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目录第一章总论 (3)1.1项目提要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1.3 项目建设目标1.4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5 项目特点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2.1 农业行业大环境背景2.2 常宁市及湘南地区环境背景第三章项目可行性分析 (9)3.1 国家政策可行性3.2 农产品市场可行性3.3 农业技术可行性3.4 新品种推广的可行性分析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0)4.1项目建设方针4.2 项目实施步骤第五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11)第六章项目效益分析 (11)5.1 经济效益5.2 社会效益5.3 生态效益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第八章财政资金的使用 (15)第九章总论 (16)第十章附录………………………………………………………附表2-3-1 财政补助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附表2-1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汇总表附表2-2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投资与效益情况表附表2-3 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附图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附图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复件附图3 合作社中国银行开户许可证复件附图4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复件附图5 合作社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附图6 合作社组织机构代码证附图7 合作社风采照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 项目名称:常宁市兰江乡100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2 项目责任单位: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3 项目建设地点:常宁市兰江乡元山村元山组4 项目负责人:刘贞禧5 估算总投资:468.38万元6 技术依托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常宁市农科所1.2 项目责任单位简介常宁市聚宝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现有固定资产288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创社以来,一直致力于特种野猪和湘黄鸡的养殖和育种工作,以及对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探索,并获得湖南省林业厅颁发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合作社目前已建有生产示范基地20余亩,建有20立方沼气池5座,农业技术培训室5间,现有存栏特种野猪种猪100头,湘黄种鸡1000只。

为发展需要合作社与常宁市正雄职业技术学校合作,依托正雄职校农学师资力量,培训农民。

在培训方面,已做出不少成绩,并于2010年元月,经常宁市教育局、民政局批准注册成立“常宁市农民工培训学校”,专门从事农民农业生产方面及农业相关技能培训工作。

合作社现以“合作社+农户社员+培训学校”的组织形式,集产、学、研、示范、推广为一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并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的绿色有机食品。

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特种野猪养殖和湘黄土鸡养殖社员50余户。

1.3 项目建设目标目前,我社两年来已经摸索出一整套生态循环农业运作模式,把农、林、牧、副、渔、沼气能源等各行业在一个固定区域内有机系统的组合成一个非常平衡的生态循环平衡系统。

由这个有机系统来进行农作物、果树、蔬菜、林木、畜禽等的生产,以及沼气的生产利用和排污的有效利用。

并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几愈完美的生态效益。

为此也有能力建设一个100亩的标准化集农、林、牧、副、渔、能源、生态饲料加工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园,最终目标是能以此作为示范基地,培训农民,由合作社统一农资生产及采购,发展农民社员,所生产的所有优质农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品牌销售,打好“生态牌”,建设生态常宁。

1.4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1 水库整修及扩建30亩2 农田整理及改造30亩3 旱地、山林整理及改造40亩4 200头特种野猪种猪场建设,万只种鸡鸡舍及育雏室建设,孵化室建设5 沼气池(50立方米)5座及沼气利用、沼肥灌溉系统建设6 农作物及果园给排灌水系统建设7 综合大楼(管理培训中心、技术培训中心、信息中心、饲料加工中心)2000平方米(在原有办公大楼基础上完善)1.5 项目特点1 循环性。

一是资源利用的循环性,现有的水面,主要从事渔业生产,另外还根据地形科学地设置几个垂钓区,同时水面上方搭建小规模养鸭棚,进行立体养殖;山场上,建设猪舍和鸡舍,同时还设土鸡散养区,使规模养殖自然化,另外,种植基地的农作物类产品全部可用作畜禽饲粮的原材料,并由饲料加工设备加工成生态饲料用以饲喂畜禽。

二是生产过程的循环性,饲养特种野猪、土鸡产生的粪便等作为种植业和鱼塘的肥料;部分粪便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供照明、煮饭、人畜取暖等。

2 生态性。

项目力求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在建设中,扬长避短,保护现有的良好资源,维护有安全隐患的部位;在经营中力求循环利用,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及促进动植物生长的化学产品,生产过程全部为有机化;养殖畜禽产生的粪便用于种植业的肥料和生产沼气;沼气用于生活用燃料和照明,整个项目区内80%使用沼气作燃料和照明,节约了能源;3 经济性。

整个项目区,除了要采购少量农资产品和人工的一些管理成本外,大部分资源可以加以利用,以致畜禽鱼的生产成本相当低,同样能生产出安全优质味美的畜禽产品及蔬菜、水果类产品来,能为整个项目区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农业行业及农村大环境背景1.首先从食品安全说起,记忆中,从“SARS”病毒流传开始,国内相继引发了,禽流感、猪流感的传播,以及禽蛋的“苏丹红”事件和牛奶的“三聚氰胺”事件,蔬菜药物残留中毒事件等等,都无不与农产品的生产息息相关,在这些负面事件影响下,消费者慢慢的对食品的安全引起了重视,同时生态绿色农产品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棒。

而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

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种养殖适应了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市场需求。

