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遥远的距离”为题的作文写作指导

“最遥远的距离”为题的作文写作指导


列提纲 入模式
立好框架的标准有四条 一是“三论”完整;(即“引论”、“本论”、 “结论”) 二是层次分明 三是衔接自然 四是首尾呼应
议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思
一、确定题目 (论述的问题或论点) 二、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 三、围绕论点确定几个论据 (包括道理论据以 及与之相配套的事实论据) 四、确定论据之间的连接方式 (使读者更能清 楚地看清文章的论证脉络,条理清楚) 五、确定结论,即如何收尾。

君不见多少夫妻,在年轻时共同奋斗,同甘共苦, 事业有成,生活条件好了却因些许小事伤了感情,同床 异梦,互相猜忌,甚至走上离婚的道路,给子女造成极 大的伤害。夫妻虽在一个家,心与心的距离有十万八千 里,哪有幸福和睦可言。看牛郎织女分处天河两岸,互 相遥望,互相思念,虽然距离遥远,心与心的距离那叫 亲密无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愿 世间的夫妇,互相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自 由,那么心与心的距离才会缩短,心灵的隔阂才会破除, 家庭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 君不见大陆与宝岛,中间只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 却成了两岸最遥远的距离。由于两岸历史的原因及意识 形态的不同,两岸的中国人天隔一方,亲人不能相见, 兄弟妻子离散。白发人死不瞑目,黑发人熬成白发人。 站在大陆望台湾,站在阿里山上遥望大漠边关,望眼欲 穿,涕泣涟涟。这种人为的原因将大陆与台湾分隔开来, 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心理上一道深深的伤痕。有幸胡锦 涛主席与连战主席一握手,“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 笑泯恩仇”。大陆与宝岛的距离不再遥远,“三通”使
• 扩展思路 • 时间距离 与历史的距离 与未来的距离 • 空间距离黄金分割 天涯变咫尺 一米阳光 长征:记三年的十公里 一步之遥 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 • 心理距离拉近心灵的距离 和烦恼保持距离 • 与幸福相距咫尺 距离远了,爱依然存在 • 幸福刻度尺 心灵零距离 • 距离产生美 都是距离惹的祸 • 对门的距离有多远 远在天涯,近在咫尺 • 爱让距离如此近 雷锋离我们有多远 • 最远的距离,最近的爱 你好,零距离 • 感受距离,感受生活 与梦想的距离 • 天涯海角爱相随 距离≠疏远 • 爱,永远没有距离 距离,只差一点点

亲人之间、爱人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让人们 心灵距离如同隔着鸿沟;世界上还存在种族歧视, 还存在民族偏见,还存在宗教争端,这些东西让 人们的心灵距离变得遥远,进而产生信任危机。 中国的儒家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提倡包容, 由此才能和谐。我愿曾经互相仇视的种族握手言 和,愿冲突的枪声化作和平的爆竹,让袭击的炸 弹化作欢庆的礼炮。化干戈为玉帛,铸剑为犁, 用心、用爱去拉近他们的距离,。
审题立意
• 第三——素材大比拼 • 一、 自然地理角度所想: • “乡愁,是一片海;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台湾诗人余光中略带忧伤地诉说着。大海啊,你可知道 你不经意间造成了母子分离的痛楚?你可明了众心盼归 的愿望?“我要回来”的呼喊你又可曾听见? • 面对着这片阻隔着祖国大陆与台湾的海,面对着这 地图上一块小小的蓝,我深深地被震撼到了,不仅是身 体,更甚是灵魂。统一,民心所向,但更以强盛的国力 作坚实的后盾。我们发奋图强,吾力强吾国,相信总有 一天,当我们再一次面对这片大海时,我们会自豪地呼 喊:“大海,我们越过了你,母子已经零距离!”
• 范文
• •
谈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 而是 我站在你的面前 /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泰戈尔的 诗让多少恋爱中的男女痴迷。泰戈尔的诗最起码说出 了一个道理:人与人心灵的相隔才是世界上最远的距 离。 • 君不见多少少年因与父母不和而离家出走。“代 沟”是大家熟悉的一个词汇,这道鸿沟横亘在父子母 女两代人中间,而使家庭失去欢笑和谐。父母希望儿 女好好读书,有一个好的前程。而孩子却以为父母年 老观念陈旧而对父母的苦心置之不理。他们放浪形骸, 出入网吧歌厅,参加派对。以为这就是时尚,这就是 玩酷。父母心急如焚,儿女我行我素。虽为一家人, 但心得距离却相隔千万里。劝诫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少 年,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你不是奥巴马,扭转不了 乾坤。父母是过来人,句句是良言听从父母的话,多 理解父母的苦衷,让你的心紧贴父母的心,让你的心 靠近父母的心,让他们欢笑,让他们欣慰。
以“最遥远的距离”为题的作文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 第一——理清题目内涵 这个题目包含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陈述 的对象分别是什么?用简练的语言简述你 所联想到的内容
“最
遥远 的
距离”
遥 远
远 近
• • • •


