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字词的积累和运用

中考语文字词的积累和运用

初中语文教材基础篇目中的重要词语必须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并能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或作用。

[考场回声]中考对汉字的考查主要内容有:①汉字的识记量;②汉字的规范书写;③对错别字的判断;④对错别字的改正。

热点题型有:①给汉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②对错别字的有无进行判断并作出相应的选择;③对所给词语中的错别字进行识别并改正;④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使用。

下面是近几年来出现在各地中考卷上的关于汉字这一知识点的考题:南京卷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应和.( ) ②安然无恙.( ) ⑧寂mò①huǎng 然大悟湖北襄樊卷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A.堂吉诃德是一个时时刻刻都想与人角.(jué)斗的角.(jiǎo)色。

B.这样走,可以省.(shěng)却不少时间,小胡也可顺路回乡省.(xǐng)视双亲。

C.三年来,张老师总是设身处.(chǔ)地的处处.(chù)关心我们。

D.国力强.(qiáng)大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总是强.(qiǎng)词夺理,独断专行。

词语的考查目前仍是“语基积累运用”板块中的试题大户,主要测试考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具体考察要求:①能正确书写词语;②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课本中重要的词语(包括常用成语);③能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④能辨识常用词语在语境中的感情色彩,并判断其临时转化的现象。

1、辨析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

“他损坏了公物”“他毁坏了公物”“他破坏了公物”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

2、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如“爱戴”用于对上(周总理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爱护”用于对下(老师爱护学生)。

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3、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

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

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交换礼物或意见),“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经验)。

4、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

如“爱护”,指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

5、辨析词语的语体风格。

如: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说明文体与文学作品用语的区别,新闻语体与一般书面用语的区别等。

下面考题中的第一道选择题就是考查书写的,错误类型就是同音字和形似字的误用;第二道选择题主要考的是同义词的辨识。

四川卷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曲径通幽不计其数热枕恬静B.小心翼翼行云流水敬佩魅力C.抑扬顿错精益求精淘汰祈祷D.锐不可当可歌可泣侧隐辍学江苏淮安卷依次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①大陆、台湾血脉相连,期盼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

②最近,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③建立一个短期有人照料、长期飞行的小型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又一个飞天梦。

A.心愿取消自由B.心愿取缔自主C.心思取消自主D.心思取缔自由[妙题解说][题一]福州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工整地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4分)(1)星光结构(3)..[解说]本题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和读音。

书写要特别注意形近字,如“烁”字。

近几年来中考中,对汉字的书写还特别强调规范,比如像这道题就要求写在田字格中,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答案](1)闪烁 (2)匀称 (3)xù (4)hè[题二]苏州卷下边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他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忍俊不禁耐人寻味销声匿迹稍纵既逝寻根究底同舟共际杳无消息海枯石烂嘎然而止锐不可当根深底固岿然不动[解说]此题解答时要给所给的每个成语仔细辩识,尤其注意有同音、形似的地方,尽量把字型和字义结合起来,做到“依义定型”,准确判断。

既——即,因音似形似而误用。

际——济,因音同而误用。

嘎——戛,因音似形似而误用。

底——蒂,因音似而误用。

[答案]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臭名昭著渊搏迥然不同矍铄B.众志城成涉猎俏无声息奢侈C.麻木不人憎恶张冠李戴狡洁D.潜滋暗长坚韧与日俱增魁梧[解说]A项“渊搏”应为“渊博”。

B项“众志城成”应为“众志成城”,“俏无声息”应为“悄无声息”。

C项“麻木不人”应为“麻木不仁”。

[答案] D[题四]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应填的一组词语是()①岫岩古称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到汉代以前。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A.回溯步子但是场所B.上溯步伐但是场合C.回溯步子因为场所D.上溯步伐因为场合[解说]本题考查的是对词义的比较辨识。

“上溯”的意思是“从现在往上推(过去的年代)”,而“回溯”就是“回忆”的意思,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以排除A、C。

“步伐”是书面语,“步子”是口语,显然应该选择B。

当然,从③看,上下文构成转折关系,或比较④的两个词,也只能选择B。

[答案] B[题五]天津卷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____然他已经丧失了明____是非的能力,那么____使跟他争____得面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

A.即辩既辨 B.既辩即辨C.既辨即辩 D.即辨既辩[解说]此题中“既”常和“然”搭配成固定关联词语,这里与后面分句中的“那么”构成因果关系;“即”常和“使”搭配成固定关联词语,这里与后一分句中的“也”构成假设关系。

