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人工挖孔桩围护结构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人工挖孔桩作围护结构的地下框架结构工程。

2.技术要求1、根据施工需要,现场可采用自拌混凝土进行人工挖孔桩护壁施工。

2、人工挖孔桩护壁施工前,通过实验室确定护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3、人工挖孔桩护壁应能承受土压力及地下水的侧压力。

4、人工挖孔应保证桩身直径及垂直度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3.施工工艺流程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主要分为循环开挖并施工护壁、钢筋笼制作并吊装、桩身混凝土浇筑等。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参见下页图3。

4.工序施工要点4.1场地平整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规划人工挖孔桩护壁钢筋、水泥、砂、石及相关机械设备场地,合理进行场地布置。

场地平整应为挖孔桩桩位放样提供条件。

4.2桩位放样场地平整后,精确放样人工挖孔桩桩心。

桩中心可采用木桩上打入钉子等保护措施,桩位放样后,即可进行第一节井圈护壁(锁口)施工。

在桩位外设置定位基准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应由专人负责。

4.3桩孔土方开挖1、当桩净距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

相邻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

2、挖孔由人工从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岩层可用风镐破碎或者爆破施工。

3、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5cm。

4、弃土装入吊桶,用多功能提升架提升至地面,倒入手推车运到临时存碴场。

5、根据地质情况,一边进行桩孔土方开挖,一边进行钢筋砼护壁支护。

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故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每一节护壁的土方开挖深度,避免超挖造成上下节护壁无法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搭接。

6、人工挖孔桩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故桩孔土方开挖也应严格控制垂直度。

7、根据土层及岩层的地质情况,人工挖孔桩每节护壁土方开挖进尺0.5~1.0m。

如遇土质不良,土层自稳性差,则减小开挖循环进尺。

图3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8、开挖时,桩孔内渗水量不大则可用铁皮桶盛水,人工提升排走;渗水量大时,用高扬程水泵排除。

4.4护壁钢筋制安1、每节护壁桩身土方开挖后及时进行护壁钢筋制安工作。

2、护壁应配置直径不小于8mm 的构造钢筋,竖向筋应上下搭接或拉接。

3、上下节护壁竖向钢筋应相互拉结紧密,每节护壁环向钢筋应按照设计间距布置。

4、护壁钢筋应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留设保护层厚度,避免钢筋直接与开挖土体紧贴。

5、锁口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锁口护壁钢筋可制作成倒“L”型,支出挖孔桩范围600mm,同时地面厚度高于地面30cm,可挡住渣土和水流直接流入孔内。

人工挖孔桩锁口结构图参见图4.4.图4.4 人工挖孔桩锁口结构图4.5护壁模板支设1、护壁施工采取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

2、上下节护壁模板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3、通过锁口的垂直方向四个定位基准桩,吊线垂、用水平尺量测校核人工挖孔桩的桩径及垂直度。

桩径允许尺寸误差+5c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

4、护壁模板支设应保证真圆度,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4.6护壁砼灌注1、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护壁的厚度不应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并应振捣密实。

2、护壁砼可采用在现场自拌混凝土。

在工程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为加快施工进度,一般掺加早强剂。

3、应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

4.7护壁模板拆除护壁模板的拆除应在灌注混凝土24h之后,护壁砼强度达到1.2MPa。

每个桩孔一般采用两套模板循环,直到开挖至设计底标高。

模板拆除时,避免损坏护壁砼。

4.8清除桩底虚土与积水、检查持力层挖至设计标高,终孔后应清除护壁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积水。

检查成桩孔径、桩底标高、桩身垂直度、桩位中线、井壁垂直度、虚土厚度、嵌入岩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纪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如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会同监理、设计研究处理。

4.9钢筋笼吊装1、钢筋笼制作方面要严格控制,钢筋笼外径和直线度,主筋搭接、纵横筋交叉点的焊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为便于吊装,钢筋笼一般分两节制作,钢筋笼的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主筋与箍筋间隔点焊固定,控制平整度误差不大于5cm。

钢筋笼4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耳环,控制保护层为5~7cm,钢筋笼外形尺寸比孔小11~12cm。

3、钢筋笼吊装采用2点起吊,保持笼轴线重合。

入孔时,始终需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徐徐轻放,保持稳定,避免碰撞孔壁,一旦遇阻立即查明原因,禁止晃动和强行冲击下放。

4、钢筋笼应提前准确计算吊筋长度,确保钢筋笼按照设计要求就位。

4.10桩身砼灌注人工挖孔成孔后,根据地下水的情况,可分别采取普通砼浇筑及水下砼浇筑。

砼一般采用商砼,根据浇筑形式分别为普通砼和水下砼。

4.10.1普通砼浇筑普通砼浇筑可使用导管法或下串筒的方式。

将导管下至桩孔底2m范围内即可浇筑砼。

边浇筑边振捣,并随着砼浇筑提管。

对于孔深较深的人工挖孔桩,振捣应选配长度适应的高频振捣设备。

4.10.2水下砼浇筑水下砼灌注采用导管法,砼采用水下砼,导管底部距离混凝土面不大于200cm。

水下砼浇筑过程中,注意第一斗砼的封底及浇筑过程中的拔管速度,杜绝断桩及桩身夹泥等质量问题。

4.10.3砼试件制作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制作抗压及抗渗砼试件,并送标养室进行养护。

