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工作案例分析与反思
案例描述:有一次,王沛棋的妈妈小心翼翼得问我:“代老师,我孩子在幼儿园午睡情况怎么样?”我不假思索地说:“王沛棋午睡很乖的。
”她妈妈点点头就走了。
分析与反思:事情过后,我和班里的老师讲起王沛棋妈妈的问话,觉得其中肯定有原因。
下午接孩子时,我请她先带孩子玩一会儿,等家长把孩子都接完了,我们再聊。
在交谈中,我才知道,她妈妈早上问我话的真正用意是担心孩子午睡时不脱衣服裤子,我及时向她介绍了我们老师午睡时对孩子的保育工作,并请她以后有什么事,尽管直说,老师和家长的愿望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启示: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幼儿园中的有些做法而产生误解,他们常常以委婉的方式提出来。
如果老师此时不做个“有心人”,听不出话中的潜台词,只从表面上去理解问题,不但得不到家长的认可,还会引起家长的误解。
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不光要注意语气和语言的委婉,还要“多个心眼”,听懂家长的潜台词,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象妈妈,幼儿园象家一样的亲切温暖。
1、在家园联系栏中每天张贴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安排,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活动,并用情真意切的语言表示,老师了解家长的心情,忠心承诺我们会尽心尽力地把每一个孩子都照顾好,请家长放心,在感情上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
2、老师每天至少要与幼儿家长见两次面,正确把握好早晚两次见
面关,取得家长的信任,是做好家长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
早上幼儿来园时,不管他是什么情绪,老师都从家长手中把孩子抱过来,用脸上的微笑,亲切的话语,关爱的动作对待每个孩子,并及时询问孩子晚上的情况,家长有特殊要求的马上拿笔记下来,以免遗忘。
下午家长接孩子时,老师用三言两语主动向每个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一天表现,包括吃饭、睡眠、大小便、一日活动时的情绪表现等等。
幼儿在园的点滴进步都要告诉家长,报喜说明老师心中喜欢孩子,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存在的不足。
还可以讲讲孩子在园的一些趣事,说明老师的细心,周到。
当然,所说的一切要实事求是,不能捏造。
通过沟通,家长们渐渐地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