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房室阻滞可以是一过性、 间歇性或持久性的。持久 性房室阻滞一般是器质性 病变或伤损所致。
根据传导障碍的轻重程度 可分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传导延缓)
二度(部分激动不能下 传)、
三度(传导完全中断)。
一度房室阻滞
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均可 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0.21s(14岁 以下儿童为0.18s),每个P波之后有QRS波群。
Ⅱ型:亦称莫氏Ⅱ型表现为P波规则的出现、P-R间期固定 不变、发生周期性的QRS波群脱漏。
凡出现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QRS波脱漏者(如4:1、5:1、 6:1等)称为高度室阻滞。
三度房室阻滞
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至心室而引起房 室脱节、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分别由各自的起搏点 控制。
一般说来,阻滞程度越高,心肌损害越重。它的 预后取决于病因、心功能状态、阻滞部位、持续 时间等因素,其中阻滞部位尤为重要。一度或二 度Ⅰ型房室阻滞的阻滞部位多在房室束分叉以上、 程度轻、多可恢复;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阻滞的 阻滞部位大多在房室束分叉以下,予后较差。
任务20—识别各种心律失常 心电图(二)
资讯:学生自学心电图的相关知识 决策:指导学生学习
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 实施:学生独立识别心电图 检查:心电图诊断是否正确
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你认识这幅图吗?
房室传导阻滞
定义:是指由于房室传导 系统某个部位(有时两个 以上部位)的不应期异常 延长、激动自心房向心室 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传导速 度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 动不能下传的现象。
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时间超过0.12s。 (2)QRS波群形态改变:
①V5、V6呈有宽阔的,平顶的或伴有切迹的R波,无q波。 ②V1、V2呈宽大而深的QS波或rS波型(其r波极小)。 ③Ⅰ、avl导联常与V5、V6导联图形相似,Ⅲ、avR、avF导联图形常 与V1、V2导联图形相似。 (3)QRS波群电轴左偏 (4)ST-T改变:V1、V2导联的ST段抬高、T波直立;V5、V6导联的ST 段降低、T波倒置。 若心电图图形与上述相同,而QRS波群时间未超过0.12s,称不完全 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部分心房的激动不能下传心室。根据有无Wenckebach现
象(文氏现象)分为二种类型
Ⅰ型:亦称莫氏Ⅰ型(Mobity Ⅰ)即文氏型阻滞。 P-R间期依次呈进行性延长,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 室,发生心室漏搏一次,心室漏搏后,P-R间期缩 短,以后又依次逐渐延长,这种周而复始的P-R延 长现象、称为文氏现象。
③Ⅱ、Ⅲ、avF呈rS型。QRS时间无明显增宽。
左后支阻滞
心电图表现如下: ①QRS电轴偏右,超过+110°意义更大。 ②l、aVL导联QRS波群呈rS型。Ⅱ、Ⅲ、aVF导联 呈qR型。q<0.02s。 ③QRS波群时间多正常,一般不超过0.11s。
临床意义
在临床上,左前支阻滞比较常见,这是由 于左前分支细长,来自前降支单支供血, 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及暂时 性血钾增高等情况。
室内传导阻滞
发生在房室束以下的传导障碍统称为室内传导阻 滞、包含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左 束支分支阻滞。
当右束支阻滞时,激动沿左束支下传,心室除极 的初始向量不受影响,与正常相同,在0.04s以后, 左室除极将近结束。而右室除极仍在缓慢进行,
右束支传导阻滞较常见,这是由于右束支细而长 易受损之故。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右心室增大 的病例,如房间隔缺损、肺心病、风心病等。少 数可见于正常人。
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传导阻滞时,激动只能由右束支下传,左 心室壁除极不再通过左束支及浦氏纤维,而是由 室间隔沿心室肌纤维向左后方缓慢除极。因此 QRS环综合向量的方向始终向左后方,且运行缓 慢,使V5、V6导联出现平顶R波,V1导联出现QS 图形,QRS时间延长。
左束支传导阻滞绝大多数发生在心脏有器质性病 变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反映病变 较广泛,预后较差。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因为P-R间期逐渐延长时、每次递增值逐为 减少、所以出现了R-R间隔逐渐缩短的规律 性变化,而且阻滞的长间歇小于任何短R-R 间歇的2倍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按一定的房室传导 比例下传,常见者为4:3或5:4、即4个P波有3 个下传至心室或5个P波有4个下传至心室。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QRS波群时间超过0.12s。 (2)QRS波群形态改变:
①V1、V2呈rsR(M形)形。 ②V5、V6可呈qRS波型,S波宽而深。Ⅰ、Ⅱ及avL导联有宽而深的S 波。Ⅲ、avR多为宽而有切迹的R波。 (3)继发性ST-T变化 图形与上述改变相似,但QRS波群时间短于0.12s者称为不完全性在束支 传导阻滞。
单纯左后支阻滞极少见,因为左后支粗而 短,来自前降支和后降支双重血液供应。
六、预激综合症
当正常房室传导径路下传的激动尚未到达之前,激动通过各附加传导 束预先激动了心肌的一部分,故命名为预激综合征。
常见的异常传导束有: ①肯氏(Kent)束,旁道位于房室之间可在右侧或左侧,来自心房
三度房室阻滞
心电图表现: 1.完全性房室脱节,心房率快于心室率,表现为P波频率 较QRS波群高,两者之间无固定关系。 2.心室率慢而匀齐,心室起搏点如位于房室束分叉以上, 则QRS波群形态正常,频率常在40次/min以上。若起搏点 位于房室束分叉以下,则QRS波群呈宽大畸形传导阻滞
左束支分支阻滞
房室束下行至室间隔顶部, 分为左、右两束支,左束支 自房室束分出后,接着就分 为两股纤维,左前(上)支 与左后(下)支。 当某种病理改变损伤此两股纤维之一时,
将分别产生左前支或左后支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
心电图表现为: ①QRS电抽偏左,在-30°~-90°之间。 ②Ⅰ、aVL导联QRS波群是qR型, Ravl>R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