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PPT课件
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 “自相矛盾”的困境。
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想一想
找出句子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并纠正: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昨天上午下了一天的雨。
3、今天王明没有来,我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总结全文,回忆感悟
总结感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寓言故事叫《 自相矛盾 》, 它选自《韩非子 》,它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
自相矛盾
揭示课题
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 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 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了解寓言
寓
故事
言
道理
走近作者
韩非子,战国末期
韩国人,中国古代杰出 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 文家。《韩非子》是韩 非的著方法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读。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 2、译。结合注释,弄懂本文意思。 3、悟。明白文中道理。 4、背。熟读成诵。
初读感知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 /盾与矛/者,誉(yù) 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 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fú)能/应也。夫 (fú)/不可/陷之 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理解字义 1、鬻:卖。
求是,前后一致,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 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说 话、办事一定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千万不 要闹出“自相矛盾”的笑话来!
谢谢观看 欢迎指导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我的盾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用您的矛,去刺您的盾,结果会怎样呢?
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时世而立。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和没有刺不破盾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议一议
如果真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结果会怎样?
1、矛刺穿了盾—— 矛锋利,盾不坚固。
2、矛刺不穿盾—— 盾坚固,矛不锋利。
3、矛弯、盾穿—— 矛不锋利,盾也不坚固。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分组讨论,深入探究
说一说
1.楚国人可笑在哪里?
2.今天这么丢脸,回家后他会怎么想?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翻译全文
译文: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 “我的盾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又 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 能刺进去。”有人说:“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 果会怎么样呢?”那个人不能回答。所以说,不 能被刺穿的盾和没有刺不破盾的矛,是不可能同 时存在的。
分组讨论,深入探究
重点字词释义
2、誉:称赞、夸。
3、誉(yù)之曰:代词,指楚人的盾。
4、又誉其矛曰:他的。
5、陷:刺透,穿透。
6、吾盾之坚、吾矛之利、陷之盾、陷之矛: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
7、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助词,表示的。
8、何如:怎么样。
9、弗(fú)能应:不能应答。
10、也:语气助词。
翻译句子
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