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13讲
29
地址(address)字段
地址字段包括源地址(source address) 与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 源地址与目的地址字段长度都是32位, 分别表示发送分组的源主机与接收分组 的目的主机的IPv4地址; 在分组的整个传输过程中,无论采用什 么样的传输路径或如何分片,源地址与 目的地址始终保持不变。
16
总长度字段
总长度字段的长度为16位,它定义以字 节为单位的分组总长度,它是分组头长 度与数据长度之和; 总长度字段长度为16位,它能表示的IP 分组最大长度为65535(216-1)字节; 其中包括分组头长度。IP分组中高层协 议的数据长度等于分组的总长度减去分 组头长度。
17
IP分组的分片与组装
IP协议是点-点的网络层通信协议。
网络层需要在互联网中为通信的两个主机之间 寻找一条路径,而这条路径通常是由多个路由 器和点-点链路组成; IP协议要保证数据分组通过多跳路径从源结点 到达目的结点; 分组到达的下一台设备 IP协议是针对源主机-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 路由器-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点-点的网络层 通信协议。
数据编码号:0-2199
数据编码号:0-799
分片2 820 265 0 0 1 100 265
分片3 620 0 0 0 200
数据编码号:800-1599
数据编码号:1600-2199
24
练习
到达分组的偏移值为100,分组头中HLEN 值为5,总长度值为100,请问第一个字节 的编号和最后一个字节的编号是多少?
12
长度 IP分组的分组头有两个长度字段: 分组头长度(hlen) 总长度(total length) 分组头长度字段 分组头长度字段的长度为4位,它定义了 以4字节为一个单位的分组头的长度; 分组头长度字段最小值为5,最大值为15。
13
练习
路由器收到一个IP分组的前8位是01000010, 路由器丢弃了这个分组,请问原因是什么?
构成超 网 (CIDR) 路由表危机
地址转换 (NAT) ISP接入的需要
36
网络地址的基本概念
连接到每个局域网的计算机都有一个MAC地 址,即物理地址;例如,Ethernet的MAC地址 的长度为48位,在网卡出厂时就被固化在网卡 的EPROM中;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地址, 它为数据链路层软件使用,用来标识接入局域 网的一台主机; IP地址是网络层的地址,主要用于路由器的寻 址,网络层是通过软件来设置,因此人们也把 它称为逻辑地址。
37
主机1
主机2
主机3
网络接口 与IP地址 的关系
网卡
MAC地址: 01-2A-00-89-11-2B
网卡
MAC地址: 11-0A-40-86-09-20
网卡
MAC地址: 01-00-10-12-02-56
202.1.12.2
202.1.12.3
202.1.12.4
LAN1
接口1(E1) 202.1.12.1 网卡
MAC地址: 21-30-15-10-02-55
路由器1
网卡
MAC地址: 01-0A-1B-11-01-52
LAN2
接口2(E2) 192.22.1.1
192.22.1.2
MAC地址: 01-21-12-1A-C2-51
192.22.1.3
MAC地址: 0A-00-12-12-A2-50
192.22.1.4
8
IP协议向传输层屏蔽了物理网络的差异。
作为一个面向互联网的网络层协议,它必然要 面对各种异构的网络和协议,IP协议需要向传 输层屏蔽物理网络的差异性。
TCP/UDP 传输层
IP分组 网络层
IP
Ethernet帧
Frame Relay帧
PPP帧
数据 链路层
9
6.2.2 IPv4分组的格式
IP分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分组头和数据; 分组头有时也称为首部,分组头长度是可 变的; 人们习惯用4字节为基本单元表示分组头字 段; IPv4分组头的基本长度是20字节,最大长 度为60字节。
35
6.3 IPv4地址
6.3.1 IP地址概念与划分地址新技术的研究
第一阶段:1981年 第二阶段:1991年 第三阶段:1993年 第四阶段:1996年
IP地址
标准分类 IP地址 特殊 IP地址 保留 IP地址
划分子网 (3级结构) 预测: 4年内B类地址用完; 2015年所有的IP地址 用完;
20
标志
标志字段共3位,最高位为0,该值必须复制到所 有分组中; 不分片(DF)值:DF=1,表示接收结点不能对 分组分片;DF=0,表示可以分片; 分片(MF )值:MF=1表示接收的分片不是最后 一个分片,MF=0表示接收的是最后一个分片。
0
DF
21
MF
片偏移
表示分片在整个分组中的位置。 长度为13位 以8B为单位
