度天气定义及特征 • 强对流天气定义 • 中尺度分析技术 • 中尺度对流天气环境场条件分析 • 中尺度过程分析 • 中尺度分析技术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 天气系统按照空间、时间尺度可以划分为大尺度、中尺度、 小尺度三类天气系统。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地面湿度场分析 地面露点锋(干线)和显 著湿区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
地面天气区分析
• 天气区的分析是为了监视已 经或正在发生的对流或强对流 天气, 进而判断中尺度对流系 统的发生和发展。 • 当出现雷暴、大风、冰雹、 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时, 标注天气区。 • 当出现成片的天气时, 将发 生区域用相应的阴影覆盖, 并 在阴影区中心标注天气符号。
以2013年3月23日南方强对流天气为例2Leabharlann 13年3月23日08时中尺度综合分析
强对流天气预报
展望
天 中短期预报
警戒
小时 短时预报
警告
分钟 临近预报
产生强对流天气的系统:中尺度对流系统
强对流天气预报包括 (1)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环境场条件分析 (2)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强对流天气预报
• 气旋、反气旋、锋面、台风、高空槽(脊)---大尺度天气 系统。水平尺度几百-几千km、生命史达一天-几天。
• 雷暴、强雷暴、龙卷等空间尺度小、生命史较短的天气系 统称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 中尺度系统(中系统)的水平范围大约为十几km-二三百km, 生命史约一小时-十几个小时。
• 小尺度系统(小系统)的水平范围大约为几十米-十几km, 生命史只有几分钟-一小时。
Ligda(1951)最早提出“中尺度”概念,根据对降水系统 进行雷达探测所积累的经验指出,有些降水系统太大以 至不能由单站观测全,有些又太小以至即使区域天气图 上也不能显现出现。他把具有这种尺度的系统称为“中 尺度”系统。
定义:中尺度是时间尺度和水平空间尺度比常规探空网 的时间密度小,但比积云单体的生命史及空间尺度大的 一种尺度。即水平尺度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时间尺度 几小时到几十小时。
1 f
k
V t
• 由于地转风关系建立了风场和气压场的关系,可用地转 近似以Vg代替V。而
Vg
1
f
hP k
1 f
p k
9.8 f
p
H
k
• 因而 D1
1 f 2
h
(
p t
)
9.8 f2
h
(
H t
)
在地面天气图上分析3h变压线,3 h变压分析对未来 气压系统的变化和移动有指示作用。
•地面风场及气压场分析 等压线 地面锋区(辐合线)
Orlanski(1975)根据时间和空间长度的尺度划分: ➢ 小尺度系统:2km以下,如雷暴单体、龙卷、尘卷等 ➢ 大尺度系统:2000km以上、如气旋、反气旋、锋面等 ➢ 中尺度系统:2-2000km、如雷暴群、飑线等
• 中-α尺度:200-2000km • 中-β尺度(中系统):20-200km • 中-γ尺度:2-20k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