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之都”宜宾-------城市主题文化建设摘要:随着当今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构、形象单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
上述问题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随着城市文化建设、特色城市建设、世界名牌城市建设的理念不断推出,城市主题文化已被推到城市化建设最重要的日程。
关键词:好客文化,主题文化,城市建设、具体方案前言宜宾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既有本地古老民族文化的特征,又与巴蜀文化、中原文化不断融合渗透,还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
它既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巴蜀文化的一翼,在诸多方面呈现自身的风格特色。
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变迁,宜宾如此众多且优质的文化资源却并没有给宜宾城市发展带来其应有的贡献。
因此我们通过对宜宾的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和组合,提出了建设“好客之都”宜宾的方案,通过好客来贯通宜宾在经济、社会、人文、建筑等方面的资源来形成城市发展的动力,把好客打造成城市的文化符号、文化名片,让好客成为城市主题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构建好客的城市主题文化,用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打造城市的品牌,营造自身特有的魅力,以其文化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城市主题文化的涵义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特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特色景观,特色精神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标准,它决定城市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凡有特色的城市,都孕育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生命基因,宜宾也是一样的,通过对宜宾现有资源的发掘,好客文化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
这种基因是由城市独有的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等自然特质、大江文化,哪吒文化等文化特质以及五粮液等经济特质所决定的。
这个生命基因就是城市的特质,特质小一点就叫特色,特质大一点就变成了主题,主题再大一点就变成了主题文化,主题文化再大一点就变成了城市主题文化。
所以,宜宾所形成的独有的自然特质、文化特质、经济特质就是城市的主题文化。
城市的主题文化依存于独特的自然特质、文化特质、经济特质的环境。
二、主题文化的重要性1、城市主题文化是城市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城市历史发展中自然孕育、成长起来的,并被城市的经营管理者发掘、提炼出来作为城市未来文化发展主攻方向的城市核心文化。
城市主题文化在世界很多城市早已形成,如巴黎的“时装文化”,洛杉矶的“电影”文化,维也纳的“音乐文化”等。
城市主题文化被誉为城市的“灵魂”,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统领、轴心、标志”的作用。
2、城市主题文化也是一个城市个性化的文化形象和品牌概念,构建城市主题文化的目的和战略意义,就是塑主题文化之核、筑主题文化之魂、彰主题经济之势、显主题建筑之特。
以此形成城市精神、文化、经济、建筑特色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以此形成城市独一无二的形象和品牌及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城市拥有一种垄断性资源,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综上,只有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才能使城市模糊的形象和品牌鲜明的突出出来,才能影响世界、形成热点、形成注意力、形成品牌和标志性符号。
只有构建城市主题文化,才能彰显城市的特质,才能形成城市的特质资源,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进行角色重新定位,才能在差异化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主题文化优势,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研究的方法及过程我们小组研究的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
我们在中国知网(即CNKI)的文献库里查看到了一些关于文化建设方面、宜宾酒文化等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对我们这个关于宜宾“好客之都”城市主题文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2、讨论法。
小组成员们都聚集在一起,一起讨论我们这个主题,把各自对这个主题的想法都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3、网络资料收集的方法。
我们小组也通过了网络资料搜集的方式,对我们的主题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和资料的整理。
我们的主要研究过程:我们的主要研究过程就是大家一起找个时间,聚在一起讨论怎样把我们的主题给突显出来,大家先分头的确定自己要找的资料板块,然后根据现已查到的资料,来慢慢的分析我们宜宾好客之都的具体做法等,最后完成我们的研究。
四、宜宾现有文化开发城市主题文化资源开发,就是对城市主题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盘点,之后通过资源分类、资源析用、资源排序、资源竞合原则,对城市主题文化资源进行数量和质量,显现和潜在,属管和外取,优势和竞争,提炼和加工,功能和形态,品牌和营销,深度和广度,战略和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开发,在城市主题文化资源开发上做足文章,把城市主题文化的附加值开发到最大化、最优化。
