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参考模板

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word参考模板

项目名称:河北省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项目建设地点:XX县XX村、XX村项目设计单位:XXX设计院工程设计证书编号:工程设计资质等级:方案编号:院长:总工程师:工程设计负责人:工程设计参加人员:总目录一、实施方案说明二、实施方案概算三、实施方案概算表四、实施方案图纸附件:附件1、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水利厅关于下达《河北省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附件2、申报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附件3、申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附件4、河北省XX县财政局配套资金承诺附件5、基本农田保护的证明附件6、未实施同类项目的证明附件7、水资源平衡报告附件8、环评意见附件9、河北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第一部分实施方案说明目录第1章总说明 (1)1.1前言 (1)1.1.1 项目名称 (3)1.1.2 建设单位和法人代表 (3)1.1.3 建设地点 (3)1.2设计依据 (4)1.3项目选址和自然条件 (4)1.3.1 项目选址 (4)1.3.2 自然条件 (4)1.4实施方案与概算概况 (6)1.4.1 建设规模 (6)1.4.2 建设内容 (6)1.4.3 项目概算 (6)第2章总体规划 (7)2.1总体布局 (7)2.1.1 建设田间工程区总图布置 (7)2.2主要技术指标 (10)第3章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 (11)3.1项目技术工艺 (11)3.1.1 田间工程工程措施 (11)3.2农艺技术措施 (13)3.2.1 田间工程农艺流程 (13)3.2.2 土壤地力、墒情监测技术 (13)3.2.3 地力监测农艺流程 (14)3.2.4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15)3.2.5 颗粒掺混肥料(BB肥)生产技术 (15)3.2.6 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技术 (16)3.3设备选型依据和原则 (16)3.4现有地力、墒情检验监测设备 (17)3.5新增地力、墒情检测监测仪器设备 (17)第4章田间工程 (19)4.1设计依据 (19)4.1.1 设计依据 (19)4.1.2 田间工程设计内容 (19)4.2地下防渗管道工程设计 (19)4.2.1 项目区农田灌溉现状 (20)4.2.2 灌溉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0)4.2.3 低压管道输水总体规划 (21)4.2.4 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 (21)4.2.5 防渗管道输水灌溉设计 (22)4.3土地平整畦化工程设计 (26)4.3.1 项目区土地平整畦化现状 (26)4.3.2 土地平整畦化要求 (27)4.3.3 土地平整畦化工程建设 (27)4.4道路工程设计 (28)4.4.1 项目区道路现状 (28)4.4.2 道路布局 (28)4.4.3 道路断面设计 (28)4.5农田防护林带 (29)4.6土壤墒情检测点建设 (29)4.7新建机井 (29)4.7.1 项目区机井现状 (29)4.7.2 新建机井设计 (30)4.8维修机井 (31)4.8.1 项目区原有机井现状 (31)4.8.2 维修机井工程设计 (31)4.9标志牌设计 (33)第5章环境保护 (34)5.1环境现状 (34)5.2主要污染及治理措施 (34)5.3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34)5.4节能与节水 (35)5.4.1 节能 (35)5.4.2 节水 (35)第6章项目组织管理 (36)6.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36)6.1.1 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36)6.1.2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 (36)6.1.3 项目实施各阶段管理方案 (37)6.2项目建成后运行组织管理 (37)6.2.1 管理机构、职能、人员定编及管理制度 (37)6.2.2 运行管理机制方案 (38)6.2.3 运行经费的解决方案 (39)第7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40)7.1建设期限 (40)7.2实施进度(见表7-1) (40)7.3项目实施及验收 (41)7.3.1 项目实施 (41)7.3.2 项目竣工验收 (41)第8章招投标方案 (42)8.1招标依据 (42)8.2招标方案 (42)8.3招标 (42)8.3.1 田间工程招标 (43)8.3.2 招标方式 (43)第1章总说明1.1前言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空间有限,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建立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在2009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

为此,要科学确定粮食增产技术路线,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要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

增强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商品粮调出能力,提升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的区域自给能力,适度开发粮食生产后备资源,提高其他地区粮食生产水平,重视节水灌溉和生态保护。

要完善政策,增加政府投资,调动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投入的积极性。

会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协调,认真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实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目标。

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恢复粮食生产。

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任务,提出要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

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为了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决定进一步加大投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水利部联合下达《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我省54个县市建设高产稳产粮田,XX县是其中之一。

XX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黑龙港流域,为农业大县,以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为主,属粮食主产区范围中筋麦优势产区。

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虽然逐年上升,人均占有粮食也不断增加,但是仍然存在着种粮效益相对偏低,重产出轻投入,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理标准不高,节水灌溉措施推广步伐缓慢,水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由于农民偏重化肥施用,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地力下降,农作物防灾、抗灾能力下降等问题。

为此,建设高产、稳产粮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全县农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1.1.1项目名称河北省XX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和法人代表建设单位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属事业单位,中心负责全县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规划、农业生产项目的的实施等,长期以来从事农业生产指导,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

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职工5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人。

技术人员中有高级农艺师职称4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31人,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技术结构,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积累了较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保证项目实施的需要。

法人代表:XXX,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兼土肥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农学专业,本科学历,曾多次主持或参与重大项目的实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对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多次受到农业部、省、市表彰。

1.1.3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县XX、XX两个行政村。

1.2设计依据1、《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2、《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3、《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4、《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5、《河北省建筑工程预算综合基价》;7、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水利厅关于下达《河北省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项目选址和自然条件1.2.1项目选址田间工程项目区共涉及X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X亩,人均耕地X亩。

田间工程项目用地均为农田保护区,30年不会转为非农占地。

1.2.2自然条件XX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东经115°19′至115°40′,北纬38°04′至38°21′之间。

境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地土壤主要有潮土、底砂潮土、漏砂潮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6.4g/kg,全氮0.95 g/kg,速效磷22.82 mg/kg,速效钾152mg/kg,气候属于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为温带半干旱区,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热同季,常年平均日照2526.7小时,年平均气温12.4℃,大于10℃积温4351.9℃,平均无霜期190天,平均降水541.1mm,而且雨热同季,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可满足作物一年两熟。

项目区内土地均为保护农田,质地适中,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物理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项目区土壤母质为河流冲积物,耕地土种主要有轻壤质潮土、中壤质潮土。

2007-2009年耕层农化样养分分析结果平均为有机质15.3g/kg、全氮0.913g/kg、速效磷18.2mg/kg、速效钾126mg/kg。

土壤耕层20厘米,属中等水平。

地力能保证中产,但距高产、稳产尚有一定差距,有机质含量不高,养分失衡,产量中等偏上,产量不稳。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降雨541.1mm,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地下水补充。

项目区控制灌溉面积15000亩,水源类型为机井。

据调查,项目区内机井静水位保持在35米左右,动水位保持在45米左右,机井出水量稳定,水质良好,水量和水质完全能够满足农作物灌溉要求。

项目区采用井水灌溉,出水量稳定可靠,所以这里的用水量平衡计算主要为核实机井出水量是否满足灌溉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