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培训课件(PPT 36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培训课件(PPT 36张)
习题3、某区政府工业主管部门作出决定, 把所属的A公司的两个业务部分立出去再 设B公司和C公司,并在决定中明确该公司 以前所负的债务由新设的B公司承担。A公 司原欠李某货款5万元,现李某要求偿还,你 认为该债务应当如何处理? ( )(2000年试 题) A.由B公司承担债务 B.由A、B、C三个公司分别承担债务 C.由A公司承担债务 D.由A、B、C三个公司连带承担债务
假设法院经审理认定该债务转移未经债权人同 意而不成立,并判令造纸厂偿还甲某货款16万 元。该案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该造纸厂剩余资 产没有发生任何效益,该厂无力偿还甲某债务。 令甲某欣喜的是2003年4月查明该造纸厂与他 人组建的纸业公司管理科学且效益很好,于是 依据刚刚施行的《企业改制规定》第六条规定, 以该纸业公司为被告再次提起诉讼,要求判令 该纸业公司在接收造纸厂的资产范围内承担还 款责任。
第四节 概括承受
一、概念: 二、依据:合意和法定 三:类型:1、合同承受 2、企业的合并、分立 四、效力
具体的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 条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 十四条规定的“企业法人分立、合并, 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 承担”;
第三节 债务承担
一、概念 是指不改变合同的内容,债务人通过 与第三人订立协议的方式,将其债务 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
(一)债务承担的特征
(1)债务承担是第三人与债务人订立 转让合同,使第三人承受债务或加入 到合同关系中而成为债务人,该第三 人是债务承担人; (2)债务承担是一项相对无因行为, 即第三人承担债务是基于某种原因; (3)债务转让需要经债权人同意。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2、须依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进行; 3、必须发生合同内容的变化; 4、合同变更必须符合约定或法定的形式 要件
三、合同变更的效力
1、合同变更部分取代未变更部分,未变 更部分仍继续有效; 2、合同变更不具有溯及力,已经履行的 债务不因合同的变更而失去法律根据; 3、合同变更并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的 权利; 4、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 的,推定为未变更。
(二)特征: 1、让与的对象是合同债权; 2、该债权具有可让与性; 3、合同主体变化,内容不变; 4、涉及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基础关系 甲 乙 转让合同 丙 5、可部分或全部转让。
三、要件
(一)须有有效的债权存在,且债权让 与不改变其内容; (二)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合意; (三)债权具有可让与性。
四、债权让与的通知
(一)通知的原因:公示 (二)三种立法例: 1、自由主义:无需债务人同意也无需通 知; 2、严格限制主义:《民法通则》 3、通知生效主义:《合同法》
(三)何人通知: 让与人或曰债权人;
(四)通知的效果 是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生效的要件; NO.80: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 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 效力。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 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审理企业破产和改制案件 中切实防止债务人逃废债务的紧急通知》第九条“在企业 改制中对债务的处理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未经债权人同 意的,但新的债务人有足够能力清偿债务的,可按照实际 情况确认由新的债务人承担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 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企业以其部分财产 和相应债务与他人组建新公司,对所转移的债务债权人认 可的,由新组建的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对所转移的债务未 通知债权人或者虽通知债权人,而债权人不予认可的,由 原企业承担民事责任。原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债权人就此 向新设公司主张债权的,新设公司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 与原企业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一)两种情形:
1、免责的债务承担:是指第三人取代原 债务人地位,承担全部合同债务,使债 务人脱离合同关系的债务承担方式 。
2、并存的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并不脱 离合同关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到合同关 系中,承担合同部分债务的承担方式。
1、免责的债务承担
(1)生效要件: ①须有生效的债务存在; ②债务具有可让与性; ③须债权人同意。
案例1:唐某欠王某款项,有欠条一份。 2001年8月,王在某厂遇到唐,向唐催要该 款,唐表示无力偿还。该厂张某与唐某系朋 友,张某遂要求王宽限唐某几日,并在欠条 上写上“此款由我星期三还”的字样,同时 签注了姓名及日期。过了约定的星期三后, 王某的款项未得到清偿,其向法院起诉张某, 要求张某偿还唐某所欠的款项。
五、补充内容:企业改制中的债务承担
一、以部分资产与相应债务与他人组建 新公司的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债务承担 问题。
讨论:
某造纸厂因长期经营不善,2002年6月 经政府出面协调,以其部分有效资产价值 800万元,并随相应债务800万元(包括 所欠甲某货款16万元),与一私营企业 组建纸业公司,改制中将所欠甲某的债务 转移给新设纸业公司并以信函形式告知甲 某,甲某收信后复函造纸厂并明确表示不 同意该债务转移。
A.乙丙之间的协议有效,丁应向丙偿还50 万元贷款 B.乙丙之间的协议有效,丙无权向丁追索货 款 C.乙丙之间的协议有效,但不得对抗善意第 三人故丙无权向丁追索贷款 D.乙丙之间的协议无效,但丁有权选择向乙 或丙履行义务
c
习题2、H公司欠银行贷款200万元。 现该公司将一部分资产分离出去,另 成立J公司,对于公司分立后这笔债 务的清偿责任问题如何处理?
五、债权让与的效力
(一)对内效力: 1、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 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 人自身的除外 2、让与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 3、让与人的附随义务:告知。
(二)对外的效力 1、让与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效力:通知; 2、受让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效力: (1)债务人在接到债权让与的通知后,应向受 让人履行债务; (2)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 张。 (3)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 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 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二、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整体出售等 改制中公告义务人未履行公告程序,原 企业的债务承担问题。
习题1、甲公司对外负债200万元,另有50万 元的货款未予追回(欠款人为丁公司)。 1997年3月,甲公司经全体股东同意分立为 乙、丙两个公司,由乙承受甲公司的全部债 权债务,并办理变更登记与公告。同年4月, 乙、丙签订一项协议,约定原由甲公司对丁 公司的50万元债权由丙享有。同年5月,丙 向法院起诉丁要求归还50万元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