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施工方案

绿色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报审表填报说明:本表一式五份,由承包单位填报,项目公司、项目监理机构各存一份,承包单位存三份。

特殊施工技术方案由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附验算结果。

2×1000MW新建工程水岛BOO 项目建安工程绿色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项目部二〇二〇年三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第一节编制 (1)第二节编制依据 (1)第二章绿色施工管理 (2)第一节工程概况及组织管理 (2)第二节规划管理 (3)第三节实施管理 (3)第四节评价管理 (3)第五节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3)第三章环境保护 (5)第一节大气环境保护 (5)第二节噪音与振动控制 (6)第三节光污染控制 (6)第四节水污染控制 (7)第五节土壤保护 (7)第六节垃圾控制 (7)第七节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8)第四章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第一节节材措施 (8)第二节资源再利用 (8)第一节水资源节约 (9)第二节水资源利用 (9)第六章节能与能源利用 (9)第一节节能措施 (9)第二节机械设备与机具 (10)第三节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0)第四节施工用电及照明 (10)第七章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0)第一节临时用地指标 (10)第二节临时用地保护 (10)第三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11)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XXX水岛项目绿色施工方案》是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以及设计施工图纸,结合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实际条件,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

本施工方案作为工程绿色环境管理的依据,编制时对施工部署、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情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等诸多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突出其可行性、科学性。

本施工方案是我公司为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等绿色施工工程,全面实现施工合同和设计图纸提出的各项要求而作出的慎重承诺,是做到绿色施工相关要求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节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4011-2007);9.《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版)》(电力工程部分);11.《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火电送变电部分)》(电建质监[2005]57);12.《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电质监[2002]3号;13.《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治手册》;14.《中国XXX公司火电项目管理手册(2014版)》;15.XXX公司管理标准、制度汇编(2013版);16.XXX公司火电项目精品工程策划大纲(试行);17.《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T5277-2012;18.《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2014年版);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设备部分)(2011年版);2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定》DL 5009.1-2014;21.《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DL 5190.1-2012;22.《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23.《XXX火电项目精品工程管理办法》([2015]9号);24.XXX公司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第二章绿色施工管理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第一节工程概况及组织管理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XXX项目工程。

2)、工期要求:2020年3月20日开工,2020年6月10日钢结构基础完工。

3)、工程概况:.....厂址地貌成因类型....根据XX省地震工程研究院《XX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工程场地平均土条件下 50 年超越概率水平 10%的烈度即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场地50 年超越概率水平为 10%的地表水平向动峰值加速度为0.16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1.10s。

场地土为软弱土,场地类别为Ⅳ类。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 4.1.1 判定,建筑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

场地稳定,适宜建厂。

建筑专业主要施工方案包括厂区测量、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土方、基础、池壁、框架、建筑装饰装修、暖通、给排水、及其他设备基础施工等。

本节就上述主要项目的概况及特点、主要施工方法、工艺流程等。

2、组织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第二节规划管理编制专项绿色施工方案,按我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绿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

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尽量避免工地现场材料浪费,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第三节实施管理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第四节评价管理根据绿色施工方案,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我评估。

第五节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1)施工现场人员健康管理应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执行,并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进行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及运行控制过程管理。

(2)场地布置①施工现场生活区和施工区分开布置,采用专用金属定型材料或砌块进行围挡,且高度不得低于1.8米;②生活区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满足安全、消防、卫生防疫、环境保护、防汛、防洪等要求;现场临时设施的建设,如:办公室、会议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工人休息室等,可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参考表3的标准设置:施工现场办公、生活临时设施的建设标准(3)职业健康①施工现场设置饮水处、休息区、厕所等各类必要的施工人员生活设施,方便使用并符合卫生要求;②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做职业健康检查;③施工现场储藏或安装具有吸水性的材料(如保温材料、地毯、吊顶板等),有良好防潮措施,防止霉菌滋生;④施工期间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4)卫生防疫①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建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灾害疾病应急预案;②项目部配备药箱、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担架等急救器材;③办公室、食堂、宿舍、浴室等整洁干净,无污染、无异味,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④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有熟食留样。

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规范;⑤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予以定期进行投药、消毒,除四害措施可靠、有效;⑥生活区严格按照当地有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的要求建设,其内设置必要的生活设施,保证必要的生活空间。

宿舍内夏季采取消暑和灭蚊蝇措施,冬季有采暖和防煤气中毒措施;⑦施工现场制定卫生急救、卫生防疫措施,若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公司,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章环境保护第一节大气环境保护在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材料等物质时,不污损场外道路。

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及时清洗车辆上的泥土,防止泥土外带。

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对设备、构件、管道除锈刷漆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密目网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现场具体措施:1.施工现场扬尘控制(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2)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

对大面积的裸露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如:绿化、喷浆、隔尘布遮盖、地面硬化或混凝土封盖等。

(3)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

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

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4)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

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5)施工现场门口处铺垫草帘子,设置洗车池,对于粘有泥土的车辆,用清水冲洗。

车辆外部不准挂有拉运的物质,车轮不准带有泥土上路;(6)施工现场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运输应确保不遗洒、不混放,应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

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2.废气排量控制与运输单位签署环保协议,使用满足本地区尾气排放标准的运输车辆,不达标的车辆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项目部自用车辆均要为排放达标车辆,所有机械设备由专业公司负责提供,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定期检查,确保完好对引进的“四新”技术产品应事前进行调查、评估,如使用的产品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应实行否决。

油漆、保温等材料采购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