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
(2) 首先进行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 属质量类型。 (3) 对各类别按《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 的规定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类别 Fi Ⅰ 0 Ⅱ 1 Ⅲ 3 Ⅳ 6 Ⅴ 10
(4) 求综合评价分值 F :
F=
2 F 2 + Fmax 2
1 n F = ∑ Fi n i =1
检出的监测点数量 检出率(%)= × 100% 监测点总数
超标的监测点量 超标率(%)= ×100% 监测点总数
单因子评价
I= Ci C0 i
式中,I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无量纲;Ci为地下水 中某种组分的实测浓度,mg/L;C0i为该组分的对照值 (背景值)或标准检测方法的方法检出限 。 地下水污染评价对于无机污染组分来说,评价标 准应采用对照值;微量有机污染组分可采用标准检测 方法的检出限作为评价标准。
沈阳地区大气质量指数
⎡ ⎛ Ci ⎞ ⎤ −6 ⎟⎥ AQI = ⎢3.20 ×10 ∑ ⎜ ⎜C ⎟ i =1 ⎝ 0 i ⎠ ⎦ ⎣
5 −0.36
分级标准 AQI =80 ~100 清洁 =61 ~80 轻污染 =42 ~60 中污染 =35~41 重污染 <35 极重污染
上海大气污染指数
⎛ Ck C1 C2 , ,L, AQI = ⎜ max ⎜ C01 C02 C0 k ⎝ ⎞ 1 k Ci ⎟× ∑ ⎟ k i =1 C 0i ⎠
环境质量评价主要环节
评价目的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目的
指评价的性质、要求和评价结果的作用。 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区域的范围、评价因 子和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指评价中选择的能反映环境要素质量和/或 环境整体质量的参数(因子)种类。
评价标准
指评价所依据的标准。通常用环境质量标 准、卫生标准等。
不同的水域和不同的水体使用功能可采用相关水质标准, 如:海湾水质应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景观娱乐用水应采用《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2941-91)等。
环评所采用的评价标准,需报经项目所在地主管 环保局审查并行文确认。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常采用单项指数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分级标准 AQI <0.6 清洁 =0.6 ~1.0 轻污染 =1.0~1.9 中污染 =1.9~2.8 重污染 >2.8 极重污染
上海大气污染指数的优点
避免掩盖最大值; 新的指数既考虑平均值又考虑最大值; 为避免少数几个大值的作用对平均值加较 大的权。
南京大气污染指数
⎛ Ci ⎞ 1 P= k ∑ ⎜Wi × C ⎟, ⎜ ⎟ 0i ⎠ Wi i =1 ⎝ ∑
(2)pH值——两端有限值,水质影响不同
pHj≤7.0 pHj>7.0 SpHj=(7.0―pHj)/(7.0―pHsd) SpHj=(pHj―7.0)/(pHsu―7.0)
式中: SpHj——pH的质量指数; 质量 pHj——pH实测值; pHsd——评价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评价标准中pH的上限值。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均值法: 加和法:
1 n PI = ∑ I i n i =1
(5.33) (5.34)
PI = ∑ I i
i =1
2 I + I max 2 2
n
内梅罗指数法: PI =
(5.35)
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繁 多。 从理论上讲,计算公式应满 足三个要求:简便,不失真, 综合污染指数有明确的物理意 义。
评价方法
指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模式或计算方 法。
第二节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单因子评价
I= Ci C0 i
式中,I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无量纲;Ci为 大气中某种组分的实测浓度,mg/m3;C0i为该 组分的标准,mg/m3。
格林大气污染指数
I1 = a1S = 84.0 S
b1 0.431
I 2 = a2 S b2 = 26.6C 0.576 1 I = (I1 + I 2 ) = 42.0S 0.431 + 13.3C 0.576 2
总氧化剂 ≤0.05
大气质量分级评分法
M = ∑ Ai
i =1 4
分级标准 M
大气质量 等级
100~95
第一级 (理想)
94 ~75
第二级 (良好)
74 ~55
第三级 (安全)
54 ~35
第四级 (污染)
34 ~17
第五级 (重污 染)
第三节
水环境质量评价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依据 :
