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攀枝花市西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攀枝花市西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攀枝花市西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加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劫掠(luè)藩篱(pān)B . 监控(jiān)归咎(jiù)C . 栖息(qī)失衡(hénɡ)D . 厄运(è)遵循(xún)2. (2分) (2019七下·绍兴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烦燥大庭广众愧怍惊天霹雳B . 斑斓锋芒毕露妇儒皆知酣然入梦C . 哺育慷慨淋漓力挽狂澜一泻万丈D . 屏嶂不以为然深恶痛绝括目相待3. (2分)(2019·长沙)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五月的研学之旅,同学们收获颇丰:炭河里遗址前,屏气凝神,体味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岳荒山顶峰上,极目远眺,感叹长沙新城的蓬勃发展;田间地头,摩肩接踵,初尝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活动结束,同学们乘坐大巴返程,车窗外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有同学禁不住欢快地歌唱,也有同学在凝视远方,似乎内心不再喧哗,又在憧憬明年的研学活动了。

A . 远跳B . 摩肩接踵C . 心旷神怡D . 憧憬4. (2分)(2018·西宁) 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 . 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方里》《神秘岛》这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面、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二、综合题 (共1题;共3分)5. (3分)综合性学习。

学完《致空气》这一课,班里拟举行“真情在我身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活动一】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活动程序。

(2)【活动二】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以“真情”为题写一首小诗,作为开场白吧!(3)【活动三】写一句与“真情”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4)【活动四】“真情”仿写。

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真情是一抹彩虹,染饰着我们的生活;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6.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⑦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注解:①候:拜访、问候②称:称赞、赞许③履行:实践、做④绥:安抚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谦称⑥法:效法⑦师:学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②尊君在不不:③元方入门不顾顾:④下车引之引:(2)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故时有物外之趣。

B . 驱之别院。

C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 . 邑八景之一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

(5)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的?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8八上·建瓯开学考) 《海底两万里》是__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主要讲述了在________号潜艇上发生的故事。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根据提示默写(1) 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2)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3)同学们为了丰富古诗词积累,在班里做起了“飞花令”游戏。

这次的指定字是“战”。

请你作为乙方参与游戏,填写诗句。

甲:黄沙百战穿金甲乙:________甲:古来征战几人回乙:________【注】“飞花令”是古时候的一种行酒令游戏。

行“飞花令”时,每次指定一个字,游戏双方轮流说出含有指定字的诗句,诗句不超过七个字。

(4)毕业在即,班委组织同学们制作毕业纪念册,一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了下面的句子,请你用古诗句表达类似的意思,并说说你的理由。

诗句: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9. (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中“风吹雨”有哪些含义?(2)根据你对全诗的理解,说说诗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0. (12分) (2019七下·海宁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间草木·槐花汪曾祺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

来了放蜂的人。

蜂箱都放好了,他的“家”也安顿了。

一个刷了涂料的很厚的黑色的帆布篷子。

里面打了两道土堰,上面架起几块木板,是床。

床上一卷铺盖。

地上排着油瓶、酱油瓶、醋瓶。

一个白铁桶里已经有多半桶蜜。

外面一个蜂窝煤炉子上坐着锅。

一个女人在案板上切青蒜。

锅开了,她往锅里下了一把干切面。

不大会儿,面熟了,她把面捞在碗里,加了作料、撒上青蒜,在一个碗里舀了半勺豆瓣。

一人一碗。

她吃的是加了豆瓣的。

蜜蜂忙着采蜜,进进出出,飞满一天。

我跟养蜂人买过两次蜜,绕玉渊潭散步回来,经过他的棚子,大都要在他门前的树墩上坐一坐,抽一支烟,看他收蜜,刮蜡,跟他聊两句,彼此都熟了。

这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高高瘦瘦的,身体像是不太好,他做事总是那么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的。

