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工程学总结

人体工程学总结

人体工程学第一章名词解释1.构造尺寸:也叫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被测者处于静止的站姿或坐姿的状态下测量的到的数据。

2.功能尺寸:也叫动态的人体尺寸,是被测者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简答论述1.人体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人适应机器。

主要集中在从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使人能更好的适应机器。

2)第二阶段:机器适应人。

机器为人服务,机器适应人的要求。

3)第三阶段:人—机—环境相互协调。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2)实测法——借助辅助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3)实验法4)分析法——对人机系统已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一种方法。

3.人体工程学研究要遵循的原则:1)物理的原则,如重心原理等。

在处理时,以人为主来进行,而在效率上又要遵从物理原则。

2)生理和心理兼顾的原则。

3)考虑环境的原则。

人——机——环境的系统研究绝对不能离开环境。

4.人体测量的内容有哪些:1)形态测量:数据分为人体构造的功能尺寸和人体功能上的动态尺寸。

2)运动测量:如动作范围,动作过程等。

3)生理测量:人的生理主要指标,如疲劳测定,触觉测定等。

5.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工作系统中的人,包括人体尺寸,直觉和感觉的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的习惯与差异等。

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包括显示器,操纵器和机具。

3)环境与人的使用。

环境包括普通环境和特殊环境,普通环境是室内的照明,温湿度等。

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辐射和污染等环境。

6.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从环境意识的角度看,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确认识,使一切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进而使人和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

人体工程学的重心完全放在人的上面,而后根据人体结构,心理等综合因素,充分应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使人的活动场所更具人性化。

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为确定空间场所提供依据2)为设计家具,设施等提供依据3)为确定感觉器官提供依据第二章名词解释1.视野:眼睛固定于一点所能看到的范围,若眼睛平视时向上能看到眉毛,向下看能看到鼻尖。

2.眩光:视野范围内亮度差异悬殊时产生的,如夜间行车时对面的灯光。

3.噪声:人不愿听到的干扰声音。

凡是干扰人的活动的声音都称为噪音。

简答和论述1.人体尺寸的差异——主要有种族差异和地区差异,世代的差异,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残疾人。

2.人体尺寸测量数据中关于平均值应注意事项:1)人体测量的每一个百分位数值,指标是某项人体尺寸,如身高50百分点只表示身高,并不表示身体的其他部分;2)是绝对没有一个各像人体尺寸同时处于同一百分位的人。

3.百分位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常用百分点的内涵: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以身高为例,把研究对象分成100份,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每一段的截止点即为一个百分点。

第五百分点的尺寸表示有5%的人身高等于或小于这个尺寸。

换句话说,有95%的人身高高于这个尺寸。

4.噪声防护设计手段有哪些1)噪声防护设计,主要采用吸声材料和合理布置房间。

2)减小噪声源。

主要采用封闭噪声源,利用隔声罩和隔声间。

3)阻止噪声传播,采用声源隔声处理方法。

4)个人防护措施。

5.照明设计的一般要素有哪些1)适当的亮度:不同场合,不同活动的人,对照度要求不同。

2)工位与背景的亮度差:不能对比过强,容易视觉疲劳。

3)眩光和阴影的避免:消除眩光的方法,一是将光源移出视野,二是间接照明,采用反射光和漫射光。

4)暗适应问题:应考虑照度平衡和黑暗环境的照明,采用少量的光源进行照明。

5)光色:其一是利用光色去营造气氛色调,对整个环境产生影响,其二是光亮对色彩的影响。

第三章名词解释1.室内环境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生活的室内环境。

2.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对室内通风,温度,湿度,采光,照明等方面的设计与处理。

3.室内陈设设计:对室内家具,设备,装饰织物,艺术品,绿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处理。

4.厨房的工作三角:厨房得三个工作中心即储藏和调配中心,清洗和准备中心,以及烹调中心连线所构成的三角形。

5.梯段:俗称梯跑,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

选择填空1.室内环境设计分为:空间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和室内陈设设计。

2.家具的舒适度主要取决于尺度和尺寸处理的是否恰当。

3.我国成人的平均身高,男为167cm,女为160cm。

4.办公椅的座倾角一般为2~3.5度。

5.对于一般的坐姿作业,作业面的高度在肘高以下5~10cm左右。

6.厨房工作台面的高度,以800mm左右为宜。

7.站在柜架前操作时,需要600mm左右的空间。

8.人蹲在柜架前操作时,需要800mm左右的空间。

9.厨房的功能可分为服务功能、装饰功能和兼容功能。

10.楼梯一般分为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11.楼梯净空高度一般要求不小于2米。

