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教程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教程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第十九条 火场供水 • 火场供水必须根据供水原则,采用正确的供水方 法。 • (一)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前方供水需求,与水枪 手保持联系;供水时,不得突然加压、减压。 • (二)垂直铺设水带时,必须使用水带挂钩、绳 索、水带接口加固件等进行固定,水带固定点应 选在两条水带接口下端。 • (三)水带铺设应当避开玻璃幕墙下方,如无法 避开时,应当用硬物对水带干线进行遮盖。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第九条 车辆行驶 • 出警途中,驾驶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赶赴现场, 可以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 制。 • (一)车辆驶出车库前,应在看清道路车辆情况后方可占 道转弯。 • (二)消防员不得将肢体伸出车窗外。 • (三)车辆必须依次行驶并保持安全距离。 • (四)在雨、雪、雾、大风等气候条件下必须减速慢行, 同时开启相应的指示灯。 • (五)在狭窄、陡坡、弯路、松软路面行驶时,必须注意 观察,控制车速;在冰雪、泥浆、湿滑等路面行驶时,应 当采取防滑措施或减速行驶,正确使用刹车制动,防止操 纵失误;必要时组织乘车人员下车徒步通过。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三)使用举高消防车救人时,工作平台 严禁超载,平台上人员必须在举高臂上进 行固定防护;禁止在工作平台内使用两节 拉梯等无自身固定的延伸装置救人。 • (四)使用登高器材登高救人时,尽量稳 定被困人员情绪,实施有序疏散。 • (五)抢救疏散医院病人时,应当在医护 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疏散传染病患者时, 必须做好安全防护。
• (三)使用切割器具破拆时,必须佩戴面罩、手 套,平稳操作、直线切割,切割器具前方不得站 人。 • (四)高处破拆不准将破拆物抛向地面,不准随 意破拆玻璃幕墙,必须实施破拆时,应及时在地 面划出警戒区域,并派专人进行监控。 • (五)对能引起建筑倒塌的承重构件和部位进行 破拆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 (六)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破拆时,要划出警戒区 域,设置安全员。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第八条 着装登车 • 消防员听到出动命令后,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着 装登车。 • (一)通过楼梯进入车库时,不要越级跨跳楼梯,不得推 搡,不得在跑动中着装;使用滑杆时必须依次下滑,并控 制下滑速度。滑杆底部应设置缓冲垫,滑杆上口部位应设 置围栏,并设置电动或手动安全装置。 • (二)消防员必须按照指定位置乘车,严禁在车外、车顶 搭乘,严禁在车辆起步后追赶登车。 • (三)驾驶员必须在本车指挥员确定人员全部登车、车门 关牢、车库门完全开启定位并发出指令后,方可驾驶车辆 起步出库。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五)扑救高温、高压容器设备火灾时,必须减少前方作 战人员,应使用带架水枪、移动炮、遥控灭火消防车等远 距离射水。 • (六)扑救可燃气体、挥发性易燃液体火灾时,不得盲目 灭火;若意外灭火后,要防止复燃、复爆。 • (七)扑救大跨度钢架结构厂房、库房火灾时,应优先使 用带架水枪、移动炮、遥控水炮等远射程、大流量喷射器 实施冷却、阻击、灭火。 • (八)严禁用水或泡沫扑救遇湿易燃、易爆物质火灾,严 禁使用直流水扑救可燃粉尘、强腐蚀性物质火灾。 • (九)采用窒息法灭火时,必须确认灌注、封堵空间无人 后方可实施。 • (十)在进入室内等场所灭火进攻时,为防止门、窗开启 瞬间发生轰燃、回燃、爆燃伤人,进攻人员应在门、窗一 侧低姿缓慢开启门窗,也可边射水边开启门窗。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第十八条 火场排烟 • 排烟时,必须充分考虑烟雾流向,合理选择进风 口和排烟口。 • (一)在烟雾浓、温度高的区域排烟时,必须使 用开花或者喷雾水流掩护。 • (二)有毒烟气必须向下(侧)风方向排放,同 时疏散可能受到排出烟雾威胁的人员。 • (三)排烟时,操作人员应充分做好个人防护, 视情设置水枪进行掩护。 • (四)高温烟气流经方向,应视情布置开花或喷 雾水枪,防止火势蔓延扩大。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三)进入高温、热辐射强和有发生爆炸危险的区域时, 必须着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或者防爆服。 • (四)进入带电区域作战时,必须穿戴电绝缘服、绝缘靴、 绝缘手套等防护装备,携带漏电探测仪、绝缘胶垫、接地 线(棒)等器材,当发生带电导线击伤作战人员时,应迅 速利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采取急救措施。 • (五)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和用安全绳进行固定保 护,且固定点不得少于2处。 • (六)扑救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火灾时,应当划定警戒区域, 设立观察哨,防止玻璃坠落伤人。 • (七)对抢险救援、照明等自带发电设备的执勤车辆应按 照要求采取接地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漏电伤人事故。 • (八)进入有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区域时,必须着防化服, 撤出后应进行必要的洗消,未经洗消不得重复使用。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三)严禁在轻质屋顶、墙头、遮阳棚、雨搭、可燃油气 罐上部、卧式储罐的两端设置水枪阵地。 • (四)压缩气体钢瓶或者油桶库房着火,必须在充分冷却, 确认无爆炸危险后,方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 • (五)大跨度钢架结构厂房、库房着火,必须在实施结构 冷却后,方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在外部设置阵地时, 应采取措施,严防建筑外墙倒塌伤人。对钢结构房顶已坍 塌,外部墙体尚未坍塌的情况下,应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后 再实施进攻。 • (六)油轮的货(油)舱起火,情况不明、温度较高的情 况下,严禁直接登至货(油)舱甲板灭火。 • (七)转移阵地或调整作战力量时,必须考虑整个作战部 署的协调统一,防止因局部力量调整影响整个作战行动, 每次转移阵地或调整作战力量时必须立即检查清点人员, 并做好防护工作。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第十七条 火场破拆