• •
白云飘拂的天尽头,那里应当叫做远; 彩蝶飞舞的窗外,这里无疑应当叫做近; 远就是远,近就是近,这是不容混淆的。 远和近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洋彼岸可谓远也,然而 一部可视电话使亲人如在眼前;同室同床可谓近也, 可是同室操戈、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大陆与台湾 仅一条海峡相隔,可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了50年还 未能走到一起。 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 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王勃唱出了“海内 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绝唱,现在几小时飞机就 到了。 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 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 的隔膜; 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 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近亦远,远亦近,远近相通,远近互变
10
论点论据并列式结构
一、提出问题—论点 二、分析问题--论证
人心与人心之间的距离
分论点一: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对比论证 分论点二:爱人与爱人间的距离 泰戈尔的话
引证法
分论点三: 朋友与朋友之间是有距离的。 道理论证
三、解决问题---拉近距离
需要理解来冰释
需要坦诚来消融
需要真诚来缩短
四、结论——再次强调论点 有了爱,亲情 、爱情、 友情,才冲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最远的,但可以是最近的。我 希望看到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因获得爱而流露的幸福的 11 微笑!
距 离
• 包括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 心理距离与空间距离不一定成正比,心理 距离折射出人间情感。 • 距离的远近决定于人们的亲疏程度。 • 距离产生美,距离可以调节人际关意
• 第二——整合立论角度 • 1、地理自然角度构思 • 空间广博,宇宙浩瀚,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以表 现人类的聪明智慧可以战胜一切阻隔,创造美好世界。 • 2、人生社会角度构思 • 此心到彼心,此人到彼人,虽气息相闻,却形同陌 路。探究这种现象存在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寻求解决之 道,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 3、历史现实角度构思 • 人类从现实回溯亘古久远的历史,探究远古文明 如何穿越时空,文明之光如何映照后人,思考文明无界, 人类共享的问题 。
• 二、 人类社会角度 • 当我们和父母发生争执,抱怨父母和我们之间的代 沟越来越深时,你是否觉得我们和父母的距离远了?可 是,我们每天上学出门前父母那一声叮咛,夜晚挑灯苦 读时桌上的那一杯牛奶又是否被我们忽略? • 原来那最远的距离,最深的代沟里蕴含着的却是最 近的关怀和最深的爱。 • 海伦凯勒盼望着三天的光明,虽然她什么也没有等 到,实现梦想的距离遥不可及,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埋藏 了希望的种子,那棵希望的种子拉近了她与梦想的距离。 • 古老的地坛在四百年里等待史铁生的到来,尽管史 铁生再也摆脱不了轮椅的束缚,再也登不上那渴望已久 的地坛,他与地坛很近又很远。但就在这段最近又最远 的距离里他悟出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于 是他有了活下来的勇气。 • 距离,因为有了人的理解,才觉得有了生机;因为 有了人的希望,才觉得有了美丽;因为有了人的勇气, 才觉得那不是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