12.办公空间的工作区一般分为全开敞式,半敞式和封闭式。

13.展示空间中展板的底边通常距地面80——110cm。

简答和论述1.从人体工程学角度,简述办公椅设计中主要尺寸?1)座高:根据小腿的长度,一般为440mm左右。

2)座深:根据大腿的水平长度来定,一般为450mm左右。

3)座宽:根据人体臀部的宽度来定,一般为400mm左右。

4)背倾角和座倾角:背倾角应符合人体坐姿的要求,座倾角一般为3度左右。

5)扶手:在座面上220mm左右。

2.商业空间常见的形式1)售货亭,以小型和简单实用为宗旨。

2)中小型商店。

3)中小型自选商场。

简洁明亮,注重功能性。

4)大型百货商场。

商品齐全。

5)超级市场。

注重功能性。

6)购物中心。

功能齐全,集“逛,购,娱,食”于一体。

3. 办公空间的功能要素1)一般规模的办公室应满足的功能要素是前台,工作区,经理室,会计室,洗手间,会议室,文印室,休息室。

2)大型的办公空间的功能会更加复杂,如专门的接待室,资料室和展示室。

4.从购物心理来看,人们对环境购物的一些基本要求:1)便捷性,有方便的购物通道和设施。

2)选择性,商品的集中摆放便于顾客选择。

3)识别性,店面设计有特色。

4)舒适性,周边环境和室内环境保证购物的舒适性。

5)安全性5.餐饮空间中环境设计的内容1)光环境。

光环境要简洁明亮,不同空间性质对照度要求不一样。

2)色彩环境。

一般的为明快的冷色调,风味餐厅和咖啡厅用典雅的暖色调。

3)细部设计。

陈设设计要有统一的格调。

4)音质环境。

根据场合不同,设置不同的背景音乐。

5)通风与安全。

保持通风和合适的温湿度,注意防火。

6.展示空间设计和人体工程学关系1)观展行为习性。

求知性,猎奇性,渐进性,抄近路,向右拐,向左看和向光性。

2)展厅的定位特性。

涉及展厅的特定空间位置,便捷路线特殊视点。

3)展示环境。

设计光环境,温湿度环境和休闲环境。

4)展示布局。

根据不同的展示内容,满足不同展观路线的要求。

5)展具设计。

主要包括展台,展架展柜,展板,支架和灯箱等。

第四章名词解释1.踏步的休息平台:指两组阶梯之间比较大的平面间隔,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休息和充当缓冲的区域,起到视觉上的调和作用。

2.无障碍设施设计:为残疾人和能力丧失者提供和创造便利的行动及安全舒适生活的相关设计。

简答论述1.设计优良的候车厅的特点:1)明视度高,在站内能清晰看到车辆是否进站,隔板一定是透明的。

2)方便乘客上下车。

3)舒适便利,提供坐的地方,靠杆是对座椅的一种补充,注意舒适性。

4)有充分的换乘信息。

2. 在服务性设施中坐具的设计原则1)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考虑2)座面部分。

座高一般为450,座深在400左右,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3)靠背部分。

靠背与座面间保持100°的夹角。

4)椅腿部分。

椅腿不能超过座面的宽度。

5)扶手部分。

扶手的边缘不能超出座面的边缘,一般在座面上200mm左右。

3.踏步设计要点1)通常,适当降低踏面高度,加宽踏面,可提高台阶的使用舒适性。

2)通常踏面高在130mm左右,踏面宽在350mm左右的台阶较为合适。

3)台阶长度超过3m或者需要改变方向,需要设置平台,平台的深度为1.5m。

4)适宜的坡度在1:5之间,级数最多不超过19级。

5)踏面应设置一定的排水坡度。

建筑外环境与人体工程学关系建筑外环境是指建筑周围或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所以以建筑入口为例来说明建筑外环境与人体工程学关系。

入口的主要作用就是空间转换和过渡,从人的需求出发,位置显著,出入路线安全方便,可达性好。

1.显著性。

位置适中,造型突出,可判断性强,可识别性强,线路尽量便捷,同时满足行车和停车需要,与城市空间相联系。

2.安全性。

注意安全,避免意外。

入口的数量和人流量要适中,通过引导和强制手段,减少出入的人流与城市交通间的冲击。

第五章名词解释1.室外环境从环境的构成角度说,室外环境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直接接触并相互作用的活动天地,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变化万千。

2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的边缘性学科,也可以认为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

3领域性领域性是个人和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领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简答论述1室外环境的特点?与建筑内环境相比,室外环境更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多义性、综合性、多变性。

其特点:(1)构成的多要素,由自然和人文的,有机和无机等各种复杂要素构成。

(2)时空存在的多维性,具有广延性无限性。

(3)环境评价的多主体性,主体涉及面广。

(4)用户的多种需要与多方位适应。

(5)环境艺术的多重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科学、哲学和艺术的综合。

2环境知觉包含过程?环境知觉依赖于两种不同形式信息:环境信息和知觉者自身的经验,环境知觉包含过程:感官从外界刺激中抽取广泛的特征,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形成人们的知觉。

3环境知觉的特点?(1)知觉的意匠作用(2)知觉常性(3)图形与背景(4)认知容量(5)对环境的无意识(6)简化与完形(7)个体差异(8)运动方式。

4. 环境知觉的性质1)从目标知觉到环境知觉:注重日常生活场景和测试者的真实环境的知觉研究。

环境知觉和评价:环境的评价依赖于知觉,环境知觉广义包括环境的评价。

5、外部空间中人的行为习性?外部空间中人的行为习性包括动作性行为习性和体验性行为习性。

动作性行为习性是动作者不假思索做出的反应,包括抄近路、靠右侧通行、逆时针转向、依靠性。

体验性行为习性涉及感觉和知觉等心理状态,包括看人也为人所看,围观、安静与凝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