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碱金属铌酸盐无铅压电陶瓷性能及应用精品PPT课件
碱金属铌酸盐无铅压电陶瓷性能及应用精品PPT课件
Page 19
Page 20
❖ 在120℃以下时晶体转变为四方晶系4mm点群, 没有对称中心:
➢ TiO6八面体基团发生畸变,Ti4+沿4次轴相对O2− 移动12pm
➢ Ba2+也在同方向移动6pm ➢ O2−也偏离了正八面体 ——此时每个晶胞就具有自发非零电偶极矩,晶体
也就变成了热释电体。
Page 21
Page 6
自发极化与铁电畴(Ferroelectric Domains)
钛酸钡晶体中的电畴示意图 (a)反平行的180电畴;(b)相互垂直的90电畴
Page 7
束缚电荷和感应电荷
Page 8
铁电性 (电滞回线)
Page 9
1.2 发展无铅压电陶瓷的原因
对于成年人,铅的入侵会破坏神经系统、消化系 统、男性生殖系统且影响骨骼的造血功能
1.1 压电效应及其形成原因
压电效应(压电性):某些介质在应力的作用下, 发生电极化或电极化的变化,导致晶体表面出现 束缚电荷变化的现象
逆压电效应:在压电体的适当方向施加外电场会 导致压电体发生形变的现象
电能
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
机械能
Page 3
压电体(Piezoelectrics):具有压电效应的介质
(1-x)Bi0.5Na0.5TiO3-xBaTiO3
BNT-BT体系
(1-x)Bi0.5Na0.5TiO3-xNaNbO3
BNT-NaNbO3体系
Page 25
2.3 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简介
由二维的钙钛矿层和(Bi2O2)2+层有规则地相负交 替排列而成的化合物
——其化学通式为(Bi2O2)2+(Am-1BmO3m+1)2-。
但按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得的铋层状压电陶瓷,其压 电活性低,通常是致密度低,烧结温度高,难以极化
Page 15
❖ 最近几年:从无铅压电陶瓷研发结果及发明专利来看 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碱金属铌酸盐陶瓷体系和钛酸铋钠
陶瓷体系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热压法、活性模板法以及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高性能
无铅压电陶瓷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因为很多无铅压电陶瓷由于其成分或结构的特殊性,
碱金属铌酸盐无铅压电陶瓷性能及应用
Alkali Metals Niobate Lead-free Piezoelectric Ceramics
目录
无铅压电陶瓷简介 无铅压电陶瓷主要体系 KNN基无铅压电陶瓷 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 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应用前景
P酸铋钠Bi0.5Na0.5TiO3(简称BNT) 1960年由前苏联斯莫伦斯基(Smolensky)等人
发明的A位复合离子钙钛矿型铁电体 室温时属铁电三方相,居里温度为320℃ 优点: ➢ 铁电性强、压电性能佳、居里温度较高、介电常
数小及声学性能好等优良特征 ➢ 并且烧结温度低(1200℃以下)
Page 13
❖ 20世纪80年代:主要的无铅压电陶瓷体系有钛酸钡、 钛酸铋钠、铋层状结构及铌酸盐基压电陶瓷
铌酸盐钨青铜结构化合物陶瓷在成分和构造上的差别 对它的铁电性能有重要影响
➢ 研究得较多的钨青铜结构压电材料是铌酸锶钡单晶体, 作为陶瓷几乎没有关于压电和热释电性能的报道
➢ 利用模板生长(TGG)技术可以获得相对密度大于 95% 的“织构陶瓷”,具有较好的压电性能
Page 4
介质具有压电性(Piezoelectricity)的条件
其晶体结构不具有对称中心 ——在32中点群中有21种点群不具有对称中心,其
中43点群没有压电性,其余20种点群的电介质 都具有压电性。 另外,压电晶体还必须是离子晶体或者由离子团 组成的分子晶体
Page 5
石英晶体的压电模型
Page 23
缺点: ➢ 室温下BNT矫顽场大(Ec = 73 kV/cm),在铁电
相区电导率高,因而极难极化 ➢ 加之Na2O易吸水,烧结温度范围较窄,使陶瓷的
化学物理性质稳定性和陶瓷致密性欠佳 ——因此,单纯的BNT陶瓷难以实用化。
Page 24
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的改性体系
(1-x)Bi0.5Na0.5TiO3-xBi0.5K0.5TiO3 BNT-BKT体系
对于儿童,由于大脑正在发育,神经系统处于敏 感期,在同样的铅环境下吸入量比成人高好几倍
铅进入孕妇体内则会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 育,造成畸形、流产或死胎
Page 10
罗马帝国亡于铅中毒?
Page 11
唐太宗死于炼丹术?
传统压电陶瓷PZT
无铅压电陶瓷
Page 12
1.3 无铅压电陶瓷的发展历史
钛酸钡陶瓷的不足
居里温度低,工作温度范围窄,在室温附近有相 变,使用不便,不能应用于大功率换能器
性能同PZT差距较大,难以通过掺杂来改性,以 满足不同需要
烧结温度高(1300~1350℃),烧结有困难 ——主要用作电容器材料及PTC材料等方面。
Page 22
2.2 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简介
传统的陶瓷制备技术难以得到高性能的陶瓷。
Page 16
2. 无铅压电陶瓷的主要体系
Page 17
2.1 钛酸钡基无铅压电陶瓷简介
钙钛矿结构ABO3型化合物
Page 18
❖ BaTiO3在120℃以上时属于立方晶系m3m点群: ➢ Ti4+离子居于O2−离子构成的氧八面体中央 ➢ Ba2+离子则处于八个氧八面体围成的空隙中 ——此时晶体结构对称性极高,因此无偶极矩产生。
❖ 20世纪60年代:研究了以铌酸盐和钛酸盐为主的其他 一些同样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无铅压电陶瓷
如NaNbO3-KNbO3、Bi0.5Na0.5TiO3-Bi0.5K0.5TiO3等陶 瓷体系
➢ 其中NaNbO3基陶瓷具有低密度、高声学速度、介电 常数、机械品质因数及压电常数取值范围较宽等
➢ 但NaNbO3基陶瓷烧结过程中Na易挥发,且与铅基压 电陶瓷相比其性能较差,仍难以满足生产实际需要
Page 14
❖ 20世纪90年代:无铅压电的研究体系对象基本集中在 Nb系压电陶瓷及Bi状结构化合物
在Bi层结构体系中以ABi4Ti4O15(A为Ca、Bi0.5Na0.5等 +2价金属离子或复合离子)为主
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具有居里温度高,介电击穿 强度大,介电损耗低,性能各向异性大及温度、应力 性能稳定等特征,是适合高温高频领域的陶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