3
6.1 IPv4协议的演变与发展
第1阶段:1980年 第2阶段:1991年 第3阶段:1993年 第4阶段:1996年
IPv4
IP地址
1981年,RFC1812
标准分类 IP地址 特殊地址 保留地址
划分子网: 3级结构
预测4年B类地址用完 2015年全部地址用完
构成超网: CIDR
路由表危机
地址转换: NAT
10
IPv4分组的结构
0 版本 固 定 长 度 部 分 4 报头 长度 标 生存时间 识 协 议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可选 部分 选 项 填充域 8 服务类型 标志 16 19 总 长 24 度 片偏移 头部校验和 分组头 31
数
据
部
分
11
IPv4 分组头格式
版本字段
IP分组的第一个字段是“版本(version)”; 长度为4位; 表示所使用的网络层IP协议的版本号; 版本字段值为4,表示IPv4; 版本字段值为6,表示IPv6。
最大传输单元MTU与IP分组的分片
从IP协议与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角度看IP 分组的最大长度; 从IP协议与传输层协议的角度看IP分组 的最大长度; RFC791文件中规定IP分组的可标识的最 大长度为65535个字节。
18
IP分组分片的基本方法
原始数据报
19
字段标识、标志和片偏移
字段标识
字段标识长度为16位,最多可以分配的 ID值为65535个; 分组可能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目的 结点,属于同一分组的不同的片到达时 会出现乱序,或者和属于其它分组的片 混在一起; 目的结点可以根据字段标识ID值,将同 一字段的片挑出来重装。
30
IP报头选项
设置IP报头选项得主要目的是控制与测试;
对于IP报头选项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选项的最大长度为40字节,用户使用的选项长 度不是4字节的整数倍,需要添加填充位; 报头选项是由选项码、长度与选项数据等3部 分组成; 选项码用于确定该选项的具体功能,如源路由、 记录路由、时间戳等。长度表示出选项数据的 大小。
5
6.2.1 IPv4协议的主要特点
I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 “尽力而为(best-effort)” 的服务。
无连接—意味着IP协议并不维护IP分组发送后的 任何状态信息。每个分组的传输过程是相互独立 的。 不可靠—意味着IP协议不能保证每个IP分组都能 够正确的、不丢失和顺序的到达目的结点。
6
33
松散源路由(LRR)
松散源路由规定分组一定要经过的
路由器,但不是一条完整的传输路 径,中途可以经过其它路由器。
34
记录路由 记录路由是将分组经过的每个路由器IP地址记 录下来; 记录路由选项常用于网络测试。 时间戳(timestamp) 时间戳可以记录分组经过每个路由器的本地时 间; 时间戳采用格林威治时间,单位是毫秒; 网络管理员可以利用它追踪路由器的运行状态, 分析网络吞吐率、拥塞情况与负荷情况等。
26
协议字段
协议字段则是指使用IP协议的高层协议类型; 协议字段长度为8位。
协议字段值 1 2 6 8 高层协议类型 ICMP IGMP TCP EGP
17
41 89
UDP
IPv6 OSPF
27
练习
到达路由器的分组的前几位十六进制数为 4500 0028 1200 0100 0111 请问: 这个分组在丢弃之前还可以传送几跳? 这个分组的数据由哪个协议发出?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ing
第13讲
第6章 网络层与IP协议
2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IPv4协议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IPv4地址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IP路由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路由器是如何工作的? ·为什么要研究ICMP与IGMP协议? ·为什么要研究移动IP协议? ·为什么要研究IPv6协议?
片偏移
分片方法的例子
报头 片1(800byte) 片2(800byte) 片3(600byte)
原始数据报:
片1:
报头
片1(800byte)
片偏移值:0
片2:
报头
片2(800byte)
片偏移值:100
片3:
报头
片3(600byte)
片偏移值:200
23
分片与字段标识、标志与片偏移
原始数据报 2220 265 0 0 0 0 265 0 0 1 分片1 8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