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简答题一;功能;作用二;方法三;注意四;那些五分类六什么;影响七特点八;要求九如何十意义十一原则一;功能;作用一1. 体育评价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 2.监督检查功能 3.激励功能 4筛选择优功能 5.诊断改进功能一标准量表百分位数量表回归量表累进量表他们的特点和实用的前提条件及作用?答:1标准分量表是一标准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使用他的前提条件是:原始资料必须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于正态分布.在体育运动中标准测量表通常被应用于运动能力评分2百分位数量表是以百分位数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它不仅适用于正态分布的资料也适合于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百分位数量表因其简单易懂,一般可用于生长发育的评价测量和群众性效果的评价.二;方法;二7 扁平足的简易测量方法答;使受试者脚踩滑石粉或清水立于黑板或水泥地上,将其留下的足迹沿第一跖骨内侧与足跟内侧画一切线,根据切线内的空白区与足迹实区最窄处宽度比例来判定正常足的宽度比为2:1 较轻的扁平足为1:1 中度1:2 重度则足印无空白区二2 青少年运动员选材的测量方法有哪些/答;青少年选材测量方法是正确判断人体发育水平和运动潜能的一项全信息工作,如对骨龄,形态,机能,素质,专项能力,心理水平等。
并进行全面分析,作出正确判断二如何制作身体成分的测量方法答;身体成分测量主要是间接测量的皮褶厚度法和直接测量法。
现在多采用体质成分仪,皮褶厚度仪等。
4、简述效标的确定方法答:(1)专家法(2)总分法(3)正式比赛法5.心理健康测量的方法答;1自然观察评估法2作业量表法 3心理投射法4自陈量表法5心理试验法6自省法。
二6、以桡动脉为例简述用脉搏触摸法自己测量安静时心率的测量方法答:自己测量时,屈肘,双手交叠于胸前,掌心朝上,被测手在上,握秒表,测试手在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扣在被测手桡动脉处。
感觉脉搏波动后,用秒表开始计时计数。
测试前,先连续测量三个10s的脉搏数,以判断是否处于相对安静状态。
当三次测量值相同或其中两次值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时,可正是测量30S的脉搏数。
换算为一分钟脉搏数,记录单位为次/min。
二7、简述哈弗式台阶试验的测量方法答:令受试者有相对安静状态开始,以每分钟30次的节律连续登台阶150次,共持续5min.若中途不能以规定节律完成动作,即应令其停止动作,并记录完成登台阶运动的实际时间。
上下一次台阶的运动共有四个动作构成:由直立动作开始,将一足放在台阶上面,在台阶上成直立姿势,一足落于地面,还原成开始姿势。
每次上下台阶后,须伸直双腿,挺直躯干。
定量负荷一结束,便令受试者取坐位休息,并测量恢复期第2、3、4分钟前30s的脉率。
8、简述30s30次蹲起的测量方法答:令受试者静坐5min,然后测量15s相对稳定的脉率,再换算成1min脉率;以1s1次的节律坐30次蹲起(共30s),并测量运动后的15s即刻脉率,再换算成1min脉率;休息1min后再测15s脉率并换算成1min脉率。
简述几种闭气试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答:1、安静状态下闭气试验:闭气时须用手捏住鼻孔,以防漏气。
2、定量负荷后的闭气试验:最好同时测定闭气结束之后的呼吸频率。
3、重复闭气试验:重复测定的闭气时间应逐次延长,延长的时间长短能反映呼吸循环系统的机能水平。
二3、根据测量过程的分解,谈谈误差的主要来源及控制方法?根据测量过程的分解,可以将总误差分解为测试者误差、受试者误差、指标误差三部分。
选拔专业阅历丰富、经验丰富的测试者来完成测量工作,提高测试人员的责任心、业务素质和测量技巧。
完善测量细则,细化评分标准,完善测量实施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
在选取受试者群体时,要兼顾他们的水平差异(最好接近正态)。
在有些测量中,要对受试者进行必要的宣传鼓动,诱发其正确的动机和兴趣,使之事先对测量方法、要求有所了解,更好地配合测试。
二6、效标的确定方法?1)专家法:由数名专家,以5级分制或10级分制,分别对收试者的某种机能评分,最后求其平均值作为简练有效性的客观标准。
2)总分法:对同一测试对象,以不同的数种指标与方法测量同一个机能并求其总分作为检验的客观标准。
3)正式比赛法:以正式比赛的成绩作为检验的客观标准。
2什么是灵敏素质?常用的测量法有哪些?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方法:往返跑、十字变向跑、反复侧跨步、10秒立卧撑、象限跳等。
二2身体成分测量的方法一般有哪些答; A直接测量法,主要用于尸体解剖分析人体脂肪含量。
B间接测量法水下称重法皮褶厚度法电阻抗法超声波法。
3、什么是“速度素质”?简述速度素质的分类及常用测量法。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分类:1)位移速度:4秒冲刺跑,30—100半跑2)动作速度:坐姿快速踏足测验,两手快速敲击测验3)反应速度:反应时测验运动技术水平测量评价方法:专家鉴定法、电子信息采集法、生物力学测定法、设计法和简单观察法等5种。
运动技术测量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直观法和仪器设备法测验程序编排的三种方法:1、逐一测验编排法;2、连续测验编排法;3、循环测验编排法学校体育评价方法:一种是定性评价指标,不能直接量化称之模糊量,采用定性测量法(个人判断法、对人判定法、专家会议法、现场评定法、混合评判法)。
二是定量的可测的指标称之为确定量,宜采用定量测量法(算术平均值法、五分制加权平均值法、百分制加权平均值法)。
三是模糊综合评价法。
四是评价结果的处延判断(分值型--相对判断,等级型--绝对判断,描述型--个体内差判断)身体成分的见解测量法主要有哪些?水下秤重法,电阻抗法,超声波法,皮褶厚度法,核磁共振法。
三;注意三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受试者须知:1.测量姿势2.着装3.测试前排便排尿测试者须知:1.一般测右侧肢体2.校正仪器并保证仪器的清洁3.掌握测量方法和测量点4.测量读数时视线与仪器上的标度垂直5.测量单位及取值6.尽量减少测量误差三11.简述速度测量的注意事项?答:不同属性的速度测验不能互相取代,2、位移速度的测验,要求受试者只穿运动鞋,不得穿钉鞋。
3注意安全措施,测验前应嘱受试者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
