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调研人付强调研时间8月2号-12号审核人员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前言: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基础,通俗地说,社会财富来源就是人力资源。
由此看来,人力资源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地运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应,是我们人力资源研究的重点。
中国是全球的人口大国,占有世界25%的人口,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所以我们中国不但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带来腾飞的动力,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今天中国的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极,中国的GDP已位居全球第二,并拥有雄厚的外汇储备。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全球经济增量迅速放缓,并多次出现触底现象,大量从业人员转眼间成为了无业游民,失业率的迅速上升,从深层面来说,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从社会层面来说,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对社会基本保障制度等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中国在此次危机中迅速做出反应,投入近六千亿美元的资金,用加快社会建设的方法拉动内需,此举不仅鼓励了中国公民的消费信心,新建的基础设施对将来的经济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国家大量资金刺激经济,有效地控制了失业率的上涨,保障了就业,从而将一切带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我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意义相当大,保障了就业,就能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去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人民的收入能得到保障,这也保障的市场消费的增长,继而全面拉动内需,所以,在金融危机中中国最先迈出泥潭,经济开始复苏。
综合各方面,总而言之,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何有效地利用好人力资源,这不仅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不管是对企业公司而言,还是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而言。
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了管理学研究中重点发展课题。
广州市是我国最早开始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三十年的改革,三十年的发展,改革的春风给这座原本名不见传的城市跃居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重市,GDP 居全国前列。
随着经济的持续飞速地发展,不仅使广州市原有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许多新的企业在此驻足,这就更加加快了广州经济发展的步伐,从而使广州成为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的经济体温计。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在广州市蓬勃发展起来,仅仅靠广东本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已难以维持,因此,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进广州,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但也使广州人口数量急剧膨胀,达到了城市可容纳人口的极限。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走进广州,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随处可见,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优美的环境与舒适的气候,加上政策的支持,我想,这是吸引大量投资商的重要原因,每一地的经济建设,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
试想,如果一个地方连最基础的公共基础设施都不完善的话,道路没保障,水电没保障,通信没保障,环境没保障,谁还会来此投资?笔者最终到达广州市番禺区的石矶镇。
这是一个靠番禺郊区、可以说是位于城乡的边界线上的一个小镇,虽然如此,但它在各个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从道路基础设施、公交等方面,这个小镇和湖南湘乡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走到镇区道路上,随处可见各种小工厂、公司,相当的集中,我不知道像这种小规模的小工厂在这里一共有多少,数据只能从工商部门获得。
这么多的小工厂齐聚在这里,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场地租金便宜,小企业发展之初一般可周转资金不多,无法建立自己的生产工作设施,所以选择了租借场地。
在街道上,人流量相当大,虽然这是一个偏僻的小镇。
不过,在这些人里面,当地人占少数,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正因为大量的流动人口,不仅为当地公司企业的生产需要提供了人力资源,也带动了当地的商品经济发展。
走过街区,看到的不仅是大量的流动人口,同样,让笔者吃惊的是这里到处都贴着“招工启示”、“招聘启示”之类的,一路走过去,随处可见。
经了解,现在很多厂子、公司都招不到人,有时就是单单的流水线工作人员都招不到,更别说技术人员了,这也成为制约一些公司、厂子扩大规模发展的一个瓶颈。
我相当吃惊,如果不是亲自来这边,我一定想不到这边的用工荒竟已严重如此。
在湖南,我们似乎体会不到用工荒的情况,各企事业单位岗位基本都能达到饱和状态,求职者竞争相当激烈。
经过了解后,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与造成“用工荒”的一些原因。
首先,从当地大多数公司发展的规模来说,规模小的企业占大多数,许多企业建立时间不长,正因为如此,所以造成了招工难的问题,如今大多数的求职者所向往的都是大中型知名度高的企业,管理规范,有着完善的工作、生活基础设施,极少有人会选择到起步不早,规模不大的小公司、小企业工作,即使对方开出的待遇条件和大型企业相当,他们也还是会选择去大型企业,所以,一方面造成就业难,求职竞争压力大;另一方面,招工难,人力资源不够。
后者是针对于小规模企业而言的。
如何解决大小企业之间的人力不平衡,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其次,从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设施方面来说,也“促使”很多求职者向大中型企业倾斜。
