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
课堂纪律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学生的表现直接直接影响如今课堂的纪律,而低年级小学
生的课堂纪律往往是最不好掌握的。

当老师在课堂发言的时候有学生会争着说话;课堂上有
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
答非所问. 怎样才能使我们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下面就简单地谈谈我的想法。

一、要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也是如此。

要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首先要做的
就是结合自己班上的具体情况制订班级学习制度、纪律要求等。

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自我
约束的方向,自我管理就有章可循。

比如,我们可以把课堂常规纪律要求分成几个小环节:
课前要把学习用品放在指定的位置,上课铃响后要迅速进入教室,安静坐好;上课要专心听讲,要说话先举手,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常规要求等。

这是我们低年级小学生课堂纪
律调控的第一步。

二、要符合实际,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很快,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既爱说又爱动,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但他们有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就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相信老师,他们对
老师的信任超过对家长的信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
该利用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感的这些心理特点来调控课堂纪律。

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
喊一些口令“小嘴巴,闭闭好,坐端正,背打直”、“123,坐整齐”或者老师也可以运用“看看
那位同学最遵守纪律“等这样的语言来让调控课堂纪律。

这样既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又能保证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低年级的小学生还有一个显著的心理特征,那就是自我意识比较强,很爱表现自己,很
少能顾及到其他人,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

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
话的时候会插话、接话,同学发言的时候,做些小动作,有时甚至在课堂上跑来跑去等。


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就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就彻底乱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
就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严格
遵守发言的纪律,有秩序地发言,不随意插嘴和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讲礼貌,尊重别人。


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并强化成习惯。

这种意识和习惯对课堂纪律
的调控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奖励。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对别人的赞美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情感沟通的需要”。

“奖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被广泛地接受和采用。

奖励不仅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还可以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学习的动机。

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
以多用一些奖励性的语言“回答得真棒”、“真聪明”、“观察得真仔细”、“作业完成得真好”或者
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五、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运用惩罚。

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合理的
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而且是必要的”。

惩罚对于控制不良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一种必要的手段。

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
的一种手段。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杀鸡儆猴”。

惩罚时一定要弄清事实,公平公正,合情合理,掌握一定的分寸,避免主观情
绪化和武断的惩罚,严禁体罚。

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都特别爱插话,老师话还没有说完,
就抢着发言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做一些小练习、小训练,但是不让违反纪律的学生参加,几次下来,爱插话的同学都会有所改变。

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惩罚时,老师必须让
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

六、要加强自我素养,热爱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良好的课堂纪律离不开老师的
调控,所以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

首先老师要
乐刚敬业,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才学修养,全方位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用丰
富的学识、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神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应该靠老师合理的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
中来。

其次,要热爱学生。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力量来教育学生,任何学生都有其闪光之处,都有自己的志向,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
和信任,所以我们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爱心和耐心,以极大的热忱和父母般地胸怀去关爱
学生,老师要保持情绪的稳定,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用良好的心态去感染学生,减少学生
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

老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
立融洽师生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营造和谐
的课堂气氛。

综上,是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虽然有不到之处,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

总之,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课堂纪律调
控自如,让学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