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Social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一、课程目的、任务: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高等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语言发展的一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功能、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等有关知识,为正确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提供理论背景,提高学生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

必须要学生清楚而又灵活地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并能初步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个案情况进行评估测量,对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进行教育评价。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概述、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及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

大致了解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个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生理机制等,教学的重点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及其评价、以及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等内容。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述讲解法、实践观摩法、演示操作法、设计指导法、调查实验法等。

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教学的方式、方法应该基本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较强、全面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等。

实践环节主要采用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习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到不同的幼儿园2
次观摩见习社会教育活动,主要见习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社会规范教育活动、人际交往
教育活动和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等内容。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评价见习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写出一份具有较高质量的见习报告。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以及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在幼儿园集中三周见习内容,要求学生做儿童社会性发展个案观察与研究,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别差异及特点的能力,
并通过提交一份详细、完整的个案分析报告和制定教育对策,提高学生社会性教育的研究能力。

四、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参考书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2、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本课程采取见习报告、期中论文或读书笔记以及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幼儿园见习活动后,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每组结合见习内容充分讨论、评议相关问题,写成一篇见习报告,并派代表在课堂上做简短发言。

期末考试为开卷考试。

结合学生在幼儿园集中三周见习内容,要求学生做儿童社会性发展个案观察与研究,提交一份详细、完整的个案分析报告和制定
教育对策。

本课程的最终成绩,期末考试占70%,见习报告、课堂讨论等平时成绩占30%。

六、讲授大纲: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趋势第三节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流派第四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研究的未来展望第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学前儿童个性心理的发展
第二节父母与儿童的亲子互动
第三节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师幼互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
第三节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和性别角色的发展
第四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五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原理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第四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
第五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二节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三节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第四节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活动设计与实施
第六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第七章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
第一节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
第二节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技术
第三节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方案
七、教学时数分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见习教学大纲
childre n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见习活动共两次,主要是为了结合第六章学前儿 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与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和社会教育活动的 评价等内容的学习,观摩幼儿园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熟悉与了解幼儿园
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学习设计与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理 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见习的组织实施
1、选择2所具有儿童社会教育特色的幼儿园,在见习之前与他们联系,
提出观
摩的内容与要求。

2、任课教师深入幼儿园帮助教师修改教案、试教等,精心准备两节教学活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中 文) 名称:
Social educati on for young
(英 文)
课程编 号: 05101817
开课院 系:
见习学 8
课程总 时数: 学分:
适用专 学前教育06
课程负 业:

责人:
一、见习的性质 、目的、任务
学前教育学
张明红
3、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见习前的动员,提出见习时具体的观察记录和见习报告的具体
要求。

4、在见习时严格考勤,保证见习质量和效果。

5、见习后在幼儿园当场进行评析与反馈。

三、见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记录见习与观摩的社会教育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并整理成一篇教育活动
2、分析与评价见习与观摩的社会教育活动。

3、在全班或小组做交流发言。

4、交一份见习报告。

四、见习内容
儿童自我教育活动(1节)
社会规范教育活动(1节)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1节)
多元文化教育活动(1节)
五、见习方式和时间安排
观摩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见习时间初步定在第9周和第13周。

六、见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1、出勤情况作为考核成绩参考。

2、成绩评定以百分制计算,作为平时成绩之一。

七、见习注意事项及其它
1、要严格考勤,遵守听课纪律。

2、作好见习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