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2年人教版数学教材改版修订后教材介绍-日照启新教育-小学数学部分-2012年秋季新学期小学更换教材
2012年人教版数学教材改版修订后教材介绍-日照启新教育-小学数学部分-2012年秋季新学期小学更换教材
(3)注重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为学生 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 境,在教材的创新、实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有 成效的尝试。
2.本套实验教材的主要优势
◎ 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 较好地处理了倡导新理念与具体措施可行性之间
的关系,改革举措具有可操作性。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 教材修订情况整体介绍点击进入 (日照市启新教育友情整理---专注中小学文化课辅导)
第一部分
本套教材实验版的实验与使用总体情况
. 内文页 . 一、本套实验教材的实验与使用情况
1.自2001年始,8个国家级实验区、4个志愿参加的实 验区以及河南省的部分学校使用这套实验教材,进行 了6年的教学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自2002年始,各省级课改实验区也逐步使用这套 实验教材。在以后9年中,使用这套实验教材的地区 和使用量逐年增加。到2011年秋季,使用这套小学 数学实验教材的地区和数量均达到同类教 材之首。
一、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
(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
在总结实验教材10年实验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 础上,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 版)》精神,注意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育教学新 理念落到实处,体现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提出的新要 求;同时,注意广泛听取并吸收小学数学教师和教 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教材的适宜性。
(四)教材修订的内容
1.落实《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为学生 获得“四基”、形成“四能”提供有效而丰富 的素材。 2.根据《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和 要求的变化,对教材结构进行调整和内容修订。
3.针对实验教材初次研制时,未能深入研究或 是当时尚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完善性处理。 4.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教 材内容结构上的问题、内容选择和要求上的 问题进行调整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修订。
(1)进一步加强在各个内容领域中对解决问 题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四能”的教学 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2)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 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 注意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的束缚。
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识的形成
过程,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提供机会。
④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⑤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
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⑥设置“数学广角”,安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
,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材修订的目标
1. 使教材的内容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体现数学的价 值,体现时代精神与科技进步,渗透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
2. 使教材的结构更为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
知规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 和会用数学的信心,获得数学的“四基”,初步 形成“四能”。
3. 使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 系严谨性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 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 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 教育的要求。 4. 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 形成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 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 恰当,装帧精美,学生喜欢的教材。
◎ 具有比较严谨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 教材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
儿童的年龄特征。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
程,注意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文字叙述准确、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具有新颖实用的立体化教学支持系统。
3.对各方面评价信息概括
◎ 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体现
. 封底页 .
托起绿色的希望
◎既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又保证了知识结构 的严密性;既关注学生的经验,又重视学生数学 能力的培养;并且体现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 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注意环境保护 知识的教育,可行性和适应性普遍评价较好。
第二部分
实验教材修订情况及修订后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特点
了近年来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观点,同时注意继 承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优良传统,在采取改革措施时反 映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条件;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 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 且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方面都起到了 突出的作用。
二、修订后教材的变化情况
(一)整套教材的主要变化 1.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教学内 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 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 理解。
2.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 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 索和可操作的案例。
3.系统调整“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使 所出现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特点、数学学习特点,更有利于学生获得 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5)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 供丰富的素材与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 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4. 精心设计学习和训练的案例和步骤,注意 使学生形成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
5. 设置过程性评价板块,为学生提供自我反 思与评价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 良好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修订的依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 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要求。 2. 实验教材10年实验研究和使用经验的总结 成果。 3.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实验教材提出 的意见和修改建议。
4.实验教材的编写者、研究人员多年来的 专题研究的成果。
(1)国内外教材的比较研究。
(2)针对难点问题的专题研究。
4.“综合与实践”的编排有所调整。 5.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 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 6.每册教学单元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三、修订后教材的特点
★仍具有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 ① 各部分教学内容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教育教 学理念。
② 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
二、各方对本套实验教材的总体评价
1.“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意见
(1)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努力体现教材的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积极探索 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新思想和新方法。 (2)较好地处理了新理念与具体实施之间的关系。 教材的整体结构注意不同内容的交错安排,符合学生 的学习特点。教材的呈现形式注意体现学生 学习的主体性。
5.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 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 的呈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 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
6.针对由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的观念、素材、 数据的落后进行修订,引进新观念、新技术的
应用、新数据、新素材等,使教材充分体现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⑦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对学生解决问题
能力的培养。
★修订后教材更为突出的特点:
1.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体现合理的教 学顺序和节奏,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 成数学能力。
2. 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 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3.加强“四能”的培养,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能力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4. 各部分具体教学内容的编排,均根据实验 教学的经验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对教 学顺序和节奏做了一定的调整,更利于学 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二)一年级教材的主要变化
1.“数与代数”的内容与编排结构与原实验 教材基本相同。 2.“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基本没有变化,但 编排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和编排结 构都做了调整,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