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与站场》
教学大纲
《铁路线路与站场》教学大纲
一、教学课程:
课程名称:《铁线路与站场》本课程主要学习《铁路线路及站
场》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基础。
二、课程概述:
本书从铁路线路和站场的角度,阐述了我国铁路线路的基本知识,详细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铁路站场的布置,简述了高速和重载铁路站场的布置及铁路枢纽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三、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铁路线路的基本知识,掌握我国站场的布置规划的原理;同时了解我国高速和重载铁路站场的布置及铁路枢纽的基本知识,为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基础。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点,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电教PPT,动画演示、视频(铁路、桥梁修建纪录片)等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丰富性,课堂的活跃性,易于学生理解铁路先例与站场的理论知识。
五、教学课时:
本课程设计总课时:102课时
其中课堂教学50课时讲授;34电教课;半期和期末的复习考试13课时;机动5课时。
六、各章节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第一章、线路平面与纵断面
内容要求:
1、掌握线路平、纵断面组成,掌握线路标志。
2、理解并能画出圆曲线、缓和圆曲线图,理解坡道附加阻力
3、认识线路平、纵断面图。
学习重点:
线路的平、纵断面组成;两种夹直线的构成
第二章、路基及桥隧建筑物
内容要求:
1、掌握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基组成,桥梁、隧道的构造。
2、了解桥隧建筑物的分类及作用。
3、知道路基病害对铁路运输的危害。
学习重点:
路堤式路基、路堑式路基的组成。
第三章、轨道
内容要求:
1、掌握轨道的组成。
2、掌握轨道平顺的技术状态要求。
3、了解线路养护维修的要求,无缝线路基本原理及组成。
学习重点:
轨道组成;直线地段轨距、水平要求的规定。
第四章、站场设计基础知识
内容要求:
1、掌握线路的种类及编号。
2、了解限界及线间距。
3、理解线路连接。
4、掌握线路全长及有效长。
学习重点:
铁路线路分类;车站线路及道岔的编号方法;道岔用中心线表示法;线路有效长。
第五章、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
内容要求:
1、掌握会让站、越行站及中间站的主要作业。
2、掌握中间站布置图型,掌握安全线的作用、设置条件及位置。
3、了解中间站线路数量,客、货运设备布置
4、了解中间站改(扩)建常见情况。
学习重点:
会让站、越行站的设置目的;安全线的设置。
第六章、区段站
内容要求:
1、掌握区段站主要作业及设备。
2、掌握单、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图型及作业进路分析。
3、掌握区段站运转设备。
4、了解区段站货运设备。
学习重点:
单、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图型及作业进路分析。
第七章、区段站的通过能力
内容要求:
1、理解区段站通过能力概述
2、车站咽喉的重要性
3、区段站最终通过能力
学习重点:
车站咽喉的重要性和通过能力指标。
第八章、编组站
内容要求:
1、掌握编组站主要作业、分类及图型分析。
2、了解编组站设备及辅助调车场及箭翎线设计。
学习重点:
编组站主要作业、分类。
第九章、高速、重载铁路站场
内容要求:
1、掌握高速和重载铁路站场特点。
2、了解重载运输方式;高速铁路车站布置图,重载铁路站场布置图。
学习重点:
高速和重载铁路站场特点。
第十章、铁路枢纽
内容要求:
1、掌握铁路枢纽类型。
2、了解各种铁路枢纽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
铁路枢纽类型。
七、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理论考试,总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60%。
参考书:《铁路站场与枢纽》刘其斌中国铁道出版社
《高速铁路线路与车站设计》陈应先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