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使老年人平安度过严冬肺部感染性疾病冬天是“感冒”高发季节。
感冒由病毒引起,在感冒之后可因抵抗力下降而继发细菌感染。
因此,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纤维化等诸多肺部慢性病,往往会在“感冒”后加重,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吐痰增多、咯血不断、喘息、心慌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此时必须去医院就诊。
所以,冬季老年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是重中之重。
防犯风寒侵袭·足部防寒寒从足下生。
老年人在冬季不要只顾添加上衣,却忘了下肢和脚的保暖, 要知道下半身受寒冷亦可引发感冒。
另外,老年人从室温较高的屋子外出时,要设法避免寒气的突然刺激。
·避穿堂风把屋子南北(或东西)朝向的窗户同时打开,就形成了“穿堂风”。
相对来说,对流风的风速较大,气温更低。
年老体弱者在有穿堂风的屋子里休息更易受寒。
所以,冬季开窗通风时,老年人(特别是患有肺部慢性病者)最好是到另外的房间里暂时休息,通风完毕待室温回升后再回来。
居室内要每日定时通风,通风时间长短可依室外气温来定。
·外出防风众所周知,冬季防风的方法是戴帽子和口罩,但常常忘了对颈部的防护。
要知道,老年人颈部长时间受寒风直吹也会引起感冒,所以当外出时要戴好围巾。
更重要的一点是,只要戴围巾就得天天坚持,一直到春暖花开,如果忘记戴,必引来麻烦。
躲避病菌侵袭·少去公共场所公交车里、商场、超市、会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由于人多,室内空气质量差,细菌、病毒浓度高,很容易使人感染。
在冬季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去这些场所。
如果非去不可的话,应戴上口罩。
口罩用一次后还需煮沸消毒以备再用。
·远离感冒患者主动躲避“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尤其是咳嗽者。
这些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把病毒、细菌散布在空气中,若近距离接触被感染机会大增。
·注意洗手感冒是空气传播的,但与感冒患者握手等亦有被传染的可能,这个途径还未被人们关注。
因此,经常洗手也是预防感冒的措施之一。
·避免劳累冬季外出活动受限,有些老人就在通风不佳的屋中长时间打麻将,有的还边玩边吸烟。
这些老年人极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在室内活动要注意通风,活动时间不要太长。
·远离吸烟长期吸烟,可导致气管、支气管黏膜发生水肿而致管腔狭窄,影响呼吸,同时也使抵抗力下降。
有“老慢支”的人在冬季旧病很容易复发,若仍不戒烟,病情会更严重。
·重视排痰老年人肺部感染后,痰液中的病菌浓度很高,因此必须及时排出脓痰。
对于年老体弱不能自己排痰的患者可采取以下办法:①家属定时给患者拍背、翻身,或将上半身抬高;②护理者用右手两手指压住患者的喉头下半,令患者做咳嗽动作可促痰排出;③雾化吸入,一日多次雾化吸入有稀释痰液的作用,如果雾化液中需要添加药物,则要由医生决定。
提醒:休息、防寒、锻炼,三招预防感冒预防感冒的方法是注意休息、防寒、体育锻炼,特别要加强耐寒锻炼。
一旦感冒,要及时服药,多做户外体育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感冒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疾病,故平时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必要时要给家中空气消毒。
冬季如何预防肺炎首先,应当从平时做起,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慢跑等,这不但可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功能,还可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增强对气温骤变和寒冷和适应能力,也可多做深呼吸及扩胸运动来增强肺功能。
锻炼身体时应避开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可在下午较暖和的时间进行,避免给呼吸道带来额外负担。
其次,防寒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饮食上注意营养搭配,适当多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水果、蔬菜和滋阴润肺的食品。
改善居室环境:在冬季,人们为了御寒而将门、窗紧闭起来,再加上取暖设施的使用,致使室内的空气干燥、污浊,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控制室内温度同时,应注意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
感冒无疑是冬季最容易发生的疾病,为了杀灭室内空气中的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病毒,专家推荐了一个便于操作的方法——醋蒸消毒法。
我们不出去的话,可以用点食醋熏蒸,就是把醋加点水,放在铁的容器里面,用酒精炉或者其他火源烧一烧,醋的蒸汽有助于空气消毒,也可以避免感冒老年人冬季养生四法一、养肾法。
中医认为,肾主水属冬,因此每当冬季来临,寒风刺骨,冰天雪地之时,正是保养肾气的最佳时节。
冬寒应如何做好养肾护精呢?一是辩证用膳,以补精温肾。
补肾应针对肾阴、肾阳虚衰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法。
肾阴虚者,常见肺热、咽噪、腰膝酸软、耳鸣头晕、舌质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肾阳虚者,常见有畏寒肢冷、神疲萎顿、腰酸耳鸣、舌淡胖等症状,应选用肉、茸、补骨脂、益智仁、肉苁蓉、肉桂等。
二是坚持按摩、以祛乏护肾。
可采用以下两种按摩方法:(1)搓擦腰眼:两手搓热、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
“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带脉,增强肾脏的功能。
(2)鸣天鼓耳:两手掌紧贴两耳,压紧外耳道,然后以中指和食指交替弹击后脑,每日2次,每次30次以上。
“肾开窍于耳”,此法则护肾益耳。
三是节制色欲,经精保肾。
《寿世保元》中说:“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欲,伤其肾精。
”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流失过多,会有碍“天命”冬属水,其气寒,主藏,故冬天以养精气为先,对性生活有节制,有益于健康长寿。
二、养体法。
冬季应加强体育锻炼。
冬季锻炼不宜起得过早,宜在太阳出来时,作活动量较大的动作,如慢跑等,微汗出即可。
老年人在入冬前应加强室外活动,如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
每天坚持冷水洗脸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自我保健。
