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北京时间2015年7月24日,美国航天局宣布,一颗1 400光年外的行星(开普勒452b,即:地球2.0)可能是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它围绕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旋转,直径是地球的1.6倍,与地球相似指数(ESI)为0.83,公转周期为385天。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各级天体系统(圆圈越大天体系统级别越高)。
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与开普勒452b所属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开普勒452b之所以被称为地球2.0,其原因可能是()
离适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表示1960—2010年年均太阳黑子相对数与辽河上游地区年降水距平(某时段降水量与该时段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
据此完成3~4题。
3. 从图中看()
A. 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之间没有关联
B. 黑子相对数对降水的影响是很稳定的
C. 从概率上说,该地在黑子低值期降水偏多
D. 总体上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距平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4. 太阳黑子数增多时除了对地球气候有影响外,还可能()
A. 使海南岛上空出现美丽的极光
B. 使冰川融化速度明显加快
C. 使部分地区农业增产
D. 使地震发生的频率显著下降
下图为太阳系中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 行星①、②分别是()
A. 水星、金星
B. 金星、土星
C. 火星、金星
D. 火星、土星
6.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
A. 地震和火山活动
B. 太阳辐射
C.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 适宜的温度和大气
第31届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开幕式定于8月5日19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西三区)世界上最大的球场--马拉卡纳体育场进行。
据此回答7~8题。
7. 身在海南的阿锦决定在家观看开幕式现场直播,届时家里墙上悬挂的时钟正确是()
8. 奥运会举行期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此时正值澳大利亚的冬季
B. 北京的昼长越来越长
C. 里约热内卢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D. 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 图表示岩石圈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下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11~12题。
11. 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2.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二、综合题
13. 读太阳系主要成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图中天体系统的成员除图中反映出来的以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星际物质等,其中质量占绝对比重的天体是________。
(2) 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与其相邻的两颗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与地球最近的天然天体是________。
(3) 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4) 据图分析,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____。
14.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神舟十一号”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成功发射,并于2016年11月18日下午顺利返回着陆。
材料二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地球光照图。
(1) 在图1中的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和写出C、D两处节气名称,
(2) 在图2中画出地球公转到图1中A位置时的光照图(请在图里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用斜线标出夜半球、用字母P标出太阳直射点)。
(3) 写出图2中各点(ABCD)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和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
(4) “神舟十一号”飞船飞行过程中地球公转运动在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段,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填方向)移动。
(5) 简述“神舟十一号”飞船飞行期间海口地区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知能演练]
1. B解析:从图中看出,④为总星系,③为星系,②为太阳系,①为地月系。
该天体距离地球1 400光年,说明其在银河系内,属于与太阳系同一类的恒星系统。
2. D解析:该天体的公转周期比地球长,该天体距离太阳太远,其辐射能主要来自其绕转的恒星。
3. C解析:从图中看出,黑子的多少对降水的影响较为明显,大致呈负相关。
4. C解析:黑子出现的极大年,会出现极端恶劣天气,但是同时病虫害较少,植物生长较快,部分地区农业可能增产,地震的发生频率较高;黑子不会影响极光发生的区域,对全球的气温影响不明显。
5. C解析: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状况可知,行星①、②是与地球相邻的行星,地球轨道外是火星,地球轨道内是金星。
6. D解析: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和大气;地震和火山活动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三颗行星上都有太阳辐射影响;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不是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7. D解析:当开幕式开始时,西三区的区时是8月5日19时。
海南使用北京时间,此时是8月6日6时,届时家里墙上悬挂的时钟是6点整。
8. A解析:奥运会举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正值澳大利亚的冬季,北京的昼长越来越短,里约热内卢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9. C解析:岩石圈是在软流层之上的岩石部分。
10. D解析:①、②之间没有交集,前三个选项都有,因此选D项。
11. C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2. B解析: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13. (1) 2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卫星太阳
(2) C金星火星月球
(3) E F巨
(4) 日地距离适当,形成地球上适宜的太阳光照、水和温度;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地球的宇宙环境较为安全;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14. (1) 自西向东;冬至日;春分日
(2)
(3) 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C>B>D>A白昼由长到短:D>C>B>A
(4) ②南
(5) 昼短夜长;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解析:第(1)题,C是冬至日,顺着公转方向,按春夏秋冬排列,D是春分日。
第(2)
题,地球公转到图2中A位置时是夏至日。
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三条光线中,中间一条过北回归线与大圆的交点,且过地心。
晨昏线过圆心,且与阳光垂直。
背着阳光的一侧是夜半球,对着阳光的一侧是昼半球。
第(3)题,右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距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依次是C>B>D>A。
此时越向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D>C>B>A。
第(4)题,飞船飞行时地球处于秋分与冬至之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第(5)题,飞船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
海口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