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
萨穆尔·宾——迷恋日本艺术,强调回到 自然中去
德方列——装饰风格纤美、被称为“女性 的赞美诗”
盖拉德——风格厚重结实,采用植物弯曲 纹样作为重点,注重材料的选择。
(2)现代之家:
朱丽斯·迈耶-格拉斐、阿贝 尔·兰德利等
设计风格特征与新艺术之家大 同小异,无论从观念上还是设 计形式特征都很相似,存在时 间不长,很快就解体了。
28
特点
在设计方面,其重视功能的思想、几何形式与有机形式相结合的造 型和装饰设计,表现出与欧美各国的新艺术运动相一致的时代特征 而又独具特色。但其反对新艺术运动对花形图案的过度使用,更强 调运用几何形状,特别是正方形和矩形。
29
风格
"维也纳分离派"的设计风格颇为大胆独特,虽然有许多取材于绘画 或自然题材的装饰,但往往采用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体式简洁, 线条和几何造型连续而有力,与“新艺术运动”风格所最求的自然 主义有机形态相距甚远。
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 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 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
文化背景
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启发
2、现代艺术潮流的影响 3、对东方文化艺术的借鉴
3
三大源泉
日
洛
哥
本
可
特
浮
可
式
世
式
绘
(
江
户
时
期
)
主张
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 直线几何形态。
7
特点
直线为主,形态、色彩简洁。
8
代表
2.新艺术运动——曲线派
10
主张
师从自然,崇尚热烈而旺 盛的自然活力。
11
特点
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 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
条,充满内在活力。
12
代表
3.比利时——“先锋派运动”
31
克里姆特的作品强调个人的审美趣味、情绪的表现和想象的创造,他的作品中既有 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的哲理性,同时又具有东方的装饰趣味。他注重空间的比例分 割和线的表现力,注重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格。他那非对称的构图、装饰图案化的造 型、重彩与线描的风格、金碧辉煌的基调、象征中潜在的神秘主义色彩、强烈的平 面感和富丽璀璨的装饰效果.使画面弥漫着强烈的个性气质,对绘画艺术和招贴设 计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 和现代设计的奠基人之一
主张:1、强调技术的作用; 体现材料的特性;功能第一的原则。2、提出设计的最高原则; 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程序明确清楚。
影响:青年风格、包豪斯
22
享利•凡德•威尔德堪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比利时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 论家和建筑家。他对于机械的肯定,对设计原则的理论,以及他的设计实践,都使 他成为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06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一所工艺 美术学校,成为德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初期中心,日后又成为世界著名的包豪斯设计
这是,他于1899年设计的烛架,可 以看作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它巧妙 地阐述了设计师有关线条的理论, 成功的将树枝线条的节奏转化为抽 象排列的曲线。
24
亨利·凡德·威尔德 1899年设计的特鲁朋公司海报
二十人社
始于19世纪80年代。1881年,由奥克塔•毛斯创办民主色彩浓 厚的艺术刊物《现代艺术》,宣传新艺术思想。在他的组织下, 一批有志于艺术与设计改革的青年在1884年组成了一个前卫小 组二十人小组,他们通过举办一系列艺术展览,展示当时欧洲 最前卫的艺术作品,使比利时人了解当时前卫艺术发展的状况, 接触现代艺术思想。二十人小组推威尔德为他们的领袖,从 189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设计沙龙展示各种各样的产品设计 和平面设计。1894年,这个小组改名为“自由美学社”。
名 称:《吻》 作 者: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创作时间:1907~1908 年 尺 寸:180 ×180cm 类 别:银,金叶,布面油画 收 藏:奥地利,维也纳,奥 地利美术馆
33
餐具
34
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运动与其它欧 洲国家的明显不同特征
其他国家
强调有机外形、曲线装饰 注重自然主义表现
奥地利
接近英国的艺术与工艺运动风 格
造型简单明确
注重简单的几何外形
简单的直线与自然主义形态吻 合
35
法国是发源地和中心,它具有两个中心: 首都巴黎和南斯市。 南斯的家具自成体系,成为设计史上颇有 影响的南斯派。 巴黎——从建筑到平面设计无所不包
5.法国-“新艺术画廊”
巴黎
(1)新艺术之家:
受日本和中国家具的影像较大; 盖勒的设计思想具有强烈的自然
主义的倾向,他是法国“新艺术” 运动中最早提出在设计中必须考 虑功能重要性原则的设计家,无 论他的设计是否达到这个原则, 这种提法在设计史上是很有意义 的。