每天坚持按摩迎香、太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三、养眼法。
老人干眼病因是气血虚衰,无津上润所致。
冬季环境干燥,破坏滋润眼球的泪膜形成。
而角膜减少供养,失去保护,就导致了老年人干眼病的发生。
老年人预防干眼病,就应减少看电视时间,每晚不超过1-1.5小时;改善环境,防止干燥;按时做眼保健操,用眼时,增加眨眼次数,避免强光刺激,间时闭眼休息片刻;多饮水,多吃水果。
四、养食法。
老年人除药膳进补外,还应多吃豆类、鱼类、海产类食品。
如多吃鱼类对老年人养生就很有好处。
由于鱼脂肪里含的DHA,是促进大脑发达的最高物质。
DHA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脂肪酸,金枪鱼、松鱼、乌贼等鱼类中含有量多,而牛肉、猪肉脂肪中则没有。
人脑约50%是脂肪,其中10%是DHA。
老年性痴呆症的增加,因为大脑中的DHA物质逐渐减少造成的。
但多吃鱼类可补充DHA,从而可预防痴呆。
金枪鱼、松鱼等的眼睛尤其引人注意。
因其眼珠周围的眼窝脂肪含有高浓度的DHA,它不仅保持大脑年轻,且能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
另外,印度尼西亚老年医学专家萨默博士提出在冬季老人增加服用含有服用维生素A的食品,可使老年人死亡率减少65%左右。
另外,美国科学家经动物试验得出结论:维生素A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在老人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冬季,给老人相对地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显然对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大有裨益。
维生素A属胆溶维生素,具有保温祛寒作用,且能增强老人抵抗力,使老人少患感冒、冻疮等病。
冬季养生,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作用。
中医养生学认为,适应四季阴阳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并总结出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的理论。
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生物处于冬眠阶段,以养精蓄锐,适应明春之生机。
故中医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
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奶气,日出而做,以避严寒,求温暖。
现代医学也认为,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 应注意防寒。
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
脚要保暖,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
总之,冬季宜养藏为本,强肾助阴,以顺应自然,御寒健身。
2.饮食调摄,科学合理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补心气、固肾气。
饮食宜温热,但不可过热。
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
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
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
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
阴虚之人应适当多食些羊肉、鸡肉、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
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晨起或睡前叩齿50下左右,舌在口内左右转动各5圈,鼓漱40次左右,分二三次咽津液入丹田。
调息入静后,再练吹字功40次左右。
吸气时两手经腰后上提至胸前、耸肩,呼气时念吹字(不出声),提肛收腹,脚趾抓地,两手由胸前落至膝,屈膝半蹲。
然后,双手攀足,站立或直腿,双手下按足背或抓脚趾,稍停,反复慢做10次左右。
再搓腰50-100次,最后倒退走半小时左右。
也可学打太极拳或拍打功、疏通经络功等;或做慢跑、散步、滑水、跳绳、球类等到运动项目。
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
在冷空气中活动可增强神经调节机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锻炼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
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老年人冬季饮食调养中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在隆冬季节,对于高压低温气候的调节适应能力,远比青年人为差,容易影响体内平衡,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种种不适或疾病。
因此,在注意生活起居等方面养生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饮食方面的调养。
一、饮食结构冬季要适当进补,适量摄取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瘦肉、奶酪、豆浆等,以增加体内热量,增强抗御风寒的能力。
冬季有色蔬菜品种不多,往往造成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而要食用绿色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患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更应该多吃些高纤维素的蔬菜,如豆类蔬菜等。
对于辛辣的食物,如大蒜、洋葱等也可酌情多吃,有助于降低血脂。
晚餐要适当喝些菜汤或稀粥,以防止夜间血粘度增高。
二、食物品类肉类可选牛、羊、鸡、鱼等富含动物蛋白的品种;油脂类以植物油为主,如花生油、菜子油等,对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
动物脂肪在冬季可少量食用;果品类可选用核桃、大枣、板栗;蔬菜类可选用紫菜、香菇、海带及绿色蔬菜;饮料可选用豆浆、牛奶、清茶等。
上述品类要合理搭配,切忌食粮过饱,或暴饮暴食。
三、酌情选食老年人每至冬季常常出现皮肤干燥搔痒,或夜尿频多等等现象,在饮食方面可酌情进行选择。
如预防冬季搔痒症可多吃具有润肤除燥的食物,如鱼、鸭、鸡、瘦肉、百合、萝卜、大枣、芝麻、核桃及新鲜蔬菜,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不喝浓茶等等;防止夜尿多者,可多食些富含维生素A或适量含糖食物(如水果),限制食盐和水分的摄入量,特别是晚餐不宜过量吃流质食物,避免饮茶喝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