作为求职者,他在乎的不仅是工资报酬的多少,也在乎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好坏。
在石矶镇的公司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生产工作场地,现有场地都是租借的,更别说配套的生活设施;第二,从工作环境来分析,这种工坊式生产车间中条件相当简陋,很多车间在炎炎的夏日没有空调,车间酷热难忍,空气质量相当差,如此环境和那些大中型企业来比,相差太远,所以也造成了小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其次,从制度组织结构上来分析,也能明显得出结果。
小公司企业因为规模小,生产产品相对单一,因此,很多企业没有完整完善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上面不规范,不科学。
虽然是一个公司,但老总手下拥有的部门却很少,建立的是极其典型的直线型组织结构模型,缺乏中低层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公司的老总要具有极高的综合管理水平,是一位全方位的全能管理人才。
但实际上,在这里,笔者认为,拥有全方位管理能力的老总应该不多。
在管理学里面,直线型组织结构虽然拥有简单、成本低、易下达指令、管理快捷的优点,但是由于它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太高,而实际中的管理者又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从很多方面都阻碍了公司企业的发展,我们中国有句古话:人多力量大。
同样,在公司的管理层中,多人的思想综合起来的决策也一定会比一人独断的要完整,考虑要周到。
虽然它会增加人力成本,但是笔者认为,随着企业的扩大规模,我们在增产招工的同时,也要开始组建部门,这样才能更好地分工协调,权责分明,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的道路,这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有利的。
然而,在石矶地区的公司企业在招工扩大规模时却并没有这样,公司依然还是以前的直线型组织结构,招聘的人员大多放在车间里、流水线上,依然是老总高度集权制,没有规范的科学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与奖罚制度,这就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也是公司为什么招不到人、求职者为什么不愿去这些小企业工作的原因,老总的高度集权让很多人感觉在公司里面没有晋升机会与发展前途。
最后,据笔者了解,很多外来务工者进入这些小企业时,很多企业没有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因此,对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没有一个安全的保障,这也是小企业招工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造成小企业招工难的原因还有很多,有来自企业自身的,也有来自求职者的,如何在求职潮中解决这种用工荒的大问题,笔者认为还得多方协调、多方面采取措施才行。
另外,在这次见习中,我们还谈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留住现有人才的问题。
据介绍,现在石矶企业不仅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也面临着辞职潮的尴尬,如何留住现有的工作人员,笔者认为关键还得从企业管理者自己做起,以德服人,用德感动人,在此同时,改善工作与生活条件也是一个办法;除此,还是要有科学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与奖罚制度、晋升制度,让优秀的工作人员有发展的空间。
从法律方面来说,利用劳动合同法来约束活跃的辞职潮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从员工进入企业开始,就为其签订有效合法合理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能保证劳动者不会轻易离职或“跳巢”,但这同时也要求企业自己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不违法行事(据了解,广州现在的岗位最低薪酬上调为1100元,当处于销售旺季拥有大量订单时,企业需要大量的员工,从而大量招聘;但到了销售淡季缺乏订单时,依然要保障这些员工月薪1100元,即使没有任何订单也依然要照付,这就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增加了某些成本,为了避免或者减小这些风险与成本,有的用人单位会做出损害劳动者利益的事,例如提前结束合同、拖薪欠薪等)。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还可以政府介入,劳动部门、信用等部门可以联合建立企事业单位以及劳动者的信用档案记录,当企事业单位因违反劳动合同法受到劳动者举报时,信用档案中就能记录,这能作为政府相关评估部门以及是否支持发展的一个依据;同样,当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时也能记录存档,这可以影响到该劳动者以后的求职,所以笔者认为,这一套系统既能适当解决辞职潮的问题,也能解决其它相应问题,可以一举多得,既能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同时也能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更是法律、信用制度的一种进步与创新。
我们在石矶大街小巷里转时,常常发现在一些小巷子里面存在大量的小作坊式生产车间,既没有标识有没有名称,更不见什么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营业证,我们无从断定这种小作坊企业是否经过了工商部门的注册批准,但由此而想到的是,在这种生产型产业区,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监管与排查力度,对实有困难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支持,坚决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这对公平竞争、合理利用资源、净化投资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今天的亚运城市广州,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因而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这座城市,今天,它的人口已超过千万,成为全国少数几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大量的人口也意味着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这对促进广州市、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去调配这些宝贵的资源,这是政府在重视经济建设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难点,这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方,值得从事人力资源研究与管理的人员去研究与开发。
付强2010年8月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