“辨”具有“分辨”、“辨别”的意思,符合“明辨是非”这一语境;“辩”具有“辩解”、“辩论”的意思,符合“争辩得面红耳赤”这一语言环境。

[答案] C[题六]给下列句子的空缺处选择正确的词语()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__的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

A.暴发抚养盈利 B.暴发赡养营利C.爆发赡养盈利 D.爆发抚养营利[解说]这道题是要求考生为句子的空缺处在四个备选大案中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它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适用对象及感情色彩的能力。

①“暴发”指突然发财或突然发生,一般用于贬义,或山洪发生;“爆发”,多于通过外力激发而产生的,如火山、战争、力量、情绪等方面。

②“抚养”,爱护并教养,适用对象是长辈对晚辈;“赡养”,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根据语境,应选“赡养”。

③“盈利”,获得利润;“营利”,谋求利润;这里说商业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利润的,应选“营利”。

[答案] B[题七]北京海淀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A.触目伤怀.(心)不毛.之地(草木)B.姹紫嫣.红(娇艳)拍案.而起(桌子)C.感慨良.深(很)无边无垠.(边际)D.深恶痛.绝(痛恨)惟妙惟肖.(巧妙)[解说]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中某个关键词含义的理解,一般情况下,被考查的词对于整个词语含义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答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应注意理解它的字面意义与实在意义的内在联系。

当然,还可以从成语结构特点出发,借助内部相关的语境信息帮助理解。

这是一道错选题,D项中的“惟妙惟肖”的“肖”应是“相似”的意思。

[答案] D[题八]青海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解说]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与使用,是一道正选题。

解答好此类题关键在于考生对选项所涉及到的词语的含义要掌握清楚。

其次应把释义放到成语中检查,看是否切合规定的语境。

此题A、B、C三项中的词语从感情色彩、语义轻重等方面去判断都不切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答案] D[题九]四川在下面文字中横线上依次应填上的一组词语是()下夜,____青蛙的田地。

当暮色的帘子拉下时,当人们____地坐在沙发椅山来欣赏电视时,那____了一天的青蛙们,便伸了伸懒腰,开始了它们的____。

A.原是愉快休息运动B.应属疲惫憩息活动C.应属疲惫憩息劳动D.应是疲劳玩耍活动[解说]这道题是要求考生为句子的空缺处在四个备选大案中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它不仅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还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

就解题而言,还要求考生做到:①快速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②根据所给句子描述的情境,准确推敲备选的词语,比较其细微差异;③将每个词语先后对号入座,最终做出正确选择。

[答案] B[题十]2002 兰州下面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踩气球的游戏..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②有的人发明了火箭;有的人无所事事,游戏..人间。

B.①读名著,第一遍最好很快地读完;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

②他刚放下碗,嘴里还咀嚼..着什么。

C.①杨二嫂手提包袱..回娘家。

②李小明期中考试没考好,老师叫他放下包袱..,争取期末考出好成绩。

D.①被顶撞一下,甚至她发一顿火,他并不计较..。

②我现在不跟你计较..,等你消气后再谈。

[解说]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准确把握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含义。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知道多义词都有一个基本义...,通过这个基本义的比喻用法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是比喻义...,在基本义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意义是引申义...。

其次,要准确理解出被考查的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赋予它的特定意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题A项①中的“游戏”是指娱乐活动,②中的“游戏”是指玩耍。

B项①中的“咀嚼”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②中的“咀嚼”是指用牙齿磨碎食物。

C 项①中的“包袱”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②中的“包袱”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

D项中的两个“计较”都有“争论、争辩”的意思。

[答案] D[综合训练]1、请将下面一首七言绝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右边的方格内。

(2004 深圳)Array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给加点的字注音(四个中任选三个完成)。

(2004 宁德)颓.唐鞭挞.修茸.寥.落3、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2004 北京大兴)A.称.心(chèng) 酝酿.(rǎng) 着.陆(zhuó) 懊.悔(ào) B.驿.站(yì) 炫.耀(xuàn) 提.防(tí ) 修葺.(qì)C.教诲.(huī) 较量.(liàng) 寒颤.(chàn) 魁梧.(wǔ)D.贮.藏(zhù ) 归省.(xǐng ) 鄙.夷(bǐ) 庇.护(bì)4、没有错别字的是()(2004 北京大兴)A.潜滋暗长旁溢斜出不毛之地安然无恙B.麻木不仁见异思迁不屑置辩高官厚禄C.嗟来之食拍案而起横眉怒对莫不关心D.踉踉跄跄亲差大臣沸沸扬扬人生鼎沸5、下面的句子中有两个用错的字,找出并改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