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MA防水层施工技术作业指导

MMA防水层施工技术作业指导

中铁十二局集团佛山西站工程项目经理部二分部技术交底书编号:FSX-SG3-J-主送各工区技术主管日期2015-9-1工程名称防水层施工根据图号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一、使用范围:佛山西站SG3标所有桥面和结构承轨层防水层施工。

混凝土基面为底涂层,材料为MMA-I(C)型,底涂厚度 0.2-0.3mm;表层为防水层,材料为 MMA-Ⅱ,厚度2.0mm。

在结构承轨层伸缩缝处防水层厚度为3.0mm。

简支梁道砟接触面防水层厚度不得小于2.5m。

双线连续梁防水施工范围单线连续梁防水施工范围连续梁防水范围按图示施工,简支梁防水范围挡砟墙60cm高,A、B竖墙防水高度为平盖板底。

结构承轨层上水、卸污管沟防水高度为平盖板底540mm并在伸入管沟墙50mm,内侧不设MMA防水。

结构站台梁底部挡砟墙防水高度如图示上翻至站台板底,水沟内外侧均做MMA防水。

结构与桥梁、结构与结构竖向伸缩缝防水同楼面变形缝防水,并增设岩棉防火带。

结构承轨层具体做法参见04CJ01-03和广枢佛山西站施(建)-01-02-01第224、225、226页对应节点施工图。

三、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防水层施工队伍要配置做防水所需设备,每个防水层作业队的主要设备配置为:防水层施工主要设备配置表(一个工作面)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抛丸打磨机台 1 含吸尘装置2 喷涂机台 2 含自动喷枪3 发电机(75KW)台 14小型运输机 辆 1 5空压机 台 1 6小型角磨机 台 4 局部打磨 7小压辊 个 3-5 搭边及细部滚压 8滚动刷、毛刷 个 3-5 基层处理及涂料 9 腻子刀 把 3-5 嵌填密封材料2.防水层施工前,施工队要根据技术交底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3.每个施工队做防水层施工前要先做工艺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二)、工艺流程(三)、桥面混凝土基层处理1、检查混凝土外观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并且做详细的记录,所有涂防水膜的混凝土面板必须使用机械工具处理,如真空喷砂清理等,使表面平整并达到一个粗糙度,为涂布基层处理剂前做好预备工作;使用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涂料(厚度范围在1mm 到3mm 之间),其表面处理的粗糙度在CSP3~CSP5。

抛丸的控制标准以目测无浮浆为准,承轨层面及梁面粗糙度控制在SP3为宜。

倒角及泄水孔位置采用SP2粗糙度对照见下图所示。

施工前准备 下水囗及基层处理 基层灰尘,浮浆处理细部基层处理剂 质量验收 质量检查 大面基层处理剂 防水层施工粗糙度对照图承轨层和桥面喷涂MMA防水层基层处理采用抛丸工艺,即利用抛丸机,抛除梁表面的浮浆。

使用抛丸处理的表面粗糙均匀;不会破坏原基面结构和平整度,并且可以完全去除浮浆和起砂,100%“创面”,露骨;但同时不会造成骨料的松动和微裂纹,为增强防水材料在表面的附着力并提供一定的渗透效果。

基层处理设备采用具备同步清除浮浆及吸尘功能的设备、带有驱动行走系统的自循环回收的抛丸设备来进行桥面混凝土基层处理。

轻度抛丸抛丸机速度选用4~5档,行走速度15~18m/min,丸料规格采用S390。

大面积抛丸展开之前应进行抛丸工艺试验,确定最佳丸料规格、丸料流量即最佳电机负载、抛丸设备行走速度等关键工艺参数。

抛丸工艺参数确定后,按照图顺序进行大面积抛丸处理,处理完成后注意保洁。

执丸施工顺序图抛丸过程应连续作业,如因特殊原因造成抛丸停机,在下次重抛之前将机器倒退30cm左右,再重新开始抛丸,待机器行走过去后,应及时检查搭接区域抛丸质量,如有遗漏再进行补抛。

