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催化剂的组成与功能
多相固体催化剂是目前石油化学等工业中使用比例最高的催化剂。
出早期用于加氢反应的Ni等极少数单组分催化剂外,大多数是多组分催化剂,这些组分,可根据其各自在催化剂中的作用,分别定义为:
1)主催化剂
又称活性组分,是多组分催化剂中的主体,是必备的组分。
⑵. 载体
是活性组分的分散剂、黏合物或支撑体,是负载活性组分的骨架;载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孔结构和高表面积,同时增大催化剂的强度;活性物和助剂负载于载体上所得的催化剂,称为负载型催化剂;载体的种类很多,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可分为低比表面积和高比表面积两类。
载体的结构和性能不仅关系到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还关系到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及传递特性等,选择载体时必需弄清其结构、性质和其它功能。
载体的功能 1. 载体的功能主要有⑴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的孔结构,维持活性组分高度分散;⑵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使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应根据催化剂的强度要求来选择合适强度的体,粘结剂的加入可以补强;⑶改善催化剂的热传导性能,以满足反应过程的传热要求;⑷减少活性组分的用量,特别是贵金属的用量;⑸载体可提供附加活性,载体一般不要求有催化活性,但是如为目的反应的活性则对反应有利;⑹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影响催化活性。
⑶. 助催化剂
是催化剂的辅助成分,量较少;助剂本身无活性或活性很小,加入之后可以改变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从而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或寿命。
助剂按作用机理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型和电子型两类。
结构性助剂:通过对载体和活性组分的结构作用,主要是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电子型助剂: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促进催化剂的选择性。
例如,合成氨用的铁催化剂,通过加入少量的 Al2O3 使其活性提高,寿命大大延长。
--结构助剂。
加人 K2O 使 Fe 原子的电子密度增加,提高其活性,所以 K2O 是电子型的助催化剂。
4)共催化剂
是和主催化剂同时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二者缺一不可。
两者单独使用活性都很低,但组合起来却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所以称它们为共催化剂。
助催化剂和载体的区别
1.助催化剂和载体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寿命(抗烧结、积炭、中毒、流失)、耐热性、机械强度、耐磨损性等性能,功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有以下几点区别。
助催化剂和载体的比较:
载体:载体:用量大、且对用量不敏感;稳定性好;表面积大、孔径、孔体积确定,分别制备;与活性组分之间有时有相互作用;有时可以使用载体,也可以不使用。
2.助剂:用量较小、对用量敏感;经常使用多种助剂;常与主体催化剂结合,
形成固溶体、化合物,不单独制备;在催化剂中总是存在、以调变催化剂性能;单独使用助剂时无催化活性。
3.助催化剂选择和设计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方法一:运用现有科学知识,结合已经掌握的科学理论,并结合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存在的具体问题。
方法二:通过对催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对于催化剂作相应的调整。
比较费力、费时,有一定的应用范围。
载体的选择和设计
对载体的要求:对载体的要求:稳定性——耐热、耐氧化还原、耐酸;对活性组分复载性好;有时也有一定的活性,起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