5.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见参见表5。

表5 劳动力组织表备注:相关劳动力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自行配置。

6.主要材料配置主要材料表参见表6。

表6 主要材料表7.设备机具配置设备机具表参见表7。

表7 设备机具表8.质量控制标准8.1质量控制标准1、桩位放样质量控制标准参见表8.1-1。

表8.1-1 人工挖孔桩平面位置及垂直度质量控制表注:表中L为桩长。

2、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质量控制标准参见表8.1-2。

表8.1-2 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质量控制表3、人工挖孔桩质量验收参见表8.1-3。

表8.1-3 人工挖孔桩钢筋笼质量控制表4、护壁应配置直径不小于8mm的构造钢筋,竖向筋应上下搭接或拉接。

5、上下节护壁模板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6、护壁模板支设应保证真圆度,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7、人工挖孔桩混凝土护壁的厚度不应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并应振捣密实。

8、护壁模板的拆除应在灌注混凝土24h之后,护壁砼强度达到1.2MPa。

9、灌筑桩每灌筑50m3应有一组试块,小于50m3的桩应每根桩有一组试块。

10、桩的静载荷载试验根数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

11、对砂子、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人工挖孔桩尚应检查孔底持力层土(岩)性。

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

1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应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检验。

8.2质量保证措施1、桩孔土方开挖前,桩位应准确定位放样,并从桩中心位置向四周引测定位基准桩。

当第一节桩孔土方开挖完成并安装护壁模板时,必须用定位基准桩来校正模板位置。

在第一节护壁混凝土上设十字控制点,每节护壁模板的安装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检查护壁厚度。

2、桩孔土方开挖时应根据所处地段的地质及水文条件,确定每节护壁开挖深度。

软弱地层应减小开挖进尺,并尽早支护。

3、上下节护壁竖向钢筋应相互拉结紧密,每节护壁环向钢筋应按照设计间距布置。

4、加强护壁自拌砼原材质量控制,加强施工配合比执行情况检查。

护壁砼浇筑过程中,必须振捣密实。

5、钢筋笼制安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施工,焊接及机械连接应保证质量。

6、桩身砼浇筑前,应准确计算导管或串筒长度。

7、桩身砼浇筑过程中,应加强砼振捣部位及振捣时间控制,保证桩身砼密实度。

8、砼试件制作后,应及时送标养室养护。

8.3施工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施工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参见表8.3。

表8.3 人工挖孔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表9.安全措施1、当桩净距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

相邻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

2、挖出的土方必须及时运走,井孔口周边1m范围内,禁止堆放土石方,且堆土高度不应大于0.8m。

3、井孔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0.8m,围栏须采用钢筋牢固焊制,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4、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孔内有人时,孔上必须有人监督防护。

5、孔深挖至超过挖孔人身高时,在桩孔口或孔内装设靠周壁略低的半圆防护板(网),并随着孔深增加而往作业面下引,吊渣桶上下时,孔下作业人员应避于护板(网)下。

6、井孔内必须设置应急时使用的安全绳和活动软梯。

7、井内人员必须乘专用吊笼上下,不得乘坐吊桶或脚踩护壁上下井孔。

8、井孔内外设置对讲机或低压电铃,便于上下联系,确保通讯畅通。

9、井底照明须用低压电源,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或安全矿灯。

10、当孔深大于5m以上时,应向孔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采用鼓风机从地面向孔内送风方式。

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危害。

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意观察桩孔下人员情况,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11、当地下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地下渗水量较大时,吊桶满足不了排水,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抽水。

作业人员必须离开井孔,严禁人机同坑作业。

随时观察井壁变化,遇到险情,全部人员应立即撤离井孔。

12、孔内实施爆破时,严格按照设计控制药量,及布眼。

井下全部人员必须从井孔内撤离;划定安全距离,设置警戒哨,闪电雷鸣时禁止装药、接线。

施工操作时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爆破后向孔内强制输送清洁空气,排除有害气体,待有害气体排完后方可下井。

13、孔内人工凿岩时,必须戴防尘口罩。

14、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遵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的规定。

15、孔内提升设备必须经常性检修维护,保证设备能够运转正常,机架、钢丝绳、绳卡、吊钩、吊桶、吊笼等,不得带病作业。

16、孔桩开挖应交叉进行,正在开挖或已成孔而尚未浇灌砼的桩孔其5m半径范围内不得同时开挖其它桩孔。

17、为了预防有害气体中毒和孔井内缺氧,每日开工前必须先检测或放鸟等方法测试,如不符合要求应先通风充氧,符合要求方准作业。

18、认真留意孔内一切动态,如发现突水、突泥、护壁变形等不良预兆以及有异味气体时,应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19、在施工中途抽水后,必须先将地面上的专用电源切断,作业人员方可下孔作业。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