样子不像个农民,倒有点像一个农村小学校长。

听口音,是石家庄一带的。

他到过很多省,哪里有鲜花,就到哪里去。

菜花开的地方,玫瑰花开的地方,苹果花开的地方,枣花开的地方。

每年都到南方去过冬,广西,贵州。

到了春暖,再往北返。

我问他是不是枣花蜜最好,他说是荆条花的蜜最好。

这很出乎我的意外。

荆条是个不起眼的东西,而且我从来没有见过荆条开花,想不到荆条花蜜却是最好的蜜。

我想他每年收入应当不错,他说比一般农民要好一些,但是也落不下多少:蜂具,路费;而且每年要赔几十斤白糖——蜜蜂冬天不采蜜,得喂它糖。

女人显然是他的老婆。

不过他们岁数相差太大了。

他五十了,女人也就是三十出头。

而且,她是四川人,说四川话。

我问他: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他说:她是新繁县人。

那年他到新繁放蜂,认识了。

她说北方的大米好吃,就跟来了。

有那么简单?也许她看中了他的脾气好,喜欢这样安静平和的性格?也许她觉得这种放蜂生活,东南西北到处跑,好耍?这是一种农村式的浪漫主义。

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

他们结婚已经几年了。

丈夫对她好,她对丈夫也很体贴。

她觉得她的选择没有错,很满意,不后悔。

我问养蜂人:她回去过没有?他说:回去过一次,一个人。

他让她带了两千块钱,她买了好些礼物送人,风风光光地回了一趟新繁。

一天,我没有看见女人,问养蜂人。

养蜂人说:到我那大儿子家去了,去接我那大儿子的孩子。

他有个大儿子,在北京工作,在汽车修配厂当工人。

她抱回来一个四岁多的男孩,带着他在棚子里住了几天。

她带他到甘家口商场买衣服,买鞋,买饼干,买冰糖葫芦。

男孩子在床上玩鸡啄米,她靠着被窝用勾针给他勾一顶大红的毛线帽子。

她很爱这个孩子。

这种爱是完全非功利的,既不是讨丈夫的欢心,也不是为了和丈夫的儿子一家搞好关系。

这是一颗很善良、很美的心。

孩子叫她奶奶,奶奶笑了。

过了几天,她把孩子又送了回去。

过了两天,我去玉渊潭散步,养蜂人的棚子拆了,蜂箱集中在一起。

等我散步回来,养蜂人的大儿子开来一辆卡车,把棚柱、木板、煤炉、锅碗和蜂箱装好,养蜂人两口子坐上车,卡车开走了。

玉渊潭的槐花落了。

(1)阅读全文,根据原文内容补充以下框架图。

(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蜜蜂忙着采蜜,进进出出,飞满一天”,写出了蜜蜂多而忙碌,也是养蜂人忙碌生活的写照。

B . “北方的大米好吃,就跟来了”是女人选择养蜂人的理由;“有那么简单?”可以读出作者对这种轻率行为是颇有微词的。

C . “孩子叫她奶奶,奶奶笑了”表达出养蜂人妻子的高兴和满足,又因年纪轻轻被称作“奶奶”有点羞涩和别扭。

D . 荆条花是“不起眼的东西”,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所写的养蜂人夫妇也是一种平凡的、不起眼的人物。

(3)试分析文章最后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散文背后站着一个作家。

结合本文内容和下列材料,试对作者的写作特点作简要评析。

材料一:《人间草木》部分目录材料二:据作家苏北回忆,汪曾祺去世时,他的家人为每位来送行的人发了一份汪先生的手稿复印件,那篇手稿的题目就叫《活着真好呀!》11. (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科学是美丽的①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

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②事实是: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

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这恐怕与科学家有一定的关系吧,也许是他们沉浸于科学美中,自得其乐,忘记与大众分享了。

但也有例外,李政道近年来频频撰文著书,极力宣传科学美。

他曾经请了著名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作画描绘物理学的内涵美,这引起了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注目。

②旧金山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为宇宙的瑰奇美景倾倒,决定利用业余时间传播科学美。

威廉斯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天文物理是最美丽的。

还有什么比宇宙的诞生更美丽?还有什么比黑洞、多重宇宙和交响共鸣着的宇宙流更美丽?”威廉斯说得好!让我们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胧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双螺旋更具活力美?还有什么比“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精美?……③威廉斯为科学美所启迪,开始写科学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