• 火场破拆必须正确选择破拆部位,使用快 捷、高效的破拆器材,合理实施破拆。
• (一)使用锤、斧、挠钩等器材破拆时, 必须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 (二)破拆门窗玻璃时,必须站在门窗侧 面,从玻璃上方一角开始破拆;从破拆处 进入时,必须清除残留的玻璃碎片。
第二章 火灾扑救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六)经过桥梁、涵洞、隧道时,应当注意观察限高、限 重及空中障碍物。 • (七)特殊情况需要通过交通禁用通道或正在施工的路段 时,要详细了解情况,确保安全后通行。 • (八)倒车时必须有人员在侧后方进行疏导警戒。 • 第十条 车辆停靠 • 车辆到达现场时,应当根据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停车位置。 • (一)严禁在松软或者路基薄弱的地带、高压线下和危险 建(构)筑物旁停靠,避免停靠在管道井口上方。 • (二)必须与起火建(构)筑物保持安全距离。 • (三)举高、照明消防车必须停靠在空中无障碍物、地面 平坦坚实的地段,升降作业时要与架空高压线路保持一定 的安全距离。
第一章 总则
• 第四条 公安消防部队必须建立作战和训练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安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设立安全员,制定安全措 施,落实安全责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 第五条 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军政首长为本级作战训练安全 第一责任人,灭火救援指挥员和业务训练组织者为安全工 作的直接责任人,安全员具体负责作战和训练中的安全监 督工作。 • 第六条 公安消防部队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中,要充分 发挥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的 作用,为科学、安全的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 第七条 对在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圆满 完成各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 条令》的有关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
授课人:刘国华
作战训练安全要则
1 2 3 4 5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火灾扑救
应急救援 业务训练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消防部队作战和训练安全工作, 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护消防员安全和健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 例》、《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特制定本要则。 第二条 本要则所称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指公安消防部 队实施火灾扑救、应急救援、重大活动现场消防勤务和 开展业务训练中的安全工作。 第三条 公安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必须遵循“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严密组织,科学实施,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第十五条 抢救人员 • 救援人员编组不得少于3人,并指定一名负责人。 • (一)在进入浓烟、高温或者有毒区域搜救人员 时,要在水枪冷却掩护或者驱散稀释措施的配合 下行动。救援人员可携带软体担架、一次性的防 毒面具或其他呼吸器具。 • (二)利用绳索、软梯、缓降器救人或者自救时, 固定点必须牢固,绳索在接触建(构)筑物的转 角处必须使用墙角保护器或其他形式的护垫、护 具,并在绳索额定荷载范围内使用。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第十六条 疏散物资
• 疏散物资必须在单位负责人或者技术人员的配合 下有序进行,并指定专人看护。
• (一)疏散出来的物品必须检查是否夹带火种, 是否安全稳定,搬运方法是否得当。
• (二)疏散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时,应分类 放置,划出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 (三)疏散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充分冷却,并在 水枪掩护下进行。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三)进入密闭区域侦察时,应当在侧面缓慢开启门、窗, 并视情向门、窗内射水。 • (四)在船舶机舱、地下工程、竖井涵洞等危险复杂环境 侦察时,外部必须备有侦察预备组,用于意外情况下的援 救。 • (五)进入有发生爆炸危险区域侦察时,必须使用防爆器 材,做好安全防护。 • 第十三条 阵地设置 • 水枪阵地应当按照便于观察、便于进攻、便于转移或者撤 离的原则设置。 • (一)利用地形、地物和承重构件等条件设置水枪(炮) 阵地。 • (二)利用拉梯在窗口、阳台设置阵地时,拉梯应避开阳 台、窗口正面,拉梯上端必须高出窗口、阳台2个以上梯 蹬,并尽量采取固定措施。
第二章 火灾扑救
• 第十二条 火情侦察 • 火情侦察应贯穿于火灾扑救的全过程,深入内部侦察时, 侦察小组一般不少于3人,并由指挥员带领,严禁单独行 动,情况复杂现场必须有单位知情人引导,要仔细地进行 现场侦察和检测,全面、准确掌握现场情况,正确判断可 能发生及潜在的险情。 • (一)进入浓烟、高温、有毒等危险区域侦察时,侦察人 员要正确选择侦察路线,安全员要在进出口处进行安全检 查并登记姓名、进出时间、空(氧)气呼吸器压力及使用 时间等情况,设置导向绳或救生照明线,明确联络信号, 必要时用水枪进行掩护。 • (二)进入建筑物内部侦察时,应当对建筑结构强度进行 评估,并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靠近承重结构行动,防止 坠落物伤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