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育种技术
辐射育种
通过电离辐射,使山 药产生一些有利变异 ,以改良性状。
地方品种选择
地方品种对当地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 性,选拨出的优良品种一般不需要经过生产 鉴定即可推广。
很多学者在药用植物中“南药北移““ 北药南移”以及“野生变家种”的潮流中为 山药的引、育种作出了很大贡献。 选择地方品种的目的:一是从自然变异 植株中,选育新的品种;二是退化的品种结 合提纯复壮。
原产墨西哥,薯蓣皂苷元含量较 高(3.6%),在中国西双版纳引种 成功的菊叶薯蓣的生长发育进行 了研究 ,为中国引种国外薯蓣 植物开辟了良好的开端。
——郑慧兰.菊叶薯蓣生长发育的研 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6,12(1)
国外品种引进
杂交育种
一般采用有性杂交的方法,正 常情况,山药栽培品种很少结 种子,需利用人为方法,创造 山药结种的条件或者利用野生 种结种的特性,进行两个品种 以上的杂交。 对杂种后代进行精心培育和选 择,创造出山药新品种。
圆筒形变种 包括白肉品种群和紫 红肉品种群,包括浙江瑞安红薯,广 东大白薯,龙南白薯等;
包括浙江瑞安真薯,江西瑞昌山药 ,陕西棒山药,江西龙南山药等。
棒山药变种 棒山药品种群,
扁块形变种 包括白肉品种群和紫红 肉品种群,包括广东葵薯、耙薯,南城 脚板薯等。
田薯
较多。该品种生长势较强,茎蔓右旋、紫色,圆形,长2.5-3.0m,多分 枝。叶片绿色,基部乾形、缺刻小。块茎圆柱形,一般长10-17cm,表 皮浅褐色,密生须根,肉白,质紧,粉足,久煮不散,并有中药味。
样要求胶质含量少,黏液质含量 多,肉质细嫩,适口性好,风味佳
药收获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山
药育种上要考虑便于机械化收获
长势旺,单株块茎重,长度适中,整齐一致,便于栽培,适宜密植
块茎外观整齐优美,粗细均匀,皮色浅
黄,适宜包装、耐储、便于机械化收获
一
五
干物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适
口性好,风味佳
优良的
铁棍山药 为河南省的地方品种,在河南博爱、沁阳和陕西华县种植
该品种生长势中等,茎蔓绿色,圆形,长3-4m,有分枝。叶片绿色, 基部乾形、缺刻中等。肉极白,肉质细腻,纤维较多,有甜药味,烘烤 后有枣香味。
大谷山药 原为山西省太谷县地方品种,后引种到河南、山东等地。
——URL:/p-682280965.html
杂交的方法 亲本的选配
(1)两亲本的生态型相差较大,具有亲和力,能够正常结种子。 杂交的方式有单交、复合杂交、回交、混合授粉等。 (2)珠芽的多少,以块茎为主产品的育种,应选择珠芽较少或没有的亲本。 (3)块茎的长、粗度、质量和品质,一般选择块茎长、粗度适中、产量高、品质好的亲本。 (4)选择生长势强、抗逆性强的品种作亲本,两亲本应具有最多的优良性状和最少的不良性状。
辐射育种
山药常用的射线有X射线和r射线
(1)X射线波长较短,穿透能力强,破坏性较 大,在应用时应小心注意;r射线为60Co。 (2)主要处理休眠的块茎和珠芽,处理剂量范 围为 10000-20000 伦琴;经处理的材料,通过 选择培育出新品种。 ——URL:/p-678075772.html
THANKS
G O O D B Y E
白薯
目前山药的栽培品种很多,其中大部分为菜用,上面为一些山药的栽培类型。
——蔡金辉 严浙子 黄晓辉等,山药品种资源的分类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家山药
长山药变种 分为浅裂三角形品种
长柱形变种 分为白肉品种群和淡黄肉品种 群,包括浙江瑞安大白薯和广东藜洞薯等;
群、深裂三角形品种群和长心形叶品种 群,包括日本白山药,河南茯山药,山 东粗毛山药等;
台湾、海南、广 东、广西、云南、 贵州、江西、福 建等地区
辽宁、吉林、河 北北部,内蒙古 的东部地区
西北干燥区
新疆、甘肃和内 蒙古的包头地区 单击编辑标题
华中区
东北区
63%
山药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根据气候条件和山药生产的特点,可将我 国划分为五大山药栽培区。
