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悬臂梁施工方案

悬臂梁施工方案

武汉市和平至左岭高速公路武东特大桥主桥悬臂梁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武汉市和平至左岭高速公路武东特大桥主桥中铁七局项目经理部二00七年六月目录1.工程概况 (2)1.1工程概况 (2)1.2工程数量表 (3)2施工组织 (4)2.1施工准备 (4)2.2项目部机构 (4)2.3劳力组织 (5)2.3.1协作队伍的选择 (5)2.3.2劳动力管理和队伍培训措施 (5)2.4机械设备组织 (6)3.悬臂灌注施工方法 (6)3.1 0号梁段灌注施工工艺 (7)3.2对称悬浇的施工 (11)3.3边跨边块现浇段施工 (24)3.4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 (24)3.5线形控制 (27)4.保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28)5.安全保证措施 (29)6.跨既有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0)7.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5)◆编制依据:[1]武汉市和平至左岭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1标段第三册[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 《钢结构设计手册》[5]挂篮设计图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武东特大桥主桥位于武汉市青山区龚家岭与武汉重工锻炼公司(471厂)之间,跨越青化路、铁路编组站、武钢专用线、武汉重工锻炼公司、铁路专线武东中站和471厂铁路专线,属特大型桥梁。

本项目部承建武东公跨铁特大桥10#(K2+763.970)~13#(K3+005.050)墩,桩基,承台,墩身,梁体及桥面系铺装。

武东特大桥主桥全长241m,主跨115m,边跨63m,为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桥面全宽33.5m,双向6车道,上下行分幅设置,全桥位于R=1000m的圆曲线上。

设计时速度为100KM/h。

桥下净高不小于8.5m。

桥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实体墩,矩形截面。

10#、13#墩承台厚2m。

基础设4根直径为1.2m钻孔桩基础。

11#和12#墩承台厚3m,基础设8根直径1.6m的钻孔桩,其中11#墩与箱梁固接。

梁部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梁高3.5-7m不等,梁底按抛物线变化,箱梁顶面设5%横向坡度。

箱梁截面为单箱双室直腹板。

每幅箱梁顶宽16.5m,底宽8.5m,顶板厚25cm。

腹板厚分别为45cm,60cm,70cm。

全梁采用悬臂挂篮施工,三向预应力体系。

纵向预应力:顶、底、腹板索采用15-Φs15.20和12-Φs15.20钢绞线,内径ø 90mm金属波纹圆管,15-15和15-12型锚具,两端张拉。

横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束采用3-Φs15.20钢绞线,60×20mm塑料扁波纹管,BM15-3型锚具和BM15-3P固定端锚具,一端张拉,张拉端均设置在中央分隔带的另一侧。

横向预应力束纵向布置间距50cm。

竖向预应力: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直径25mm精轧螺纹钢筋,φ35mm铁皮管,精轧螺纹锚具,一端张拉,张拉端布置于梁顶。

管道压浆采用M50水泥浆。

主墩布置固定支座,边墩布置活动支座。

1.2工程数量表武东特大桥主桥悬浇梁主要工程数量表2施工组织2.1施工准备悬臂现浇连续梁正式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悬臂挂篮的制作和载荷试验。

2.0#块下的墩身施工。

3.协作队伍的提前确定。

4.C50高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选定。

5.施工所需的材料、机械设备的组织进场。

2.2项目部机构为确保全面完成现浇连续梁任务,成立“武汉市和平至左岭高速武东特大桥主桥中铁七局项目经理部”,其组成如下:项目经理:阮士杰项目书记:侯卫东常务副经理:王斌波项目副经理:周远杰罗吉祥汪世友项目部会计师:黄建平项目总工:周远杰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等三部一室。

机构框图如下:组织机构图2.3劳力组织2.3.1协作队伍的选择为了能保质保量完成武东特大桥主桥现浇连续梁的施工任务,必须在2007年6月确定协作队伍。

协作队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能力、施工经验,专业技能要过硬。

协作队伍的个数初步确定两支队伍。

2.3.2劳动力管理和队伍培训措施劳动力管理:在正式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设计标准、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施工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在施工人员进场时和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对特殊工种、危险区域操作进行专项安全交底。

在施工中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安全评比等活动,提高施工人员整体施工水平。

队伍培训:参加本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为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施工前,由我单位科技、安质部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家对本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和操作培训,主要针对本工程特点、技术难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操作工艺等有关知识进行培训,经理论和实践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

2.4机械设备组织本工程需要挂篮为菱形挂篮,其中左幅桥需挂篮4套,右幅桥挂篮4套,共计8套。

挂篮拼装和材料运输采用吊车施工。

主要的起重设备为25t的汽车吊2台。

混凝土输送泵2台。

每套挂篮液压千斤顶(10t)16台。

3.悬臂灌注施工方法每处悬臂灌注连续梁施工采用2套菱形挂篮,在2个主墩上分别对称平衡悬灌箱梁。

0#梁段采用在主墩身埋设预埋件搭设托架,在托架上浇注成形。

其它悬浇段在挂篮上对称浇注砼,边孔边部梁段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施工。

悬浇段和现浇段施工完成后,在中跨先合拢,形成两单悬臂梁,最后在边跨合拢,形成三跨连续梁。

边跨和中跨合拢采用吊模现浇合拢。

张拉合拢后钢绞线完成体系转换。

施工顺序为:[0#段施工]—[悬臂灌筑一般梁段边孔边部梁段]—[边孔合拢]—[中孔合拢]。

各合拢段砼灌注,选择在非温度变化剧烈日之夜间气温最低时进行。

为切实保证灌注质量,在合拢段两端截面间设钢支撑,并于顶底板上各张拉部分钢绞线,以临时锁定合拢端两段梁体。

合拢段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临时支座,解除一端活动支座临时水平约束,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张拉部分正力矩钢绞线。