桥面、防护墙根部局部混凝土找平处理时,可使用角磨机,不得出现明显凹凸沟痕,做到棱直面平,确保防水层有效粘结。

对桥面上存有的不良附著物清除,包括油污、浮浆、养护剂、附着不良物、苔藓、水藻和其他杂质等;2、用修补找平腻子对混凝土基面上的局部大孔、深孔等缺陷进行修补。

基层修补均为人工操作。

修补完毕,仔细检查,做到基层表面无肉眼可见的缺陷。

裂纹宽度大于0.2mm时,应采用环氧砂浆单独修补。

尽量封闭所有的针孔、坑洞等缺陷。

(三)、基层处理剂施工桥面混凝土基面处理合格后,等梁面符合施工要求,进行基层处理剂施工。

基层处理剂为喷涂或滚涂MMA基层处理剂于混凝土基面,涂布率为0.2㎏/㎡、厚度为0.2-0.3mm;当基层处理剂完工固化后,必须通过报检合格后,才可进行MMA防水层施工。

基层处理剂完工后禁止车辆经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检查基层处理层,应无粘着或接触时不感柔软,否则应给额外时间让基层处理层彻底干固,一般情况下基层处理剂涂布后1个小时即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四)、防水层施工当基层处理剂完工固化后及试验合格后,进行MMA防水层施工。

1)施工要求(1)施工温度范围为5℃~40℃,在施工时不作防水系统的位置应先作临时保护。

(2)防水膜施工应连续施工,若因天气等问题造成防水膜喷涂中断,则应预留出搭接位置约50㎜宽;第一层施工后半个小时即可施工下一层。

当下一层施工搭接该位置时,如因搁置时间已超过24小时,则搭接位置应用丙酮擦拭涂层表面,基层处理层只用砂纸轻轻打磨便可。

(3)四级以上强风天气不宜进行桥面防水层施工;施工周围的环境相对湿度不高于95%,施工时基面温度应该在露点3℃以上;遇下雨、下雪、结露等气候条件时,严禁MMA防水层涂布作业;2)施工工艺(1)取2mm厚度防水膜,为满足施工要求应分两层施工,为避免漏喷、针孔和检查漆膜的厚度,应分为不同颜色。

(2)防水膜A组份与B组份的比例是1:1,在喷器内度量和搅拌混合,未连接到喷器之前,不能在其他容器内混合A组份与B组份。

(3)MMA防水膜最小厚度要求:本工程为有砟轨道,厚度不小于2.5mm。

待面层防水膜固化后,检测防水膜总厚度和防水膜表观情况,对局部地区进行手工修补。

(4)MMA防水材料用量:1mm干膜厚度用量为1.3kg~1.5kg/㎡; 2mm干膜厚度用量2.6kg~3.0kg/㎡; 3mm干膜厚度用量3.6kg~4.5kg/㎡。

(5)以上喷涂施工MMA防水膜期间喷涂以最少每50㎡量度一次。

五、验收防水层施工完成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质量验收。

六、关键施工工序6.1后浇带防水处理站内结构承轨层后浇带做为防水薄弱环节,在防水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要求处理。

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

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

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UEA,掺量为12%—15%)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后浇带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按要求施工MMA防水层,防水施工时必须选择好天气,不得在该处造成防水膜喷涂中断后在搭接。

后浇带两边各2m按建筑设计图防水要求加厚至3mm,分三层施工,同时避免漏喷等情况。

6.2施工缝防水处理施工缝部位均应铺设防水加强层。

在浇筑施工缝混凝土前,必须严格按施工要求凿毛,露出新鲜混凝土面,并采用增设Ф12-16钢筋加强施工缝部分。

施工缝混凝土满足防水要求后,按要求抛光,粗糙度达到设计要求,并涂刷界面剂。

施工缝防水层采用3.0mmMMA防水材料加强,加强层宽度为50cm,不得有空鼓及折皱。

加强层厚1mm,涂刷完防水涂料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涂刷大面MMA防水层。

6.3基层缺陷修补结构承轨层要确保不得积水,雨后遇水能够及时排除,因此要求结构承轨层表面必须形成一定的排水坡度,对排水坡度不能满足要求的承轨层表面采取处理措施。

首先对结构承轨层进行试水和补漏处理,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施工防水层,蓄水试验根据场地和施工需求,采用分片分区间进行蓄水试验,确保结构承轨层全部覆盖。

