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分析表

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分析表

济南市吴家小学xx学年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评成绩统计分析表
二年级xx年6月
评价
内容
应参加
人数
实际参
加人数
5颗星(优)
(全对)
4颗(优)
3颗星(良)
2颗星(及)
1颗星(不及格)
平均得星

%

%

%

%

%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73
72
4
5.56%
36
50%
13
18.06%%
17
23.61%
2
2.78%
3
智力发展
要注重教给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数学化的方法。使学生善于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提炼出问题的本质,如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数量关系等,只有建立了策略意识,才能避免盲人摸象,找准切入点,有效解决问题。
3.注重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73
72
9
12.5%
28
38.89%
2
口算能力测评分析
5颗星(优)
(全对)
4颗星(优)
3颗星(良)
2颗星(及)
1颗(不及格)
平均得星
人数
%

%
%
%

%

%
4
48
66.67%
18
25%
5
71.43%
0
0%
1
1.39%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内容
主要成绩
问题及原因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解决问题全对人数为30人,全对率为41.67%。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加强对解决问题的这类问题的训练。解决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所要求的问题与已知条件有什么样的关系,再考虑怎样求出结果。尤其是两步计算题,教学中训练学生从问题找条件的办法或找条件之间的关系求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在面对题目时举一反三,灵活答题。
1、口算;2、笔算
1.口算:全对人数为48人,全对率为66.67%
每天教师会抽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做口算题,讲解易错题的口算方法。通过坚持训练因此,正确率也较满意。
2.笔算:全对人数为52人,全对率为42.22%
在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方法时,让学生明白算理,正确运用算法,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正确率。认真分析每次错误的原因,通过对错误率较多的题目的改正,纠正错误方法。
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日常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概念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是我们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新授中实现书本与生活的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炼方法,这一点在过去做的较多、较好。需要加强的是,在练习设计中沟通书本与生活的联系。减少枯燥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习题,增加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化,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对生活有更多更深入的数学分析和数学理解。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实践操作题全对人数为55人,全对率为76.39%。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根据给定信息涂统计条已经熟练,但在回答问题时会出现错误。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等)
本题出错都在计算方面,第三小题:二年级一班喜欢吃三种水果的一共有多少人?部分学生计算出错,原因为连加运算时出现差错。像这样的问题要训练学生利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并养成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能力培养、解题训练等)
今年的解决问题没有偏难的题,学生没有集中做错的情况。其中有部分同学的错误主要是没有把结果计算正确。主要原因是只重视计算过程没有认真计算。
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在答题的规范上有区别,有些班级单位及答案都没有写,另外两个班级答题较规范。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本学期的期末试卷填空题和判断题中没有较难的题目。其中判断题第五小题,学生做错较多。其余没有较集中的错误,大部分由于粗心而造成。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概念建立、运用等)
判断题第五小题: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1009.有15名学生做错,错题率为20.83%。这道题做错的原因我认为学生应该不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算成了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一位数,总之学生没有静心认真动手写一写。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训练方式、习惯培养等)
1.口算:学生对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出错率比较高,学生容易在口算时忘记退位,教师要坚强口算方法的指导。
2.笔算:笔算错一道的有18人,错两道的有7人。
部分学生的出错原因为:笔算时没有正确进行退位。个别学生由于粗心把题目抄错。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认真仔细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习惯。
在面临一个问题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要我做什么”,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其次要进一步帮助学生自问“我该怎么做”,培养良好的寻求策略的意识,同时对自己相关的知识进行搜检;最后还要引导挑选“哪种方法好”,培养方法最优化的意识。但是,这样的三步,仅仅作为一个解题步骤去灌输是不行的,它是一种思维习惯。应始终贯串于新授的活动过程中,还要在练习中作为训练的重点,帮助孩子如何根据题目的结构和信息选用合理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通过本次的考试发现了一些优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坚持,如: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较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每天训练做口算题卡,注重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计算方法。
通过对试卷分析,有些方面需要改进。
1.注重培养倾听意识和读题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运用能力。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方式和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并不仅仅是审题一刹那的问题,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全对人数和率。测查结果优良的原因分析。
全对人数,全对率为12.5%。
本次的智力发展题其中第二个较难,学生思维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错例、错题人数及错题率(原因分析着眼于课堂教学、训练方式等)
这两道小题第二道题出错较多,出错人数为61,出错率为84.72%。这道题涉及到有余数的除法,学生没有接触过,但仍有部分同学做对了。同时也折射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注重提高部分同学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