现从自然、文化、经济三个方面,通过举例来说明宜宾现有的好客资源:(一)自然资源方面大江文化:容纳百川、奔腾不息、兼容并蓄、开明开放、崇尚自由、追求真理,这是大江文化为宜宾人塑造出来的气质和灵魂。
没有三江(金沙江、岷江、长江),就没有宜宾这片土地,也没有宜宾这座古城。
在宜宾境内,有长江、金沙江、岷江,还有淯江、符江、横江,越溪河、南广河、黄沙河等,是这些河流为宜宾带来了富足,也是这些河流孕育了宜宾的大江文化,延续了宜宾的文化根脉。
大江润泽了宜宾的山川原野,大江也塑造宜宾原初文化模型。
数千年来,浸润在宜宾人血脉中的第一文化元素,就是大江文化。
大江容纳百川、奔向海洋的气魄,塑造了宜宾人兼容并包、开放开明、崇尚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这是大江文化的灵魂,大江的灵魂与气魄也深深的影响了勤劳古朴的宜宾人民。
迎来送往了无数的人,也充分体现出宜宾人的热情好客,也充分体现宜宾的包容以及文化的兼容性.竹文化:竹文化,是宜宾一特色文化之一,竹,是与梅、兰、菊并提的“四君子”之一,当它与人类活动连接起来时,就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过江安》、黄庭坚的《葛氏竹林留别》、赵遹的《题万松岭》,清代宗让的《万松岭》、沈华的《游万岭箐》,当代曹禺的《蜀南竹海》、魏传统的《竹海》、马识途的《竹海仙寓》等,都对宜宾竹进行了赞美,如此多的诗人以及如此多的诗赋予了宜宾竹独特的内涵,为宜宾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竹的实用性,也是竹文化的体现,竹用得最多的是古代战争,其次是用竹作为狩猎、劳动、文化的工具。
用来作弓、作箭、作刀、作纤、作斗笠、作筷、作甑、作蓆、作笔、作筒,甚至用来修房造屋,并由实用性到装饰性、艺术性。
蜀南竹海的“竹文化博物馆”详尽地展示了从远古到今天竹文化的全部内容。
如今,蜀南竹海随处可见的竹根雕工艺品,如竹海老人、竹海娃娃,飞禽走兽、罗汉神仙等,成为竹海旅游纪念品的代表。
竹乡的竹工艺师们,从历届全国竹文化节的竹工艺品大赛中,捧回无数金奖、银奖。
有的还荣获了“全国竹工艺大师”称号。
以竹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服装和竹编工艺服装,正成为一种新的服装时尚。
竹文化虽然具有清新脱俗的特性,但是也影响不了宜宾人的好客品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经济性的因素,但是好客的本质是不能掩盖的。
石文化:以天下奇观兴文石海、丰富多样的石种、长江奇石文化为代表。
在宜宾,“宣化之璞”古史记载,“墨玉”之“珙”曾贡朝庭。
宜宾所辖的三江九河中蕴藏着上百亿吨卵石存积,不完全计算卵石滩就有300多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三江奇石”就“藏匿”其中,并以其天然性取胜,扬名内外。
这“三江奇石”也算是宜宾石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宜宾长江石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
卵石经过千万年、上亿年江水浸泡、相互撞击、沙石磨砺,雷电风霜雨雪以及日月星辰的洗礼,使之变得千姿百态,十分令人喜爱。
宜宾兴文石海的石,神奇瑰丽,汪洋恣肆,大气磅礴,是一部活生生的地质科学教科书,又是一处鬼斧神工的旅游景观。
兴文石海这块深山瑰宝,既以其神奇绝世的壮美景观吸引海内外游客,又以丰富独特的科考价值为世人称道。
(二)文化资源方面僰苗文化:宜宾的僰文化,可自崖葬悬棺、铜鼓中略知一二。
现在国家级文保单位僰人悬棺、石城山崖墓群、黄伞崖墓群均是僰文化的标志。
僰民族是曾经长期生活在宜宾的少数民族之一。
至今,已销声匿迹,仅有传说和遗存堪资探究。
目前,在珙县麻糖坝、洛表及兴文一带尚存数百具木棺悬置于悬崖峭壁之上,述说着僰民族的历史。
那些绘制在悬棺旁边石壁上的红色图腾及有关人、马、兽等图案,也在映照着僰民族的辉煌。
另外,地处兴文石海的全国最大的苗寨中,也无时不在传承着宜宾苗族的特色文化和浓郁的风情风俗。
以悬棺为代表的僰文化神秘独特,历经千载,是宜宾旅游文化的精华。
在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僰人悠久的历史,流传着僰人的传说。
哪吒文化:有关哪吒生于宜宾、葬于宜宾之说和哪吒的神话传说由来已久。
20世纪90年代初,原宜宾市(今翠屏区)根据台湾嘉义市一位名黄樟的老先生“哪吒托梦翠屏山”的故事,在翠屏山腰修建了哪吒行宫,成为台湾地区太子教信众公认的祖庙,海峡两岸众多哪吒信徒慕名前来拜祭,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哪吒文化是一种精神,哪吒言行、事迹所展现并传留下来的理念、信仰、道德风范、品格气度,如同道教精神一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宜宾人民,在哪吒文化的影响下,宜宾人民有一颗包容的心,对客人更是充满了热情,到了宜宾就会有一种回到自己家的感觉,宜宾人民的团结、热情好客给外地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经济资源方面酒文化:宜宾地处大西南名酒带中心,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三千年来名酒代出。
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僰人酿造的“蒟酱”,西汉时期的“枸酱酒”。
这里雨热同季,气候温和,空气和土壤最适宜酿酒所需的微生物生长,有道是“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
宜宾是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宜宾作为全国最主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酿酒业是宜宾市头号的支柱产业。
自古宜宾就是一个与酒结缘的地方,宜宾的酒不知饮醉多少文人墨客,如杜甫、岑参、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赞美诗词如泉似河连绵不绝,现存赞酒诗赋数量为川南之首。
宜宾处处都彰显着宜宾深厚的酒文化底蕴,如,酒都饭店、酒都剧场、五粮液大道、酒都路、五粮液经贸大厦、五粮液酒家、五粮液体育活动中心,小北街城雕《醉》、三江路雕塑艺术长廊《历朝酒都》……从这些街道、建筑物、城雕取名,无不凸显出宜宾人对酒的钟爱。
宜宾“酒都”的美酒,不仅醉了勤劳智慧、勇敢善良的宜宾人,更引来了八方宾客。
宜宾的酒文化不独有风花雪月的情调,更有一份难得的朴实无华。
宜宾人的好客之道,便在酒文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是的,只要有朋友来到我们美丽的宜宾,好客的宜宾人不仅仅会用他们美味的饭菜来招待他们,还会用宜宾的美酒招待他们。
酒,已渗透到宜宾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而在宜宾形成各种酒俗和娱乐方式,也表现出了宜宾人好客的一面。
传统的“摆酒”风俗,是宜宾人最淳朴的庆祝方式。
对于宜宾人的好客之道,有些人可能不能够好好的理解,但是宜宾的好客之道,由酒体现,形成了宜宾独特的好客文化。