39
陶瓷设计
40
盖勒风格
41
1889
建法 பைடு நூலகம்国
新 艺 年术 ,的 由精 建致 筑之 师作 艾: 菲埃 尔菲 所尔 设铁 计塔 。
7.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风格特点
初期,与“新艺术运动”风格相似,反对工业化和机械化,主张自然主义 的曲线和有机形态; 后期,与奥地利“分离派”风格相似,主张直线和简单几何形,强调功能 第一。 它一方面强调装饰,推崇新艺术运动自然主义曲线图形,另一方面受到德 国传统木刻版画和中世纪字体的影响,具有相对简洁的、线条硬朗的独特 风貌。重要人物有:奥托·艾克曼、约瑟夫·塞特勒、汉斯·克里斯蒂安森, 以及现代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等。
埃菲尔铁塔对新艺术运动的 意义决不能牵强附会地理解 为只是从塔尖到塔基那条大 曲线,或者塔身上面一些铁 铸件图铁塔夜景案花边:铁 塔恰如新艺术派一样,代表 着当时欧洲正处于古典主义 传统向现代主义过渡与转换 的特定时期。
43
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Jugendstil),得名 于《青春》杂志。“青春风格”组织的活动中心设在慕尼 黑,这是新艺术转向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正当新艺 术在比利时、法国和西班牙以应用抽象的自然形态为特色, 向着富于装饰的自由曲线发展时,在“青春风格”艺术家 和设计师的作品中,蜿蜒的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节制,并 逐步转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
45
雷迈斯克米德(Richard Riemerschmid,1868—1957)是“青春风格”的重 要人物,他于1900年设计的餐具标志着一种对于传统形式的突破,一种对于 餐具及其使用方式的重新思考,迄今仍不失其优异的设计质量。著名的建筑 师、设计师贝伦斯也是“青春风格”的代表人物,他早期的平面设计受日本 水印木刻的影响,喜爱荷花、蝴蝶等象征美的自然形象,但后来逐渐趋于抽 象的几何形式,标志着德国的新艺术开始走向理性。1912年,由德国德累斯 顿一家工场生产的挂钟便完全采用了几何形式的构图,这一设计异常成功, 直到20世纪60年代每年还能卖出上千个。
4
关键词
1.直线派 2.来源于自然形态“曲线风格” 3.“先锋派运动”
-比利时 4.“维也纳分离派”运动
-奥地利 5.“新艺术画廊”
-法国
6.埃菲尔铁塔 7. “青年风格”运动
-德国 8.建筑师戈地 9.阿尔丰斯.穆夏 10.新艺术王子
——比亚兹莱
5
1.新艺术运动——直线派
6
特点:①艺术化特点 ②陶瓷运 用于建筑特别是建筑表面装 饰 ③受东方特别是中国和日本 的
影响:日本主义运动。采用流 釉、挂釉、窑变、无釉陶胎、 非完整造型等等东方瓷器工艺。
影响:没有打破简单手工业限 制,与这场运动过于沉重的手 工艺传统有密切关系。
艾米尔.盖勒
盖勒遵循新艺术运动的风格,采 用大量的动植物纹样,避免直线 而采用曲线;
14
简介
比利时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 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主要的设计组织有 1884年成立的“二十人小组”和后来由它改名的自由美学社。重要 的代表人物有维克多·霍尔塔(Victor Horata 1861—1947)和享 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
(3)六人集团:成立于1898年
性质:由六个设计家组成的松散团体,影响比 前两个集团大的多,他们的关系相当松散,但是 设计思想比较一致,都强调自然主义,提倡回到 自然。
代表人物:吉马德、卡拉宾
37
设计元素:玻璃、铸铁、花卉、藤蔓等
38
南斯
陶瓷设计
时间:19世纪30年代
代表人物:查普列特、德拉哈 切、萨穆尔·宾、穆勒
.
6 埃 菲 尔 铁 塔
42
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出在一个变革的时期,铁 塔是现代主义作品,反对古典的穹隆顶模式。 19世纪的巴黎依然是仿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 风格,体现于建筑上是恢复穹隆顶的风尚, 埃菲尔设计的铁塔反了传统。铁塔是钢铁结 构建筑,自从“水晶宫”作为历史上第一个 利用玻璃、钢铁和木材建造出的大型建筑物 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源头之后,还没有能与之 媲美的城市建筑产生。
15
维克多·霍尔塔(Victor Horata)
维克多•霍塔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要从事建筑及室内设计,他的建 筑设计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注重装饰,受自然植物启发的“鞭绳”线条到处可见,在墙面装饰、门 和楼梯中十分突出; 二是建筑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塔赛勒公馆是霍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该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叶、枝、涡卷精细图案构成的起伏运动。室内遵循华 丽的新艺术设计。门厅和楼梯带有彩色玻璃窗和马赛克瓷砖地板,饰有盘 旋缠绕的线条图案,与熟铁栏杆的盘绕图案、柱子和柱头、脊突拱廊以及 楼梯圆形轮廓相呼应,整体和谐统一。而霍塔公馆则为维克多•霍塔设计生 涯的巅峰之作,新艺术建筑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