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

光电话
贝尔 1876年 发明电话 1880年 成功进行了光电话的实验 通话距离最远达到了213米 1881年 贝尔的《关于利用光线进行声音 的产生与复制》
发射端:太阳光作为光源,光束聚焦在震动片,使光强度 随话音的变化而变化(调制) 大气传送 接收端:光波反射到硅光电池上,使光信号变换成电流送 到受话器上(解调) 证明了用光波作为载波传送信息的可行性
特性的测量; 3、光源、探测器和无源器件的类型、原理和性质; 4、光端机的组成和特性; 5、数字光纤通信系统(PDH和SDH)和模拟光纤通信系统 6、高速光纤通信技术和光纤复用技术 7、光纤接入网技术(EPON和GPON) 8、光纤通信的若干新技术,如EDFA、光波分复用技术、光
交换技术和光弧子通信等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安排:
总学时:48学时 考核方式:校考 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所需相关知识:
《大学物理》 《通信原理》 《电磁场与电磁波》
教材
教材
光纤通信技术,张新社等,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考书
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光纤通信,顾畹仪,人民邮电出版社 光纤通信技术,郭玉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Djafar
光纤的诞生
每公里10分贝就是输入的信号传送1公里后只剩 下了十分之一,20分贝就表示只剩下百分之一, 30分贝就指只剩千分之一......那么,1000分贝 ...... 此外,考虑比较复杂的波导结构 —— 放弃 难道用玻璃纤维通信希望渺茫?? ——失去信心 损耗问题如何解决?
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 英藉华人高锟(K.C.Kao) 博士
光通信(Optic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一切运 用光作为载体而传送信息的所有通信方式的总称 ,而不管传输所使用的媒质是什么;
光纤通信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则
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单纯的依靠光纤(光导 纤维)作为传输媒质来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
探索时期的光通信
光纤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根低损耗的石英光纤:
1970年,美国康宁玻璃公司 传输损耗 20dB/Km
光透过玻璃功率损耗一半(相当于3分贝)的长度:
普通玻璃
几厘米
高级光学玻璃
几米
光纤(20dB/Km) 150米
标志着光纤用于通信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难题之二:光源
世界第一台激光器 1960年梅曼(T.H.Maiman)红宝石激光器 LASER:“受激发射的光放大” 谱宽度窄,方向性极好,亮度极高,以及频率和 相 位较一致的良好特性。 室温下 不连续工作
光通信
真正用光来通信,必须要解决两个最根本问题:
必须有稳定的、低损耗的传输媒介 必须要找到高强度、可靠的光源
光通信的三要素:光源;传输介质;光检测; 大气光通信优点:有一定的容量;传输距离;方便灵活 缺点:大气干扰;距离带宽有限;通信两点必须直线可 见
1.1.2 现代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的关键问题
197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发明了低损耗光纤制作法 ——CVD法(化学汽相沉积法),使光纤损耗降 低到1分贝/公里;
1977年,世界上第一条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芝加 哥投入商业,速率为45Mb/s
进入实用阶段以后,光纤通信的应用发展极为迅 速,应用的光纤通信系统已经多次更新换代。70 年代的光纤通信系统主要是用多模光纤,应用光 纤的短波长(850纳米)波段。80年代以后逐渐 改用长波长(1310纳米),光纤逐渐采用单模光 纤,到90年代初,通信容量达到2.5Gb/s。进入90 年代以后,传输波长又从1310纳米转向更长的 1550纳米波长,并且开始使用光纤放大器、波分 复用(WDM)技术等新技术。通信容量和中继距 离继续成倍增长。广泛地应用于市内电话中继和 长途通信干线,成为通信线路的骨干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探索时期的光通信
旗语产生于西方的大航海时代,舰船之间通过旗语来进 行联络;直到现在,各种信号旗仍然在船舶上悬挂。现 在在F1的赛车场也使用到了旗语,可以说它也是一种目 视光通信的手段。
探索时期的光通信
不论是烽火台,还是交通红绿灯、旗语,它 们都是光通信的不同形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 点,就是利用大气来传播可见光,由人眼来接收 。可是这些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光通信,真正强 大的光通信应该是光纤通信。
第1章 绪 论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5
本章内容
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
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
3
光纤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2020/1/28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6
1.1 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探索时期的光通信
烽火台通信,源于奴隶 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 面对通信的需要。据历 史记载,早在三千多年 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 火台通信的方法。
光纤的诞生
他认为,既然电可以沿着金属导线传输,光也应 该可以沿着导光的玻璃纤维传输。 1966年7月,高锟就光纤传输的前景发表了具有 重大历史意义的论文,论文分析了玻璃纤维损耗 大的主要原因。 大胆地预言,只要能设法降低玻璃纤维的杂质, 就有可能使光纤的损耗从每公里1000分贝 降低 到20分贝/公里,从而有可能用于通信。
1、低损耗的光纤; 2、高可靠、长寿命的光源及高响应 的光检测器件; 3、光测量及光纤连接技术;
光纤的诞生
难题之一:理想光传输介质的寻找 透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很高的石英玻璃丝,叫做光学纤维
简称“光纤” 内窥镜 一米 衰减损耗很大 光的损耗程度是用每千米的分贝为单位来衡量的 20世纪60年代 1000dB/Km dB 在分贝学上,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以下数字: +3dB=2* ,+10dB=10*, 而0dB=1*
K.Mynbaev
学习意义
掌握一些光纤通信技术是现实需要对很多专 业提出的要求,也是形成相关人员合理知识结构 一个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
光纤通信技术在近40年里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 目前它和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已经成为电 信领域 发展的基石。
课程介绍
本课程全面介绍了以下内容:
1、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2、光纤和光缆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原理和特性,光纤
光源问题的解决
1970年贝尔研究所的林严雄等人研制出能够在室 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寿命短) 里程 碑 1977年贝尔研究所和日本的电报电话公司几乎同 时研制出寿命达100万小时(大约10年)的半导 体激光器,从而有了真正实用的激光器。
1970年激光器和低损耗光纤这两项关键技术的重 大突破,使光纤通信开始从理想变成可能,这立 即引起了各国电信科技人员的重视,他们竞相进 行研究和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