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高级工考试题判断题

三、高级工考试题判断题

到最低位置。

( √ ) 53.超高是按平均速度计算得,它对最高速度Vmax则不足,对最低速度Vmin,则过量,此不足与过量即未被平衡的超高。

( √ ) 54.III型混凝土枕和混凝土宽轨枕线路在日常线路养护维修中,可根据道床状态,采取捣固、垫砟、垫板相结合的作业方法。

( √ ) 55.跨度在25 m及以上的桥梁,桥上线路应设置上拱度。

设置时,应特别注意使钢梁两端线路的衔接平顺。

( × ) 56.钢轨温度是指钢轨的实际温度。

( √ ) 57.接头阻止钢轨横向伸缩的阻力称为接头阻力。

( × ) 58.平交道口铺面范围内,不准设置钢轨接头。

( √ ) 59.道床抵抗轨道框架沿线路方向纵向位移的力称道床纵向阻力。

( √ ) 60.在任何情况下,焊接长钢轨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应变的纵向分布规律将完全由道床纵向阻力决定。

( × ) 61.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允许按2‰递减。

( √ ) 62.道床抵抗轨道框架沿垂直方向移动的力称为道床竖向阻力。

( √ ) 63.道床竖向阻力由轨道框架重量及轨枕各侧面与碎石道砟之间摩擦阻力组成。

( √ ) 64.曲线超高顺坡是根据曲线半径而决定的。

( × ) 65.轨道框架刚度在垂直面内,等于两钢轨刚度与钢轨接点扭矩之和。

( × ) 66.轨道框架刚度在水平面内,等于两根钢轨在水平面内的刚度之和。

( × ) 67.正线夹板裂纹 3 mm为轻伤,不需更换。

( × ) 68.标准轨地段胀轨跑道的预防措施应矫直硬弯轨,拨好方向;调整轨缝,预防胀轨。

( √ ) 69.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内侧应距线路中心不小于3.1 m。

( √ ) 70.在轨条就位或轨条拉伸到位前,应立即对位移观测桩进行标记。

标记应明显、耐久、可靠。

( × ) 71.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统称为未被平衡超高。

( √ ) 72.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由两条假定和四条基本原理组成。

( √ ) 73.无缝线路固定区累计位移量大于 1 5 mm 时,应及时上报工务段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 ) 74.全区间无缝线路是指轨节长度跨越车站道岔的轨道结构。

( × ) 75.不跨越车站只跨越闭塞分区的无缝线路为跨区间无缝线路。

( × ) 76.跨区间无缝线路应采用60 kg/m及以上全长淬火钢轨或其他耐磨轨。

( √ ) 77.跨区间无缝线路轨枕应采用II、III型混凝土枕或混凝土宽枕。

( √ ) 78.跨区间无缝线路II型轨枕及既有轨枕配置为 1 667根/km。

( × ) 79.跨区间无缝线路III型混凝土枕配置 1 840根/km。

( × ) 80.跨区间无缝线路混凝土枕使用分开式扣件。

( × ) 81.跨区间无缝线路木枕使用II、III型扣件。

( × ) 82.跨区间无缝线路明桥面使用K型分开式扣件。

( √ ) 83.跨区间无缝线路岔枕使用分开式扣件。

( × ) 84.临时处理插入的短轨,不宜在线路上长时间保留,应在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内采取焊接短轨的方法进行永久处理(非提速区段)。

( √ ) 85.无缝道岔养护维修时,要有计划地安排扣件及各种联结零件的养护工作,要求每月至少检查、整修一次,做好涂油、复紧工作,有损坏、丢失的要及时更换、补充。

( √ ) 86.普通线路正线无防爬设备地段每 1 km设置1对爬行观测桩。

( √ ) 87.无缝道岔养护维修进行整组扣件涂油时,应采取隔二松一的流水作业方法,其他各种联结螺栓涂油应逐个进行。

( √ ) 88.轨温差是铺轨地区最高轨温与其最低轨温之差,最高轨温为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轨温为当地历年最低气温。

( × ) 89.尖轨动程是指尖轨扳离基本轨后,尖轨尖端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的距离。

( × ) 90.经常保养的目的是经常保持线路质量处于均衡状态。

( √ ) 91.预告信号机与主体信号机距离不小于800 m。

( √ ) 92.速度大于1 20 km/h地段轨面擦伤深度超过2 mm为重伤。

( × ) 93.相错式接头,其相错量不得大于3 mm。

( × ) 94.基本轨作用边的肥边应经常打磨,否则影响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

( √ ) 95.防爬支撑断面应不小于1 30 cm2。

( × ) 96.线路上的钢轨疲劳伤损,轨型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时,必须进行线路大修。

