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鲁氏菌病最全总结

布鲁氏菌病最全总结


诊断标准
确诊病例:具有临床表现*,并经实验室检查确认感染的病 例,即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和培养出布鲁氏菌;或血清学检 查阳性,指在同一实验室进行布鲁氏菌凝集试验的检测, 恢复期(2周以上)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效价比急性期 上升4倍以上; 或免疫荧光检测证实临床标本中存在布鲁 氏菌的感染。 * 临床表现的特点是急性或隐袭发热、盗汗、疲乏、食欲 减退、体重下降、头痛和关节痛。
谢谢观看! 2020
更多内容参见医脉通诊疗知识库布鲁氏菌病
治疗
更多内容请参见医脉通诊疗知识库布鲁氏菌病治疗
医脉通诊疗知识库是什么?
开放的医学专业知识平台 采用维基模式,汇聚各专科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 共同参与编写 实时更新、不断完善 新的诊疗指南、临床经验、文献资料等不断补充到相应的条 目下 以疾病为核心的知识架构 围绕具体疾病构建诊疗知识,每个疾病都遵循客观的诊疗过 程,包括基础知识、预防、诊断、治疗、预后随访、临床资 料、文献资料 更多请点击医脉通网站
布鲁氏菌病简介
全球均有人类和动物感染的发生,但大部分在欧洲和非洲的地中海国家、 中东、印度、中亚、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某些国家的发病率超过 10∕10万人口,尤其在贫穷的农村地区。 布鲁氏菌病主要通过食入受污染的动物产品、或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 接接触而感染。目前该菌被认为是B级生物恐怖剂。高风险职业包括农民、 兽医、屠场工人等。人与人之间传播很少。 布鲁氏菌病的确诊依赖于多次反复的血或骨髓培养。血清学诊断采用试 管凝集试验,特异性IgM>1:160可确诊,IgG效价1:100或双份血清效价 4倍以上升高有意义。 针对布鲁氏菌病的治疗主张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和多疗程疗法,以减少 复发率。
更多内容可参见医脉通诊疗知识库布鲁氏菌病
更多诊断内容见医脉通诊疗知识库布鲁氏菌病
疾病演变
布鲁氏菌病一般预后良好,未经抗生素治疗者一般1- 3个月内可康复,但易复发,部分病例可达1年以上,及时 治疗病程可大为缩短。急性期患者经抗菌治疗后,约有10 %以上复发,常发生于急性感染后数月,亦有治疗后2年 发生者。该病可因急性期没有适当治疗而发展为慢性,慢 性期可有局限性病灶的后遗症,如关节和脊柱强直、肌腱 挛缩变硬等。近年来,本病病情有逐渐减轻的趋势,各系 统损害减轻,可能与流行地区较广泛的预防接种和抗生素 的普遍应用有关。
流行病学
布鲁氏菌病是全世界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每年 大约有50多万的病例 [1]。尽管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发现了布鲁 氏菌病及其传播手段,但该疾病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
关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点请参见医 脉通诊疗知识库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部分
病因
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为布鲁氏菌,革兰氏染色阴性、部 分抗酸、需氧、兼性细胞内球杆菌或短杆。无荚膜、质粒 和鞭毛,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硝酸还原酶和脲酶阳性。 现已分离到以下几种:
布鲁氏菌病最全总结
作者:医脉通
布鲁氏菌病简介
人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热( Mediterranean fever)、波状热(Gibraltar fever,)、马尔他热(Malta fever),由布氏菌属引起,是世界上最常见的 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症状轻重不一,潜伏期平均1-2个月。 常见症状有发热、多汗、关节痛、体重减轻和全身疼痛,伴有睾丸炎、脑 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发生心内膜炎。病死率低,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对人类致病的布鲁氏菌种主要有以下4种:羊种布鲁氏菌(Br. Melitensis)、牛种布鲁氏菌(B r. abortus)、猪种布鲁氏菌(B r. suis)和 犬种布鲁氏菌(B r. can床表现*,且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与确诊病 例有密切接触;或具有临床表现*及血清学的支持(症状出 现后,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血清标本中布鲁氏菌凝集效价 ≥160) * 临床表现的特点是急性或隐袭发热、盗汗、疲乏、食欲 减退、体重下降、头痛和关节痛。
诊断程序
鲁氏菌病可累及生殖泌尿、胃肠、肝胆、网状内皮、心 血管和肌肉骨骼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诊断布鲁 氏菌病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 主要包括:病 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