实践证明,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享受。

消费者对农业市场的动态或静态需求无止境,而且是同类农产品的多层次,不同农产品的多样化,数量质量品种的多变化。

一个地区绝对生产不了市场需求的所有农产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产自许多地区。

每个地区只有发展特色农业,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真正使农业增效、企业增收、农民增收。

2.农村,近年来,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生活环境却不容乐观,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垃圾越来越多,无法处理。

同时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特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软肋。

2.2 常宁市及湘南地区地理环境背景1 本地区地形特点。

作为大部分以丘陵、山地、水塘、溪流、水田等高低不平无规则分布的常宁市来讲,没有什么工业,农业产业化也受到严重的地势限制,但笔者现在看来,它却是有待开发的一方好山一方好水。

而作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恰好能够充分发挥这个地区的地形优势。

以这样一个特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特有的生物资源,历经劳动人民选择培育,展现了它的独特农业景观。

不仅说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树适其土”的现实,而且各地区只有充分利用其特有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地区农业优势,才能调整好农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考虑趋同的弊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农业生态循环种养殖适应了地道产品、绿色天然、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消费者需求信息说明,地道、天然、营养和保健类的农产品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 本地区农业各方面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在国家对三农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发展之下,在常宁也兴起了对农业发展的一翻热潮,象开发油茶,发展沼气,双低油菜种植,鼓励生猪规模养殖等。

就拿沼气推广建设来说吧,国家出台了《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在这些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鼓励支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甚至国家拨巨款支持沼气发展。

在政策的推动下,在我们常宁,尤其是省道214和省道320沿线,可以看到相当多的沼气池,但是却很少看到产气和利用,有的可能开始使用过一些时日,但由于后续服务跟不上,最终也是走向荒废的命运,不仅浪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还占用了不少土地资源。

造成这种现象其实很好理解,沼气池,它只能说是整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一项工具而已,它的存在离不开种植业和畜牧业,任何一个环节都要跟随发展,才能发挥其作用。

现在的常宁,生猪养殖大户,过份依赖全价料,只搞养殖不搞种植,排污相当严重,甚至毁坏了不少农田,而大部分农作物种植户,由于对散养猪缺少技术干脆不养,又导致使用不上农家肥,大部分使用化肥,农药,使用的同时造成农作物生产成本提高,农民不能增收,更加使得原先大好的土地由于化肥的影响开始退化,板结。

而在山场上,又由于连年火灾,杂草丛生几乎无人打理,大部分以前的老油茶山林都是一片荒芜,颗粒无收。

在这种背景下,田、土、山、渠、塘都不能很好的得以利用,那么只有通过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模式有机的系统的把这些分散体结合起来,发挥其效用。

3 本地区农村人文背景。

沿海一带改革开放30年以来,手工业的发展,由于我国的劳动资源丰富,中国几乎成为一个世界型的加工厂,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几乎都被工厂吸引而去,导致农村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留守人员,大部分家庭通过去沿海一带打工收入来维持家庭,修建房屋,这样以致务农的人越来越少,本地农产品的供应也越来越少,大量北方农产品入侵。

第三章项目可行性分析3.1 国家政策可行性项目的建设立足于农村、农业、农民,并能具有低耗、节能、绿色、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符合国家对于三农方面的各项政策。

3.2农产品市场可行性项目的建设适应当代消费者需求的需要,农药菜、抗生素饲料鸡猪肉、有毒牛奶等食品的危害已经被消费者渐渐认识,对绿色安全食品需求越来越大。

在合作社注册成立之前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能随时掌握市场行情。

3.3 农业技术可行性在合作社注册成立之前已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管理基础,同时对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应用已有相当经验,并能利用现有资源对老百姓推广此项技术。

3.4 新品种推广的可行性分析项目建设主营产品是:特种野猪(优质长白母猪或大约克母猪与纯种野猪的杂交体),其特性是:含75%野猪血统,集合了长白猪繁殖率高、生产速度快和野猪食草性、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良特性;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4.1项目建设方针以农业科技生产为宗旨,以现代化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示范、推广为基础、充分发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高效性,以农业科研、生产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资源,并加以提高利用,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因地制宜,将园区规划成为体现地方特色和农、林、牧、副、渔完美结合,突出农业高科技的技术特征,形成一个可参与性和具有乡土气息及农业文化内涵的自然、清新、质朴的生态农业种养殖园4.2 项目实施步骤1.基础工程建设,水库的整修及扩建,在原有20亩水面基础上扩建为30亩及加固堤坝和堵漏,水库沟渠配套设施的建设,保证园区内30亩农田用水的排灌溉以及下游元山村200亩农田的用水;农田、荒山、旱地的整理和开垦;标准化养殖猪场建设;土鸡放养地鸡舍的建设;5座沼气池(50立方米)的建设;2、综合大楼建设,技术培训中心:理论培训教室2间、建设猪和鸡解剖室各1间,多媒体示范教室1间;饲料加工中心:大型粉碎机1台套、青饲料切割机1台、青贮饲料贮存室1间;3、特种野猪种猪引进100头、湘黄种鸡引进1000只;第五章项目区基本情况常宁市地处湘南山地北缘,地势由西南部向东北部倾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