( √ ) 97.线路大修分为普通线路换轨大修和其他线路换轨大修。

( × ) 98.在线路大修周期内,道床严重板结或脏污,其弹性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时,应进行线路中修。

( √ ) 99.当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不能覆盖时,由工务段按检修分开的原则组织综合维修和质量验收。

( √ ) 100.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施工计划。

( √ ) 101.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以正式批准的施工措施和施工计划为依据。

( × ) 102.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单位应向有关单位提报月度施工计划。

经批准的施工计划,各单位均应严格执行。

( √ ) 103.线路车间(机械化维修车间)应根据工务段下达的年度分月维修计划和各项养护任务,编制月度维修计划。

( × ) 104.日常应全面掌握线路状态,根据线路动静态检查、设备病害和其他质量情况,安排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 √ ) 105.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应符合《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的规定,并保持畅通和完好状态。

( × ) 106.在路基内埋设电缆前,施工单位必须与工务段联系,明确安全措施和责任,并签订协议后方可施工。

( √ ) 107.道床应保持饱满、均匀和整齐,并应根据道床不洁程度有计划地进行清筛,保持道床清洁和排水良好。

( × ) 108.钢轨超过大修周期且出现伤损时,工务段应适当降低线路允许速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 × ) 109.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 √ ) 110.钢轨钻孔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且必须倒棱,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大孔径的 2 倍。

( √ ) 111.用于线路上的钢轨需要截断时,应全断面垂直锯断,严禁使用乙炔切割或烧孔,严禁使用剁子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和冲孔。

( √ ) 112.普通线路和无缝线路缓冲区的重伤和折断钢轨应及时更换,换下的重伤和折断钢轨应有明显的标记,需要时再用。

( × ) 113.曲线地段钢轨侧面磨耗在未达到轻伤标准前,应有计划地调边或与直线地段钢轨倒换使用,常备轨严禁与线路上的钢轨倒换使用。

( × ) 114.线路中修和成段更换再用轨(整修轨)使用的钢轨配件应与钢轨类型相符,宜使用再用料,再用料上道前应经过选配、整修、除锈和涂油。

( √ ) 115.采用分开式扣件的木枕线路、道岔,如无爬行时,可安装防爬设备。

( × ) 116.在碎石道床地段,每组防爬设备的组成:单方向锁定为1对防爬器和3对支撑;双方向锁定为2对防爬器和3对支撑。

( √ ) 117.防爬设备应安装在钢轨中部,接头附近4根轨枕不宜安装。

( × ) 118.允许速度大于160 km/h的线路,超高必须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

( √ ) 119.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允许速度大于1 20 km/h的线路不应大于1/(8 V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7vmax),且不得大于2‰。

( √ ) 120.允许速度大于1 20 km/h的线路,可以采用复曲线。

( × ) 121.线路设备大修时,缓和曲线及两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在困难地段可以低于原线路标准。

( × ) 122.复曲线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

( √ ) 123.两曲线轨距加宽按1 0‰递减,其终点间的直线长度不应短于10 m。

不足1 0 m时,如直线部分的两轨距加宽相等,则直线部分保留相等的加宽;如不相等,则直线部分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

( √ ) 124.在复曲线的大小半径连接处,正矢与计算正矢的容许差,按大半径曲线的缓和曲线规定办理,缓和曲线与直线连接处不得有反弯或“鹅头"。

( √ ) 125.允许速度不大于1 60 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5‰,应设置竖曲线。

( × ) 126.竖曲线不得与竖曲线、缓和曲线重叠,必要时可以侵入道岔及无砟桥梁上。

( × ) 127.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线路设备大修时,为了改善既有线路坡度,应适当调整接触网高度。

( √ ) 128.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的连接顺坡,应设在大修地段以内。

( × ) 129.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1 440 mm。

( × ) 130.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应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1.5 m。

( √ ) 131.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3 m处,距辙叉前端2 m处,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 × ) 13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2 mm,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 × ) 133.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 √ ) 134.同一部位同时有两条螺栓或可动心轨凸缘与接头铁螺栓有一条缺少或折损时,道岔应停止使用. ( √ ) 135.道岔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时必须立即进行修理或更换。

( × ) 136.可动心轨道岔的长心轨实际尖端至翼轨趾端的距离(简称尖趾距离),允许误差:1 2号为 mm,1 8号为 mm,30号及以上为 mm。

( √ ) 137.可动心轨无缝道岔的钢轨接头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外,其余接头应全部采用冻结接头。

( × ) 138.固定型道岔除绝缘接头采用胶接绝缘接头,辙叉前后2个(4个)接头及曲股接头可采用冻结接头外,其余接头应全部焊接。

( √ ) 139.允许速度为1 20 km/h(不含)~1 60 km/h的线路应铺设跨区间或全区间无缝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 60 kn饥的线路应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 √ ) 140.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4 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