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考核类别:考查适用对象:全日制本科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16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人体工程学》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通过对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心理、生理研究,实现人-机-环境中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
通过对人体结构进行细致研究,进行服装设计,使服装真正全面的服务于人。
二、课程教学要求
这门课程是服装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人体构造组成,使服装设计遵循人体部位尺寸的基础上,还要考虑面料、气候及功能等诸多要素需求,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协调配合,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锻炼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三、先修课程
无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人体结构,总结人体变化规律特征,到人体尺寸的确定,服装面料的研发及功能性服装设计特点和发展阶段等内容。
利用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设计训练。
难点:人体服装结构的放松量的确定方法及体型变化分析,服装
压及压力的舒适性研究,及着装温度研究内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本课程理论和实践并重,课堂教授和课内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上课形式主要是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讲解,以实例的方式展开各知识点,使学生更直观的接受所学内容。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及定义;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3)人体工程学的因素分析。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2)难点:人体工程学研究考虑因素。
第二章人体静态测量方法及标准(2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体静态测量方法概述;
(2)人体静态测量;
(3)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概述。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人体静态测量方法和人体净尺寸的确定。
(2)难点:非接触式三位人体扫描的应用。
第三章人体动态特征及服装形变要素(2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体体表运动形变;
(2)服装形变与形变要素。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人体运动体态变化量。
(2)难点:服装放松量的确定。
第四章服装号型规格的制定(2学时)
1.教学内容
(1)我国服装号型规格标准内容;
(2)服装规格尺寸制定;
(3)服装示明规格。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服装号型系列及示明规格。
(2)难点:号型规格制定的定样分析。
第五章服装人体工程与面料(4学时)
1.教学内容
(1)面料的舒适性研究;
(2)面料色彩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作用;
(3)高新技术面料的发展;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面料色彩及服装舒适性研究。
(2)难点:服装压及压力舒适性研究,环境气候与服装间气候的研究。
第六章服装与人体的防护功能设计(4学时)
1.教学内容
(1)防护服装特殊性能与设计;
(2)防护服于人体保护实例分析;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防护服装功能性设计要素。
(2)难点:功能性面料的研发。
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 (2学时):服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举例
(2)项目性质: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通过举例说明,加深对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内容
的了解。
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学习,拓宽思路,掌握功能性服装的设计特点,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理念。
(4)主要仪器:纸、笔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测试
实验项目(二) (6学时):人体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尺寸变化量(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人体静态测量方法;掌握160/84A女性人体净尺寸和170/88A男性人体净尺寸范围值。
同时,人体运动过程中围度、长度变化量。
通过运动变化,确定人体动态尺寸变化量。
对服装的规格尺寸变化加深了解。
(4)主要仪器:软尺、笔、量角器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测试
实验项目(三) (4学时):市场调研,了解服装规格代号表示方式(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通过市场调研,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
自身对服装结构、色彩、比例、服装代号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树立设计服装的整体意识,为服装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主要仪器:纸、笔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测试
实验项目(四) (4学时):防护服装的结构设计制作
(2)项目性质: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通过搜集现代新型功能型面料,采用人体工程学
专业知识,应用到现代功能性服装的结构设计,针对人-机-环境的相互适应,设计一款满足人们需求的服装,发挥想象,大胆尝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贯穿始终,是人体工程学教与学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4)主要仪器:电脑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测试
八、学时分配
九、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笔试,开卷
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笔试成绩
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服装人体工效学》(第1版),张文彬、方方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份;
[2]《服装设计人体工程学》(第1版),张建兴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年份;
[3]《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第1版),潘建华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份;
[4]《人体工程学》(第1版),章曲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份;
制定人:张志新
审核人:李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