施工时,悬灌两端施工设备的重量要保持平衡,并注意无左右偏载,两端浇注进度之差控制在2立方米以内。

3.1 0号梁段灌注施工工艺(1)托架架设及预压0#段托架设计及预压见专项施工方案。

为防止灌注的梁段因托架下沉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并保证梁段的线形与设计一致,除应提高托架刚度,拧紧各节点螺栓,减小托架上部结构变形外,还应对托架进行预压。

压载时间自压载结束到开始卸载为48小时,从开始加载就要布设好观测点(对称分布6点),观测次数为加载前、加载(0.1F、0.5F、1.0F、1.2F)、加载完成、加载12小时、加载24小时、加载48小时、卸载(1.0F、0.5F)、卸载后共12次。

根据观测的数据,分析、推断出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

通过预压将非弹性变形消除,根据弹性变形结果控制托架的抬高量。

施工中设专人负责测量,并进行抬高量计算。

(2)正式支座与临时支墩0号梁段灌注时,正式支座与临时支墩均先就位,活动支座并予锁定。

①临时支墩:由于桥墩与梁采用支座连接方式,正式支座不能承受施工中产生的不平衡力矩,故须设置临时支墩,用以临时固结锁定梁体,平衡施工中产生的不平衡力矩。

拟采用Φ1.2m钢管混凝土支撑,具体施工工艺见专向施工方案。

②正式支座:永久支座采用盆式抗震橡胶支座。

单向活动支座的上下导向挡块必须对正,固定支座上下各部件的纵轴线必须对正。

支座四角高差不得大于2mm。

(3)模板、钢筋模板安装顺序:底模→外侧模→内模→端头板→底板堵头板→顶板内模→顶板堵头板→外翼边板。

底模安装:底模采用特制大块钢模板,用侧模包底模的方法进行。

施工中注意控制底模平台标高和梁底线型。

侧模安装:侧模采用大块钢模,侧模及翼缘板下口焊接格构式桁架支撑,以防止倾覆。

其模板纵横轴与墩顶纵横轴相吻合,两侧侧模用对拉筋加固,以保证其整体刚度和尺寸的准确。

再安装木制堵头模板、并用支撑加固。

内模安装:内模采钢模板系统,保证腹板的几何尺寸,并按设计位置正确预埋预埋件和预留预留孔。

钢筋制作:为保证钢筋的绑扎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时在现浇梁段制作钢筋,在胎模内分段绑扎钢筋。

钢筋骨架外采用砼作保护层垫块,强度等级为C50,与梁体标号相同。

钢筋安装:底模定位后,先绑扎底板钢筋,后绑扎腹板钢筋,然后立内模,最后绑扎顶板钢筋,再放置预埋件。

波纹管安装:成孔采用波纹管成孔,利用定位钢筋与钢筋骨架绑扎或点焊牢固,尺寸偏差不得大于2mm。

波纹管在每段端部位置的准确性采用堵头填塞。

模板上将每个断面的波纹管的位置提前用氧气割出圆洞,然后将每个部位的波纹管对号放入。

(4)砼浇注砼采用一次浇注成型的方法。

待钢筋、模板、标高、轴线检查合格后方可浇注砼。

浇注砼时,先浇注底板,其次浇注腹板,最后浇注顶板。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控制分层灌注厚度和捣固质量,严禁直接捣固预应力波纹管,以防管道移位或漏浆进去。

混凝土灌注完后及时养护。

由于0#块砼方量大,0#块砼浇筑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底板,第二次浇筑腹板和顶板,底板浇筑完成后,待强度达到后浇筑腹板和顶板,在接头处处理好截面连接,凿毛必须到位,符合施工要求。

(5)模板的拆卸模板拆除顺序:堵头板→端模板→内模板→外侧模板→过人洞模→底模。

待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即可拆除堵头模板;砼强度达到75%以上,即可拆除内模;砼强度达到90%以上时,按对称同步原则张拉预应力筋,拆除托架,准备安装挂篮。

3.2对称悬浇的施工(1)挂篮的设计根据砼悬臂浇注工艺及对挂篮设计的技术要求,综合各种形式的挂篮施工特点、用钢量、钢材种类、操作工艺等研究比选后,决定采用菱形挂篮施工,走行方式为无平衡重走行方式,使桁架走行时的稳定系数大于2.0,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挂篮下通车净高不小于8.5m。

挂篮由承重系统、底模系统、模板系统(内、外)、走行系统、后锚固系统组成,挂篮的设计荷载为100t,当0#梁段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才可安装挂篮。

①承重系统每套挂篮由5片H型钢组合梁组成,菱形组合梁由4根H型钢主梁和1根H型钢立柱组成。

底横梁梁下设滑道,滑道固定在已浇筑混凝土梁上。

前上横梁:采用2根45a工字钢栓接于主梁前端上翼缘,横梁设翼缘侧模、底板、顶板竖向承重吊杆。

同时设平联与主梁连接,防止失稳。

立柱:底部接主梁中部上翼缘,采用IV级精轧螺纹粗钢筋与主梁前后端斜拉,作为斜拉杆,横向设有平联相互连接,保证主梁稳定性。

②底模系统底模长4.7m在砼悬臂施工中承担钢筋砼重量及施工机具重量,并兼做施工操作平台。

底模采用大块钢模板,模板平铺于底板纵梁上,纵梁在底板下采用3根36工字钢,腹板下采用5根45工字钢,采用钢板垫平。

底板纵梁与前下横梁、后下横梁采用栓接,前下、后下横梁均采用2根45工字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