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农林大学岩石与土壤复习资料(土壤学)重点

浙江农林大学岩石与土壤复习资料(土壤学)重点

岩石与土壤学资料第一章绪论1.土壤概念土壤是一种自然体,他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性。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过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植物对于来自土壤的生活要素(即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需求的能力。

3.土壤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场所。

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

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的场所:无机养分的有机化,有机质的矿质化,养分元素的释放和散失,元素的结合,固定和归还3)雨水的涵养作用占土壤水的1%-5%4)生物的支撑作用:植物根系的机械支撑,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环境变化的缓冲功能,污染物的“过滤器”和“净化器”(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3)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第二章矿物1.矿物、岩石、风化作用的概念1)矿物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2)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结合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叫做岩石。

3)受力影响引起岩石破碎和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个自然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气候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生物是形成土壤的主导因子,4.三大岩石的常见类型岩浆岩: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石英斑岩中性岩类:闪长石、安山岩、粗面基性岩类:辉岩、辉长岩、橄榄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沉积岩: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第三章土壤有机质1.土壤有机质含义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2.土壤有机质来源、类型、组成来源:1)植物残体、2)动物、微生物残体 3)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 4)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类型:1)新鲜的有机物2)半分解的有机物3)腐殖质组成:1)碳水化合物2)木质素3)含氮化合物4)树脂、蜡质、脂肪、单宁、灰分物质3.土壤有机质转化含义指土壤有机质在水分、空气、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极其复杂的转化过程。

4.矿质化和腐殖质的关系1)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是即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即互相独立,又互相渗透的两个过程。

2)矿质化过程是有机质释放养分的过程,又是为腐殖质合成提供原料的过程,没有矿质化过程就没有腐殖化过程;3)同时腐殖化过程的产物—腐殖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再经矿质化过程而释放养分以供植物吸收利用。

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1)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1)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2)促进植物生长发育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的疏松性,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4)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 5)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6)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2)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1)有机质可降低或延缓重金属污染 2)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具有固定作用3)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第五章土壤质地、结构和孔性1.土壤粒级土壤质地概念分类标准1)人为地将土壤单粒依它们的直径大小排队,按一定的尺度分为归纳为若干组,这些单粒组就称为土壤粒级。

2)为了区分由于土壤机械组成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差别,人们按照土壤中不同粒级的相对比例把土壤分为若干组和,依据土壤机械组成相近与否而划分的土壤组合叫做土壤质地。

3)该题答案不是很确定分类标准:国际质地制、美国农业部质地制、卡钦制基制和中国质地制2.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详见书P781)砂质土2)粘质土3)壤质土3.土壤结构体的定义和类型土壤中的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形态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或土壤结构体。

类型:1.块状结构2.柱状结构3.核状结构4.片状结构5.团粒结构4.土粒密度、土壤密度的概念及其作用1)单位容积固体土粒的质量,叫做土粒密度2)土壤密度是指单位原状土壤内干土的质量作用:p835.土壤孔隙度的定义及其类型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即土壤大小孔隙的数量。

类型: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第六章土壤水1.土壤水的形态分类及其有效性1)吸湿水无效 2)膜状水部分有效 3)毛管水有效 4)重力水无效水 5)地下水无效2.土壤质量含水量含义土壤质量含水量(%)= (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100 %3. 吸湿系数萎蔫系数或萎蔫点萎蔫系数或萎蔫点1)把干燥的土壤放入水汽饱和的容器中,土壤吸附气态水分子的最大含量称为吸湿系数(最大吸湿量)2)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或萎蔫点3)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或萎蔫点第七章1.土壤空气与大气差异1)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比大气高十至数百倍2)土壤空气中氧的含量低于大气3)土壤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比大气高4)土壤空气有时含有还原性气体5)土壤空气数量和组成经常处于变化之中2.土壤空气的运动方式1)土壤空气扩散(是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进行交换的主要因素) 2)土壤空气整体交换3.土壤热量来源太阳辐射能、生物热、地热4. 土壤热容量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5.土壤导热率指在面积为1 m2相距1 m 的两界面上温度相差1 K时,每秒中所通过该单元土体的热量焦耳数。

是评价土壤传导热量快慢的指标6.土壤水、气、热之间相互关系第八章1.土壤胶体的构造和性质构造:土壤胶体构造示意图——————————性质:1)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2)土壤胶体的带电性2.土壤电荷分为?定义?1)同晶置换一般形成于矿物的结晶过程,一旦胶体想成,他所具有的电荷就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故称为永久电荷。