4、每次测验后测试者切忌回表、三8.简述制定和使用评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答:制定评价标准的样本含量2、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年龄特点3、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性别、地区和种族特点4、制定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形态特征的差异、5、制定多指标综合评价标准时应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加权。
6、使用评价标准用注意它的适用范围。
四;那些;四3.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答;1.确定测验目的 2.分析拟测属性和选择测验指标 3.预备测验 4科学性试验 5.编写测验实施细则 6.实施正式测验四10.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有哪些答;1科学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4相关.独立性原则四5 人体形态测量一般长度、围度、宽度指的是哪些?答长度:身高坐高指距颈长上肢长上臂长前臂长手长下肢长小腿长 +足高小腿长跟腱长足长宽度:最大头宽颈宽肩宽胸宽胸厚骨盆宽手宽足宽围度:头围颈围胸围最小腰围上臂紧张围上臂放松围大腿围膝围小腿围踝围四1 身体素质耐力、灵敏测量有哪些?常规使用哪些方法?答;耐力分为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静力性耐力测试形式定量计时定时计量极限式一般耐力测试方法 1500m跑受试者站于起跑线后,听信号后立即站立式起跑,要求尽快完成1500m,测一次,记录受试者完成时间.速度耐力测试方法 400m跑受试者站于起跑线后,听到信号后立即站立式起跑。
要求尽快跑完所规定的距离。
测一次,记录受试者完成时间(秒)。
力量耐力测试方法俯卧撑受试者做俯卧撑知道力竭为止。
测一次,记录受试者完成的个数。
静力性耐力测量方法马步受试者做马步状,测验受试者保持正确姿势的时间。
灵敏灵敏测量像折回跑,十字变向等。
四何为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应包括哪些方面?答:1、身体素质也称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及平衡等机能能力的总称。
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2、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平衡能力四9、1体格测量内容有哪些?2如何进行体格评价?1)是指对人体整体及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
2)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必须考虑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
对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应按类别和年龄分别制定标准。
国外的一些评价标准不宜直接引用于对中国人进行评价,而且不是所有的指数对任何性别和年龄的被评价者都是越高越好。
因此,在评价时应做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何为测量可靠性?估价测量可靠性有哪些?答:测量的可靠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批测试者使用相同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估价方法有:积差相关法,裂半法,方差分析法,斯皮尔曼—布朗公式。
五分类五7.请简单描述亚健康的概念及分类。
答;概念: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
分类:1.躯体亚健康状态 2.心理亚健康状态 3.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 4.慢性疲劳综合征。
五8.运动技术水平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类?答;1.专家评分法 2.技术动作设计法 3.仪器测量法。
五体育评价有哪几种类型?答: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进步度评价五10、简述力量素质测量的分类、测量形式、注意事项答:分类:(1)根据肌肉收缩的性质,力量可分为两类,即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2)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从力量的训练特征来划分,一般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绝对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
测量形式:力量素质的测量一般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两种测量形式。
注意事项:(1)在做负重测量时,要根据受试者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重量,避免负荷过重或负荷过轻而导致测量无效。
(2)测量前,受试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安全保护措施,要经常检查器械,以免受伤。
(3)在使用留针式仪器时,每次测试后切记指针回“0”。
每测100次校对一次仪器,误差不得超过±0.5kg。
五11、简述速度素质测量的分类、测量形式、注意事项答:分类:速度素质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测验形式:速度素质的测量,通常采用固定距离计时、固定时间计距离或速率等方法来测量。
注意事项:(1)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及反应速度的测量不能互相取代。
(2)在测验位移速度时,要求受试者穿运动鞋,不得穿钉字鞋。
(3)在测验位移速度前,应让受试者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
(4)每次测验后,测验者切记回表。
五测量误差分哪几类?各有何特点?(1)、随机误差:在测量中由一些主观或客观偶然因素引起,又不易控制的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