淮山药 河南铁棍山药
南城脚板薯
普通山药 小白嘴山药
山药繁殖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即芦头繁殖法 和零余子育种繁殖法。
——URL:https:///view/94a76a83ec3a87c24028c4b5.html
引种
加大国内块状山药地 方品种的引进,引种 国外薯蓣植物。
杂交育种
一般采用有性杂交, 正常情况,山药栽培 品种很少结种子,需 利用人为方法。
近几年山药的种植面积一直都在稳步增加,到2006年全国山药种植面积 已经超过6167万hm2 ,而且,没有任何减退的迹象。
——高国栋 赵冰,中国山药产业现状浅谈.作物研究 2007年第3期
华北区
山东、山西、河 南、河北、江苏 北部、安徽北部、 陕西等地
长江流域、淮河 流域和四川盆地 等广大地区
华南区
二
山药
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生育期适中.在 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即能丰产、稳产, 又不影响其他作物的生长.
四
三
根据不同地区的病虫害情况和生态条件 具备不同的抗逆性
04 主要育种技术途径
零余子-山药在地下部分形成块茎的
山药为雌雄异株植物,种子不易发芽,故其 营养繁殖能力较强,生产周期1-2年;
同时,在地上部叶腋间着生很多的零余 子。零余子是腋芽的变态,也即侧枝的 其腋下的零余子、地下的块根及茎都能繁殖 新个体,零余子及地下块根成活率最高; 变形,称为地上块茎,也叫气生块茎或 株芽,普通称为山药豆。
药用价值
02 栽培品种分类与种质资源
(1)山药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人工栽培 历史,但种植面积一直不大,主要作为中药出售, 商品化程度很低; (2)山药在全国范围的大面积栽培,始于近 十年,特别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之后,山药生 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3)近几年来,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 、山西等省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鲜山药出 口基地,年出口鲜山药在500万kg以上。
育种技术
成员:XX XX XXX
汇报人:XX
山药概述与起源
栽培品种分类与种质资源 育种目标 主要育种技术途径
01 山药概述与起源
山药,又名薯蓣、土薯、怀山药、光山药,为
百合目薯祯科薯蓣属、多年生宿根性缠绕草本。山 药块茎洁白、细脆,是营养价值丰富的蔬菜。南方 诸省以食用山药为主,药用山药以种植于河南省北 部、山西省中南部的太谷山药、怀山药为代表。 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胡萝卜素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淀粉酶、自由 氨基酸、胆碱及薯蓣皂苷等,粘液中存在甘露聚糖 和植酸成分,还富有钙、镁、铜、碘等微量元素。
起源和药用价值
山药起源
原产于温带,且食用历 史悠长,目前被各地广泛 栽培作为菜药兼用作物。 我国是山药的原产地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山海 经》有记录“景山,北望 少泽,其草多薯蓣。”
味甘,性平,可健脾益胃 助消化,降低血糖,延年益
寿。对于治疗食少脾虚、长
期腹泻、肺虚喘咳、肾功能 滞后、尿频、易体虚发汗等 症状是上等滋补中药之一。
03 山药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优质、稳产、早熟
块茎产量高,山药的产量 由每667平方米株数和每 株茎块重两个因素构成. 抗逆性强,稳产性好,山药的生 育期长,必须具备抗病虫为害和 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
产量 品质
包装、耐储,便于收获 山
高,营养丰富,便于人体吸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