试水和补漏处理完成后,按照测量人员标高进行承轨层表面排水坡调整,当结构面平整度无法满足要求时,结合结构面设计标高,采取结构面高处用铣刨机打磨和低洼处聚合物砂浆或防水砂浆填补的方法相结合。

聚合物砂浆填补前,先凿除原基面混凝土浮浆至少10mm,保证聚合物砂浆与基面的粘结强度及厚度满足要求。

6.4特殊部位处理结构面喷涂防水涂料之前应对一些部位应做特殊处理,如结构面的沟槽、孔洞及裂缝等处的防水处理。

这些部位容易引起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干缩变形,必须要综合治理。

原则上使用局部增强或补强与整体施工相结合,来提高其抵御开裂、破损的能力。

在现场施工会遇见各种不同的情况,处理时应以去锐取缓、遇弱补强为原则。

⑴防护墙﹑挡砟墙、侧向挡块的封边处理防护墙、挡砟墙的侧面应先用角磨砂轮机打磨混凝土表面﹑清除浮浆和毛边。

防护墙、侧向挡块根部应按要求设置倒角,后期修补采用拌合砂浆进行处理,之后再做底涂处理。

⑵雨水管、泄水孔的处理泄水管内刷涂底涂约10mm深,然后手工向孔内壁喷涂MMA防水材料。

⑶混凝土面裂缝等残缺的处理如结构层面有明显裂缝或其他残缺,则应先对残缺进行修补,然后进行底涂施工、加强层和MMA防水材料,见图5.3.1。

MMA防水材料图5.3.1 桥面裂缝处理示意图⑷防水层收边处理喷涂MMA防水材料时应连续施工,在梁端处应施做收边处理,使用角磨机将MMA喷涂层边缘修平。

6.5防水层修补处理若检验时发现涂层有鼓泡、遗漏等缺陷,则需要对涂层缺陷进行修补。

对损伤及粘结不牢的涂层,修补前应彻底清除损伤及粘结不牢的涂层,并将基层及损伤周围 80mm 范围做成光滑过渡坡面,用带钢丝圆盘的机械砂轮、钢丝刷或其他工具把需修补的表面打毛并清理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

待表干后用原MMA材料及喷涂设备喷涂修补,应尽量减少手工修补的数量。

如缺陷部位喷涂时间较短,可对缺陷涂层表面进行打磨、清理后直接进行二次喷涂相同材料的防水涂料。

如果缺陷部位喷涂时间较长,则应在缺陷涂层表面、并向外扩展 80mm,打磨、清理后,刷涂层间粘合剂,待表干后再喷涂相同材料的防水涂料修补,修补后应使整个涂层连续、致密、均匀。

修补完成后,涂层性能应检测符合设计要求,且涂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涂层厚度的 120%。

6.6伸缩缝缝隙处理针对施工过程中偏差导致伸缩缝隙过大,在进行挡水台施工时提前对伸缩缝宽度和橡胶伸缩装置允许宽度尺寸偏差进行测量复核,并对挡水台位置按照安装的橡胶伸缩装置规格调整宽度,调整值最大不得超过0.5m。

七、施工注意事项1)为避免桥面排水设施安装时施工对桥面防水层造成损坏,在桥面防水层施工前将桥面泄水孔、挡砟墙过水孔管篦等排水装置按要求安装到位。

2)所有新的混凝土基面必须被养护至少7天;3)混凝土含水率应该不超过10%,混凝土表面应该干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