国家现行各种水环境质量标准及项目所在地的水域 功能要求,采用较多的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1、一般水质因子(随水质浓度增加而水质变差的水质因子)
Si=Ci/C0i
式中: Si——单因子质量指数; Ci——评价因子i的实测浓度值(mg/L); C0i——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
2、特殊水质因子
(1)DO——溶解氧
① DOj≥DOs SDOj=∣DOf―DOj∣/(DOf―DOs) ② DOj<DOs SDOj=10―9DOj/DOs 式中: SDOj——DO的质量指数; DOf——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 (mg/L),计算公式常采用: DOf=468/(31.6+T),T为水温(℃); DOj——溶解氧实测值(mg/L); DOS——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mg/L)
其方法如下,先算得单要素污染指数I, 然后根据I值评分,评分标准如下: I≤1 F = 0 1<I<2 F = 1 2≤I<3 F = 10 3≤I<4 F = 100 4≤I<5 F = 1000 ··········· (5.36) PI = ∑Fi 式中,Fi为i组分的评分,无量纲。其它 符号同前。
0.68 0.42 0.73 1.30 1.45
3.40 2.12 3.66 6.50 7.24
0.74 1.24 1.55 2.97 2.36
0 1 11 1001 201
0 0 0 0 0.001
0 0.01 0.03 0.01
0 0.04 0.012 0.01
0.01
用(5.33)和(5.34) 计算的综合污染指数染 PI失真,1号水样比2号水样污染严重,实际 上,1号水样五项指标均小于背景值,无污染, 而2号的NO2—N超过背景值。 (5.35)和(5.36)式算得的PI值排序一致, 没有失真现象。但(5.35)式的PI值无明确的物 理意义,即从PI值看不出水样是否受污染,有 几个组分超过背景值。
式中:S-SO2 实测日平均浓度 cm /m
3 3
C-实测日平均烟雾系数(COH) COH≈125µg/m TSP。 ,1
3
格林大气污染指数
分级标准
污染物 SO2(ppm) 烟雾系数 (COH单位/1000英尺) I 希望水平 警戒水平 极限水平 0.06 0.9 25 0.3 3.0 50 1.5 10.0 100
举例
水 样 号 1 2 3 4 5 背 景 NO3-N 4 8.5 10.3 7.5 15 5 Cr 实测浓度(mg/L)
6+
PI Hg
0.0004 (5.33) (5.34) (5.35) (5.36)
Pb
2+
F
-
0.008
0.0002
0.008
0.0002
0.006 0 0.016 0
0.0004
(5.36)式所得的PI值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即 1号样PI为0,说明无污染,而其它水样均受污 染,4号水样的PI值为1001,个位数为1,千位 数为1,说明有两个组分污染地下水,一个为背 景值的1倍多至2倍,另—个为背景值3倍多至4 倍,它污染最严重。 上述比较说明,(5.36)式基本符合简便、 不失真及有明确物理意义的三个要求。
均值法和加和法一个严重的 缺陷是失真情况常常出现,也 就是说PI值的大小往往不能真 实地反应其整体体污染面貌。
内梅罗指数法既考虑了均值, 内梅罗指数法 也考虑了极值,能较好地反应真 实情况,失真程度小。但其PI值 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参数分级评分迭加型指数 法所得出的PI值,基本上能满 足前述的三个要求。
k i =1
∑W
i =1
k
i
≠1
分级标准 P <0.2 =0.2 ~0.4 =0.4 ~0.7 =0.7~1.0 =1.0~2.0 >2.0
清洁 尚清洁 轻污染 中污染 重污染 严重污染
大气质量分级评分法
大气质量标准和评分
分 第一级 项目 范围 降尘 飘尘 SO2 NOx CO ≤8 ≤0.10 ≤0.05 ≤0.02 ≤2 评分 Ai 25 25 25 25 25 25 范围 ≤12 ≤0.15 ≤0.15 ≤0.05 ≤4 ≤0.1 评分 Ai 20 20 20 20 20 20 第二级 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第三级 标准值评分 范围 ≤20 ≤0.25 ≤0.25 ≤0.10 ≤6 ≤0.20 评分 Ai 15 15 15 15 15 15 范围 ≤40 ≤0.50 ≤0.50 ≤0.20 ≤12 ≤0.40 评分 Ai 10 10 10 10 10 10 范围 >40 >0.50 >0.50 >0.20 >12 >0.40 评分 Ai 5 5 5 5 5 5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学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学就是研究如何用一 个区域环境要素的各种质量参数(因子) 对区域的环境要素和总体环境的质量进行 评价。
质量评价分类
回顾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现状评价 预断评价 评价过去的环境质量,或用以 前的积累资料评价找规律 用现在监测的资料评价现状环 境质量 分析以前的规律评价预测年的 环境质量
地下水质量评准比较多,但只有饮 用水水质标准有比较系统的水质标准。因此地下水水质 现状评价多以饮用水水质标准作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