2)电荷的数量和性质随介质Ph值而改变的电荷称为可变电荷。

3.土壤胶体类型(重点黏土矿物)在一定土壤pH值条件下,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称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5.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1)胶体数量(土壤质地)土壤胶体物质越多(包括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和复合胶体),则CEC越大。

就矿质胶体而言,CEC随着质地粘重程度增加而增加,所以粘质土CEC较砂质土要大的多。

2)胶体类型不同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量相差很大3)土壤pH值:土壤酸碱度影响胶体表面官能团中H+的解离,因而影响可变电荷的多少。

4)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中的腐殖质含有大量-COOH、-OH等官能团,当它们解离出H+时,可使胶体带有大量负电荷,而且腐殖质分散度大,具有很大的吸收表面。

所以腐殖质的CEC远远大于无机胶体。

6.土壤盐基饱和度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7.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1)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2)陪补离子的种类 3)无机胶体的种类 4)阳离子的非交换性吸收第九章土壤酸碱性1.活性酸潜性酸活性酸是指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离子的量。

潜性酸度是指土壤溶液中吸附的的H+、Al3+离子所引起的酸度。

2.土壤酸碱性调节1)土壤酸性的调节:一般采用施石灰的办法。

使用的石灰材料是生石灰(CaO),和熟石灰(Ca(OH)2)2)土壤碱性的调节施用石膏、硫磺(经土壤中硫细菌的作用氧化生成硫酸)和明矾(硫酸铝钾)、磷石膏、亚硫酸钙、硫酸亚铁、工业废料等,都能降低土壤碱性。

3.土壤缓冲性的定义当土壤加入酸碱物质后,土壤本身具有缓和酸碱反应变化的能力。

4.土壤具有缓冲性的原因1)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土壤产生缓冲性的主要原因。

2)土壤溶液中的弱酸及其盐类组成的缓冲系统3)土壤中两性物质的存在4 )在酸性土壤中,铝离子也能对碱起缓冲作用第十章土壤养分1.什么是植物的所必需营养元素大量元素:C、H、O天然营养元素, N、P、K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Ca、Mg、S中量元素,微量元素:Fe、Mn、Zn、Cu、B、Mo、Cl、(Ni)2.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存在形态N:无机态氮:铵态氮(NH4+) 、硝态氮(NO3-)、亚硝态氮(NO2-)、氧化亚氮、氧化氮和氮气有机态氮:可溶性有机氮、水解行有机氮、非水解性有机氮P: 无机态磷:水溶态磷、吸附态磷、矿物态磷、闭蓄态磷有机态磷:肌醇磷酸盐、核酸、磷脂K:速效钾、缓效钾、无效钾Ca:水溶性钙、交换态钙、矿物态钙Mg:水溶性镁、交换态钙、矿物态钙S:有机态硫(占90%以上)、无机态硫3.典型缺元素症状(主要微量元素)缺N缺磷植物缺磷抑制体内细胞分裂,使生长缓慢,缺磷体内植物蛋白质合成减慢,有氨基酸积累,同时营养器官内含有大量糖类,有利于叶内合成花青素,使叶子呈紫色、深绿色,根系发育不良,植株表现矮化现象,结实率下降。

缺K 玉米缺钾时,所形成的果穗尖端呈空粒,如能够形成籽粒也不充实,淀粉含量低。

缺Ca 1)生长点坏死 2)大白菜缺钙的典型症状:内叶叶尖发黄,呈枯焦状,俗称“干烧心”,又称“心腐病”。

3)苹果苦陷病(缺钙)缺Mg 1)由于镁在韧皮部中的移动性较强,缺镁症状首先出现在中、下部老叶上2 )当植物缺镁时,其突出表现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并出现失绿症。

3)失绿症开始于叶尖端和叶缘的脉间部位,颜色由淡绿变黄再变橙红或紫色。

4)叶脉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

缺S缺Fe 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发展到全叶淡黄白色。

如果树“黄叶病”;花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

中毒症状:水稻亚铁中毒“青铜病”、柑桔缺铁——黄叶病缺B 1)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

2)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3)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等4)过多症状:棉花、油菜“金边叶”缺Zn 1)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

2)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

3)过多症状: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缺Cu 1)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死斑点;2)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

3)过多症状:叶尖及边缘焦枯,至植株枯死缺Mn 1)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2)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甜菜“黄斑病”。

3)中毒症状:老叶失绿区中有棕色斑点,诱发其它元素的缺乏症缺Ni 1)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

2)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